这么好的好人呢!
这样的开场白,倒是让户老先生没有料到。他以为——照常规,至少包老太太会吃惊,会悲切,继而愤怒,继而声讨他的薄情,他的寡义,他的不负责任,他的不知深浅,他的太拿着自己当块香饽饽……包老太太却不按常规,她从另一条道上来了,她就是把他说成了一块香饽饽。她说到他对她的关心,他对她的体贴,他对她的体贴加关心或者关心加体贴。某次她去副食店排队买春节凭票供应的排骨,排到天黑还不见回家,他就站在家门口的雪地里等她一个小时,等得棉鞋都湿透了脚上尽是冻疮啊。还有一个某次,她正给孩子洗尿裤子呢,同事串门来了,他二话不说端过她手中的盆子就洗呀,让那个同事羡慕得不得了。夏天的时候哪次不是他熬好了绿豆汤,在凉水里冰了又冰,放上甜度适口的白糖才端到她眼前啊——还有,他这人虽然话不多,从来他就话不多,可那绝不是对她的冷淡对她的漠不关心,那纯属性格所致,因为她从他看她的眼神儿里能悟出他对她的惦记他对她的心疼,一个眼神儿足足赛过一万句甜言蜜语,一万句!这样打着灯笼难找的男人怎么可能向她提出离婚呢,那是不可能的,该不是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吧,那样可就太让她无地自容了,做得不够的是她本人。就算结婚以后她从来没和他吵过一次架拌过一次嘴甩过一次脸子,那她也是做得不够温柔不够贤惠不够和顺不够——总之是不够,这使她经常寻思着她该用怎样的努力才能够配得上他这个千百样俱佳的男人……
包老太太小嘴不停地历数着属于户老先生的那些“莫须有的美名”,也不知是在夸他还是在臊他。但她眼里有隐隐的泪光闪动,音调语气是如此的恳切,眼前就是个泼皮无赖也得三思而行吧,更何况户老先生不是泼皮无赖,他是大学总务处一名本分的职员,对,那时候叫一般干部。虽然包老太太给他编织的那些美名有点叫他受用不起,可是,这“美名”的力量是既突然又密不透风,噎得人喘不过气,他一时就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嘴了。包老太太初战告捷,第二年他们又生了一个孩子。
床头灯下的小刘,被包老太太的讲述弄得越发没了睡意,只觉得对面床上的这位老太太实在不简单,就这么一下子,一辈子都牢靠了。她把心中的感想说给包老太太,包老太太立刻反驳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对男人你得警惕一辈子。她说别忘了从三十岁户老先生第一次提出离婚之后,他们又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啊,四十年时间什么样的事发生不了呢。四十年间,包老太太最怕听见的一句话就是户老先生对她说“我想跟你谈谈”。
小刘忙问,难道后来他又跟您提过“我想跟你谈谈”?
包老太太拖着长声说,提——差不多每隔一年他就跟我提一回。但是我也积累了一点经验,每回听他说到“我想跟你谈谈”,我就立刻拿话把下半句挡回去。小刘说您这叫将“离婚”二字扼杀在摇篮里。
包老太太想了想说,摇篮这个词太温馨了,把“离婚”放在“摇篮”里好像“离婚”本是个招人怜惜的小婴儿。咱们不说把“离婚”扼杀在摇篮里,咱们说把“离婚”扼杀在喉咙里。
小刘又作感叹了:把一个人喉咙里的一句话扼杀四十多年,那该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多么坚韧的神经。可见包老太太这两样全不缺少。三十岁那次的谈判若说是即兴的救急,三十岁之后的所有抵挡便可称作是持久的战略了。包老太太用多于常人几千倍的话语灭了户老先生一条小小的喉咙。她的那些话,像机关枪,像迫击炮,像年节的响鞭,像春日的花骨朵,像漫天的鹅毛雪片,像感伤的沥沥秋雨,像老娘儿们的饶舌,像小姑娘的俏皮……都是些好言好语,美哉善哉!她不仅把它们滔滔滚滚奉献给户老先生本人,她还把它们传递给所有与他有关的人,再由那些有关的人传递给他本人。
户老先生学校的领导看望病中的户老先生来了,包老太太望着眼睛微闭的户老先生,跟领导讲述户老先生的美德,说户老先生为什么身体这么虚弱,都是为这个家所累。
他的胃不好,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把细粮留给孩子了,自己净吃些高粱米山药面。儿女们回来了,包老太太跟他们说,你们五个人对我好是好,可你们对我的好,加在—块儿也抵不上你爸一个小手指头。
孙子外孙子一见面,包老太太又说了,爷爷可比奶奶疼你们,知道什么叫疼吗?就是打心窝儿里惦着呀!
……
谁也不知道户老先生怎么琢磨包老太太这些好话,也许他想,你说的那个人他不是我呀。也许他想,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也许他想……他想什么有那么重要么,再不是那个人,说了四十多年也被说成是那个人了,那个没有丁点儿瑕疵、根本不知离婚为何物的好人。
包老太太不仅说得好,并且身体力行。三十年前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户老先生的牛奶、啤酒和“前门”、“恒大”香烟就没有断过。这些年经济状况好了,每次出去拍电视剧,她也能从剧组分上万儿八千的。她给他买加厚羊绒衫,买时髦而又舒适的“爱步”休闲鞋,买“昂立一号”和“脑白金”。又比方这次表彰会,为什么包老太太不顾春节在即非来不可呢?她对小刘说,那也是为了户老先生啊。会上有奖金呀有礼品呀。她要怀揣奖金手提礼品回家,这不叫俗,纯属爱的奉献。她要回到户老先生的病床跟前让他看一看,这就是他的老伴,四十年前想要与之离婚的那个老伴。小刘啊,他不曾有过的风光如今都集于你包老师一身了。
表彰会的日程是三天,第一天和第二天,白天照例是包老太太和小刘去开会听报告,小刘女儿拉上窗帘蒙头睡觉。到了晚上,小刘女儿戴着包老太太的假发套上网,小刘就和摘去假发套、撤掉“尿不湿”的包老太太聊天。这时候,如果包老太太的手机不响,这间酒店客房的景致颇有几分平安与浪漫。不幸的是包老太太的手机响了,那边传来哪个子女的声音,告诉她说户老先生又一次大面积心梗,很危险,很危险。
这边包老太太赶紧跟小刘说了情况,小刘跑去会务组要车,小刘女儿帮着包老太太收拾东西。车子很快就停在酒店大门口,包老太太被小刘搀扶着,连小刘女儿的那声“姥姥再见”都没有听见,就直奔了火车站。
深夜把包老太太送上火车的小刘回到酒店房间,一看见坐在电脑前仍不罢手的女儿,方才发现包老太太的假发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