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从孔子教育思想看古代素质教育的萌芽(三)第(1/3)页
三、 从《论语》分析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的教育目标有四项:即“文”、“行”、“忠”、“信”。文即文化知识,行即行为,忠即忠诚,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朋友都要讲究一个忠字,信即信用、信义、诚信。
由此可见,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 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在今天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对孔子以及其他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以比较、分析和推理而得到的新认识,可以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参照和参考
1、“有教无类”与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一生最大的行径,就是开科授徒,而孔子的开科授徒并非选拔式的,而是“有教无类”。 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人天生的资质也许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孔子的这一思想,正与今天的素质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识到“学”的重要,所以发这种宏愿。
孔子之后,朱熹特别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他认为“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通过教育便能够“变化气质”,“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
“理”是永恒不变的,“气”是可变的,学为圣人就必须以“理”胜“气”,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变化气质”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朱熹的这一观点还包含另一层意思,只要施教,那么人人都可以变好,都能自立,而不再有贤愚善恶的区别。
这是自孔子以来,古代教育家一脉相传的对人类、对教育的强烈的信心,而我们的素质教育,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 方针,广泛地招收学生。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也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吴,楚等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生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生于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也有个别商人出生,如曾从事投资贩卖的子贡。还有出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丘私学之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子贡回答说:“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所以夫子门下人品较混杂”。
2、全面发展与春秋礼乐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孔子的教育思想,构成了他教育体系的主干。
而他对于美育的见解,也有过人之处。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小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追求音乐的妙谛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足见其对音乐的重视。
孔子用以教徒的教育材料中,《礼》是讲礼仪规矩的,属于德育范畴;《乐》是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一方面;孔子的晚年编订鲁国历史《春秋》,向学生讲授历史,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小学忽视历史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3、主动发展与“各言其志” 的道德精神
《论语》中的《卷六,先进第十一》,为今天的素质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孔子让四个学生各自说自己的理想。
四人中,有人说,“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有人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有人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有人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如果抛开孔子对这些人生理想的评价,单从这一做法来看,孔子是相当重视学生的个体主动性的,而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式。
关于主动发展,唐代柳宗元、宋代的王安石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柳宗元认为,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要妨碍其自然的成长。要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学生,即“顺天之木,以致其性”,不能太过或不及,既不能戕害学生的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
应该说,孔子和许多古代教育家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等三个层面上的教育理论,有些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
孔子认为“立志”是最重要的起点。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