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杨家后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章,

    日本投降后,我看西安并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改变就是街上高鼻子兰眼睛黄头发的军官多了起来,每当我放学回家走在街上的时候经常看见这些美国军人坐着军用小吉普车,车速开的飞快,全然不把中国人看在眼里横冲直撞!有一次,我和我的同学不知是因为好奇还是想取得外国人的注意,当他们又一次开着吉普车路过红福街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对他们扬手高喊;“哈喽!哈喽!”没有料到,车上的美国军人突然停住车,有一位蓝眼睛大鼻子嘴里叼个烟斗的美国军人凶狠的走到我们身边,毫不客气的举起他那粗大的手掌照着我们两个孩子的脸上叭,叭!两个耳光,打得我们眼冒金星!这个军人转身又坐上吉普车开走了。

    我们两个挨打的孩子都用手抚摸着自己发烧的脸蛋望着远去的车影然后又互相望着,哭哭不出来,笑又笑不动,谁也解释不出究竟是为什么?

    整个西安城里看不出鬼子刚投降时人们那种狂热喜欢的神情,而是神情郁闷心神不焉的做着一切。在我们住的大院里唯一高兴的人就是我家对门李先生这个人,他兴致勃勃的对我们各家说;“我可以回家啦!鬼子投降了我没有可怕的了,我回去把我家的土地再租出去,一年下来光收回来的租子全家都用不完,几年了,家里怎么样我还不知道呢!”

    我父亲和王医生说;“是得回去看看了,鬼子还不知道把你家折腾的什么样子呢。”第二天,就在他们准备回家收拾东西的时候,他们家里暴发起激烈的争吵!中间夹杂着女人哭声。我父亲听见对我母亲说;“李先生家里闹翻了,你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母亲应声放下手中的活到对门李先生家。不一会儿我母亲回来对我父亲说;“李先生要带他们一起回老家,可他的二三姨太死也不回去,说是就要在西安长期住下来,就因为这,他们吵起来了。”

    我父亲说;“我去看看,”他刚迈出门正好王医生也从家里走出来。

    “ 哟,王医生,你听李先生家吵起来了,我去看看,”我父亲对王医生说。

    王医生也说;“我就是听见他家吵闹,我打算去看看。”于是两个人不约而同的一起进了李先生的家。

    李先生家里一片混乱,可能是李先生吵架生气把家里的茶具和瓷器摔碎了一地,两个姨太太一边一个手捂着脸在哭泣,两个女儿吓得在屋角缩成一团。我父亲进门笑着说;“一家人有什么大不了的生什么气呀!看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了!”

    王医生接着说;“就是嘛,一家人什么事都好商量,吵架生气伤身子,李先生,消消气。有话慢慢说。”

    李先生起身说;“真不好意思,把你们给惊动了,你们说,鬼子投降了,我打算全家回内黄,家里有很多的地,总得回去照应吧?那里每年收回的地租我们一家大小都吃用不完,在这里只能花钱没有挣钱的来源,坐吃山空嘛!可是她俩死也不回去,这不是叫我为难嘛!”

    我父亲笑着说;“哦,是为了这事,李先生,这事好商量,如果二位嫂子坚持不回,你不如先回去看看,眼下还不知道老家是怎么样子?家里不是还有大嫂子吗,如果家里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你安顿好了再把她们接回去,如果老家还是一塌糊涂,她们回去也是难安身嘛,你说对吗?”

    王医生也说;“我看建勤哥说的对,要不你先回去看看,看家里的条件怎么样?你再来和嫂子们商量,大不了你来回跑,你不是说了吗,光你家的地租每年都吃花不完,你呀不在乎这点路费嘛!”

    经我父亲和王医生的劝解,李先生只好点头同意说;“好吧,就安你们说的办,我先回去看看,把家里安顿好了再来接你们,怎么样?”

    二三姨也收住眼泪点头允诺。

    李先生回去了,可是我们大院里这几家日子并不好过,就拿黄叔来说,他经营的小型作坊织出的袜子在市场上越来越不好出手,外国货在商场货架上比比皆是,从质量上和外观上怎么也比不过外来货,在他家里织出的袜子堆了像座小山,他整日发愁长呼短叹!晚上间或听到他们俩口子吵架,主要内容是;还要不要雇工。黄妈说;“咱们入不敷出,都快揭不开锅了多一张嘴多一批开销,他还得拿工资,到月底你拿什给他?”

    黄叔说;“要是把他辞了,我一个人怎么干?我在家里织袜子外面还要不要联系张罗?到那时候咱们都喝西北风去!”

    王医生似乎比较稳当,他每日早饭后照常出去开门接诊,世道再乱再不好谁吃五谷杂粮那有不得病的?就连南院门商家富余户也有求救医生的时候,况且王医生在城西一片看病是较为高明的。有一天,我也看见王医生愁眉苦脸地回来对我父亲说;“咳!现在的日子很难过,你说,病人看完病给的是金元圈,现在的金元圈经常往下跌!手拿一把金元圈买不了多少东西!过不了几天又是一个样!你不要吧,人家说;‘这是钱,’你要吧,没过几天这钱又跌了!我得进货呀!我拿这钱进不了多少药,我能赔得起吗!”

    我父亲说;“也就是,我在外面做生意拿金元圈买货人家不要,没有办法,我就拿铜元,老头子[银元]吃香,可是市面上谁也是拿它存底,捨不得出手啊!”

    有一天,我在王医生家里和他的女儿玩耍时,王医生进门肩背一个布袋,进门吃力的向桌上一放,只听哗啦!一声,他对王姨说;“我把这几天收来的看病钱拿回来了,你就拿这些铜钱到街上买东西吧。”他顺手从袋子里捧出一把铜钱来,铜钱有大有小,上面印有数字。

    王姨走过来拿上铜钱说;“我上街买菜什么的,还得提个袋子真麻烦!”

    市面上的日常用品和各种东西不停的暴涨,甚至于一天一个价,我妈也忧心忡忡,对我父亲说;“你看市面上的米面涨的太厉害,咱们得存些米面,到时候咱们可不能拿着钱买不出粮来,一家子饿肚子啊!”

    父亲说;“也就是,现在有钱人不存钱,都把现钱换成金子存起来,咱们存不起金子,家里存些粮还是必要的。”

    只有大门口的老大娘可怜,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是靠每天出门检些破烂卖点钱,在那个时代,除了少部分有钱人丢点烂东西谁还能丢些什么?实在不行了,她有时候到我们几家要点吃的,反正我妈心慈,只要她进门总要给她吃的,过节过年我妈也要给她拿些好吃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