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忆父亲与翦伯赞的交往第(7/16)页
发愣。愣上一阵子以后,又自语:“我怎么就错了?我这是错在哪里呀?”
无人回答。
一个下午,父亲对母亲说:“健生,我想请民盟的一些人,来家里坐坐谈谈。”
话说到这里,被母亲一口打断:“你还要座谈什么?”
母亲的激烈,令父亲吃惊。他瞪大眼睛,似乎想以同等激烈回敬母亲,但很快平静下来,苦笑着说:“你不要那么急呀,听我把话讲完。”
“你说吧。”母亲恢复了往昔的平和。
父亲起身,站在母亲的面前,说:“现在,大家都说我错了。我呢,也口口声声说自己错了。可我从心里想不通,我为什么错了?我今年62岁,年过花甲。读了书,留了洋,在政界搞了几十年,也算得上是会思考、能想问题的人吧。可我现在怎么也看不透老毛搞的这个反右!更想不通章伯钧怎么就错了?讲老实话,胡愈之的讲话,吴晗的发言,我都用心听了,通篇哪有一点道理,不是帽子棍子,就是扯历史旧账。连‘右’的事实都排列不清楚,更不要说分析我之所以‘右’的原因了。要我检讨容易,我现在不是就在天天检讨、处处认错吗?但我自己还是要想通问题。做不到全通,也要争取想个半通。所以,我想请几个人来,专门给我提提意见,帮助帮助我分析问题。你看怎么样?”
母亲同意了。接着,母亲和他一起商量到家里来提意见的名单。当然,这里面不包括积极投入反右运动、并领导民盟中央反右运动的史良、胡愈之、吴晗、邓初民。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他们来了。其中有周新民,楚图南,郭则沉,萨空了,共八、九人。自听到父亲要开这个“意见会”的决定,我也给自己做了决定——-一定要偷听这个意见会,听听他们是怎么给我爹提意见的。
太叫人失望了。我从大客厅的玻璃隔扇看去——个个呆坐着,呆到连眼珠都不转一下,好似庙里无言对坐的泥塑菩萨。白天在民盟反右批判会上,那义愤填膺的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咋都没了?
我站在那里半天,终于听到萨空了的讲话。他干咳一声,说:“伯钧,我来给你提一条意见——你的政治生活不够严肃。你我的交往很久了。你的知识,见解,气度和能力,我是知道的,在座的也都清楚。就民盟这个范围来说,你最突出的表现和成绩,是在发起组织民盟和民盟被国民党宣布非法以后,这么两个阶段。那时的你不怕风险,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也很能团结人,为了抗日反蒋和共产党并肩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你当上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的政务委员、交通部部长、农工民主党的主席、民盟的第一副主席、《光明日报》社长,后来又当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还在许多对外机构任职。我看你变了,首先是产生了骄傲情绪。觉得这个不如你,那个也不如你。骄傲的骨子里是个人主义思想。你总以为自己是最正确的,是最被中共信任的。在民盟你和罗隆基长期不和,这里面有政见分歧。应该说在建国以后,你和他的政见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为什么还闹矛盾?这就是个人主义对付个人主义了。罗隆基原本就骄傲,但凡不是留学英美的,他一律看不上眼。现在你觉得自己的地位比他高,好像共产党也更信任你。于是乎,你也骄傲起来。民盟只要讨论问题,特别是人事问题,你俩的私心就来了,钩心斗角。”
萨空了呷口茶,继续说道:“骄傲情绪改变了你的工作态度以及日常作风。在重庆,在上海,在香港,你是最能干的,也是最能吃苦的。现在呢?东搞搞,西搞搞。在交通部呆上一阵子,又去民盟开会。开完了,你对别人讲:‘我还有个小摊子,需要去收拾。’包括我在内,民盟的朋友都知道,你所说的小摊子,就是指农工。农工,这是一个政党!伯钧,你怎么能把它叫做小摊子呢?很不严肃。所以,我建议你通过这次政治运动,今后能严肃起政治生活来。”
郭则沉立即附和,说:“空了的意见,我很同意。他不讲,我也会提这个意见。你的不严肃性还表现在爱逛旧书店,爱玩古董上。我看你对这些事情的热情比对交通部、民盟或农工的热情都要高。自己的工资花干净了,还跟公家借钱买古书和字画。伯钧,有句老话叫玩物丧志。你快到玩物丧志的地步了。”
此后,即使有谁讲话,或零零落落,或支离破碎,再无人提出什么像样的意见。
周新民大概是最后一个讲话的。他的态度有些犹疑不决,语句不很流畅地说:“伯钧,现在你要大家给你提意见,恐怕一时也说不好。依我之见,关键问题还在于你的立场和态度。批判会上的发言是比较激烈的,但你要正确对待,细心体察别人的用意——忠言逆耳呀!”
显然,这番讲话是总结性的,也是暗示性的,暗示着——散会。
会散了。大家一致不让父亲送客,每个人匆忙离去,消失在夏夜庭院的浓荫之中。
茶几上摆放的玻璃茶杯里的茶水,几乎都是纹丝未动:满满的,亮亮的,绿绿的。前来收拾杯盘的女佣直心疼,不停地叨唠:“早知不喝,我还不沏呢!可惜了的好茶叶。”
父亲苦闷而沮丧,目光散散的。其实,父亲真的是想听取意见,内心隐藏着被理解的渴望,但民盟的这些老友什么也没给他。他感受到的是敷衍、搪塞、疏远和冷漠。父亲太可怜了。我不能躲在旮旯看着父亲那可怜的样子,便一脚从玻璃隔扇跨进了客厅,趴在他背后,摸着他的头说:“爸,你们刚才的会,我都偷听了。”父亲没责怪我,只是把我的手从头顶拿开。
父亲的气度一向如山如海,思量事情皆出之以冷静。这次可大不一样了,冰窖似的寒冷,无名的惆怅,难堪,焦灼都一起朝他侵袭过来。他叹了一口气,对母亲说:“健生,你听见了吧,他们提的都是些什么意见——私心,个人主义,工作不严肃,买古书,玩古董。好!这些我都承认,但这个缺点同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有什么直接联系?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呀!”
母亲无以为答。
我猛地从太师椅的背后,站到父亲的跟前,大声说:“爸,他们在这里讲的不痛不痒,就是想在批判会上说得你又痛又痒。”
父亲笑了。说:“调皮是小愚,正经也是小愚。”
父亲笑了,就好。
第二天的晚上,我在父亲的书房玩。
他对我说
-->>(第7/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