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话说杨家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回 打擂结仇缘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数年后北汉主刘均驾崩,长子刘继恩继位。刘继恩本性软弱,在太子位上就不注意结交朝中大臣,也不知培养自己的势力,更不懂在残酷的宫廷权利争夺战中如何保护自己。其胞弟汾阳王刘继元却是个阴险刻薄的小人。刘均在世时,他表面上,处处、事事都表现的像个安分守己的乖孩子,实则暗中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随时准备簒位夺权。其兄刘继恩即位后,他不敢明目张胆地搞宫廷政变,怕国人不服,一直在寻找机会。

    二个月后,由同党欧阳昉出面建议,陪刘继恩山中游猎。事先买通御马监人员,在刘继恩的逍遥马草料中拌入定时发作的毒药。马行山路狭道时药力发作,突然暴跳狂奔撞崖滚坡,人、马皆摔的尸骨无存、、、、、、。刘继元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龙位。

    刘家兄弟争夺皇位,自残手足,杨继业无兴趣过问。刘继元的新国策却使他大为头痛。刘继元从来就不想抗辽,理由是:辽侵汉是为财,宋犯边是为国土。国家再破财他也是皇上;国家没了地盘他就啥也不是了。两害相比取其轻,为了能保住皇位只能联辽抗宋。杨继业则坚持投宋抗辽,或者是联宋抗辽,最下策也得‘既抗宋又抗辽’。令公心里明白,自己的主张在新皇帝面前行不通!怎么办?杨家两代受北汉大恩,义不允舍刘而去。只有紧守雁门关,不让辽兵越雷池一步,静观事态发展。刘继元也深知杨继业的态度,但却装作不知,因他明白抗辽、拒宋都离不开杨家。君臣这种狗咬长虫——两怕的局面一直维持到北汉灭亡。

    话说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在五台山学艺,转眼数年过去。这日奉师门之命艺成下山,回到杨府向令公夫妇汇报学艺经过。末了延昭道:“师祖临行交待,道是我与七弟文课、武功皆已大成,缺的是江湖历练。我想与七弟到中原转几天,增长点见识,不知爹娘允否?”令公稍一沉思道:“这几年无战事,去中原游历一下开开眼界,增长点阅历也可以,但要记住两件事!一是注意观察一下宋国的吏治、民风,二是看好七郎不得惹是生非!”夫人对延嗣道:“路上要一切听你哥安排!到汴京游玩几天就赶快回来!”二人齐声道:“谨遵爹娘之命!”

    俗话讲,龙生九种,种种各异。六郎杨延昭与七郎杨延嗣虽然不是龙种,但兄弟俩的差异却惊人的大。杨延昭身高八尺,剑眉虎目粉面圆脸,外柔内刚聪明豁达,做事四平八稳,走路龙行虎步。这次出游头戴白底蓝边武生公子帽,身穿绣有兰色牡丹花的素色袍,脚穿一双软底快靴,手拿一柄湘竹折扇,一副风流倜倘的公子哥派头。在人面前一过,瞧的姑娘小姐眼都直啦。杨延嗣则身高近丈,立眉竖眼紫面茄子脸,胆大心粗性烈如火,做事随心所欲,走路风风火火。这次出来,头戴束发紫铜冠,身穿黑色千扣紧身衣,腰里扎了一条巴掌宽的英雄带,外套一领紫底金边的英雄袍。如果不说话倒也看的过去,如是大嘴一张,眉竖言瞪,那模样就难看的紧啦。

    别看七郎性子不好,对比他大一岁的六哥却是言听计从,从不犯犟。兄弟俩出了天井关进入大宋地界后,延昭见路上行人不多,一边与延嗣并马缓行,一边说话:“老七,出了‘常平’就是大宋地界,为了避免嫌疑咱俩得编一套说词。”“六哥也太小心啦!当年赵匡胤下河东,我们也没露面,天下姓杨的又不是咱一家,谁知我们是火塘杨家人!”“话虽如此,小心无大错,你还是听我的好!”“行!一切听六哥安排!”“从现在起咱复姓木易,”“干嘛要改姓!你不是常对我讲什么‘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行不改姓,坐不更名,’今天算啥名堂!”杨延昭顺手用扇子敲了杨延嗣一下,笑道:“自古兵不厌诈,咱这是‘瞒天过海’的权宜之计。何况,‘木易’本是‘杨’,也不算是真改姓。以后你的名字叫‘木易思’,我叫‘木易璟’。家居林州大岭沟,遵母命前往陈州西河集为舅父祝寿。从现在起人前背后,你叫我哥,我称你弟,不带排行!记住了吗?”延嗣道:“记住啦!在中原我不多说话,一切看你眼神行事就是!”

    两天后,二人来到汴京北门外驻马观看。只见城墙高达四丈五,城门楼竟有三层,两根粗如儿臂的吊链拉着大桥,护城河又宽又深,路两边有百十家店铺,红男绿女进进出出,生意十分兴旺,好一派太平景象。杨延昭正要找个客店住下,猛然见城门外墙上贴了张告示,有不少人围看,两边还各有一名禁卫军站岗。心中一动对延嗣道:“走!近前去看看是什么告示”,近前细看原来是一张黄榜。大意是说,河东有个杨继业屡阻宋军,为招聘奇能异士对付杨继业,特命当朝枢密使潘仁美的公子潘豹,在酸枣门外天齐庙立擂三十天。三十天内如有人能将潘豹打败,就封为征北灭杨都先锋;如无人能胜,期满这先锋就是潘豹担任。杨延嗣看罢,不由怒从心头起,火向胆边生,伸手就要撕榜。忽见杨延昭用马鞭通了他一下拨转马头就走。不由心想,这是宋都天子脚下,不能生事,只得忍气随延昭而去。

    宋太祖赵匡胤是马上皇帝,手下能征惯战之士,奇技异能之将多如牛毛,为何要用名不见经传的潘豹立擂呢?这是有原因的。太祖下河东与杨继业龙虎初会,议和而回,心中常为无人能抵杨继业而犯思量。朝中能与杨继业一较长短的将军被自己夺了兵权,有的解甲归田,有的告病还乡、、、、、、如果重新启用他们,一怕烧香引鬼,二怕自己面子上不好看。这时,潘仁美上了一本道:“犬子潘豹从小随高人学艺,熟读三韬六略、遍观四书五经,软硬功夫全练过,十八般武器件件精通,马上用一根方天画戟罕逢敌手,好似温侯再世,吕布重生。现在已经出师回家,值此国家用人之际,臣不敢护犊自珍,特献与陛下。如能用为先锋,必能马踏河东戟挑杨继业云云”。太祖一看本章心中大喜,心想:“潘仁美的女儿潘美容是匡义的妃子,两家是亲家,潘豹掌兵权也放心些。”就当殿封潘豹为征北都先锋,准备二下河东。满朝文武谁也不知潘豹是扁是圆,更不晓得武艺如何,可人家是皇亲,圣上相信,就谁也不愿多嘴。只有老丞相赵普心想:“潘仁美武艺中等,两个儿子潘龙、潘虎都是草包,推想那潘豹也好不到哪去!领兵先锋乃是要职,岂可凭一言而定!”就出班奏道:“潘枢密所奏,诚是可信,然潘豹学艺刚归,与国无功、于军无威。骤然领兵怕难以服众!莫如让其摆擂一月,以显其能。上擂者败于豹国家收为将校,胜于豹则为先锋。不知圣意如何?”太祖道:“卿言极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