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雍正养成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礼俗——婚丧嫁娶第(4/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赐衣服、财物等礼品。大征礼的仪式和宴会与纳     采礼同。     (4)册迎记     册迎礼是册封和奉迎两种礼仪的合称。因这两种礼仪在皇帝大婚之日一     并举行,故称“册迎礼”。     册迎礼是大婚诸礼中最隆重的典礼。大婚前一日,皇帝照例要派遣官员     告祭天地、太庙。大婚这天一早,礼部鸿胪寺便于太和殿外陈设皇帝的法驾     卤簿仪仗和宫廷乐器,在大和殿内布置节案,上陈册封皇后用的金册、金宝。     銮仪卫在太和门和午门外停放迎娶皇后用的仪驾。内务府官员捧皇后冠服立     于凤舆之南;内监、女官、命妇等将交泰殿布置一新;又有若干内监身穿彩     衣到皇后府邸内祇候。此日宫中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在皇后仪驾     经过的地方,如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等处,还临时搭盖了“囍”     字彩棚、彩门。当钦天监宣布吉时已到,皇帝穿礼服、乘舆去慈宁宫拜谒皇     太后。慈宁宫中亦陈设皇太后仪驾。谒皇太后毕,皇帝回太和殿、登宝座。     其时鼓乐齐鸣。乐毕,皇帝命宣制官宣制:“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     为皇后。兹当吉日良辰,备物典册,命卿等以礼奉迎”,等等。奉迎正副使     听宣后,即率队携皇后金册、金宝、仪驾、冠服出太和门,赴皇后府邸奉迎     皇后。此日皇后府邸亦披红挂彩,粉饰一新。奉迎使至皇后府邸时,后父率     子弟家人跪迎于门外,内务府官员派女官将冠服进奉皇后。皇后在内堂穿戴     毕,由二女官引导至前厅拜见奉迎使,并跪受金册、金宝,然后登凤舆,随     仪驾入宫。皇后凤舆中上下均铺有大红金绣云凤纹“囍”字铺垫,颇似民间     的喜轿。凤舆后是浩浩荡荡的抬送嫁妆的队伍。嫁妆有金银珠翠、服装、家     具等,常有数百抬之多。凤舆经大清门(今)、午门、太和门至太和     殿阶下止,皇后降舆,再由命妇迎入坤宁宫与皇帝行合卺礼。     (5)合卺礼     卺即瓢。汉族古代婚礼中,将一瓠对剖为两瓢,各盛以酒,令新人各饮其一,叫做“合卺”,寓夫妻一体、相互敬爱之意。清宫合卺礼于大婚当天在坤宁宫举行。届时坤宁宫东暖阁被装饰为临时洞房,内设龙凤囍炕,炕上悬挂五彩百子帐,铺大红缎绣龙凤囍字炕褥和朱红彩百子被,象征帝后多子多福。行合卺宴时,皇后在福晋四人服侍下净面、穿戴礼服,乘礼轿先入坤宁宫等候,皇帝著吉服后至。帝后对面坐炕上,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四名福晋夫人在旁恭侍。宴用黄地龙凤囍字膳桌;食品有“子孙饽饽”和以“龙”、“凤”、“呈”、“祥”、“乾”、“坤”、“和”、“泰”、“囍”等字     为名的菜点;碗盘餐具多为金、红色并饰百子、囍字纹样。帝后进合卺宴时,还有结发侍卫夫妇于室外念“交祝歌”。这些都是为祝福帝后大婚吉祥、子孙满堂、夫妻美满而设。是夜,帝后同寝于坤宁宫洞房中,正式结为夫妻。     (6)朝见礼及其它     大婚第二天一早,皇后要向太后行朝见礼,即民间的拜见公婆礼。因皇帝即位和大婚多是在前代皇帝死后,故皇后朝见的通常只有婆(皇太后)而     无公(太上皇)。这天早晨,皇后着礼服出坤宁宫,乘舆至慈宁宫,先向太     后行三跪九叩礼,然后亲自服侍太后盥洗和用早膳。礼毕,皇后乘舆回坤宁     宫。第三天行庆贺礼。皇帝率群臣至慈宁宫向太后行礼。礼毕,皇帝御太和     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皇帝大婚。皇帝颁诏,将大婚盛典晓喻天下。女眷如     公主、福晋、命妇等则至坤宁宫向皇后行礼,以示祝贺。这天,皇帝在太和     殿举行盛大筵宴,宴赏皇后之父及其男性族人,王公百官均与宴;皇太后在     慈宁宫赐皇后之母及其女性亲属宴,公主、福晋、夫人和大臣命妇等与宴。     至此大婚礼成。以后,皇后由坤宁宫东暖阁迁至东、西六宫中的某宫居住,     是为“本宫”。     皇帝大婚也是民间的喜庆日子。册迎皇后前后,京城及外省官民均须穿     红戴绿、张灯结彩,以示举国同庆。     3.皇子成婚     清皇子之妃称“福晋”(按:清宗室之妻均称“福晋”。福晋,满语妻子和贵妇之意。福晋等级依其丈夫爵位、身份的高低而定。如有皇子福晋、亲王福晋、郡王福晋等。又因其本身的嫡庶关系,有福晋和侧福晋之分)。     皇子婚礼主要有指婚、纳采(早期称“初定”)、奉迎、合卺、朝见、归宁等程序。指婚之日,宗人府主管大臣与皇子福晋之父至乾清门东阶下,大臣宣旨:“今以某氏某女作配与皇子某为福晋”。福晋之父承旨,行三跪九叩礼谢恩。此后,皇子择吉日、身着彩服去福晋家拜见其父母。     纳采礼品由内务府派员筹备并送至福晋家,有:金约领1副、大小金簪     各3支、金珥6个、金钏4个、金衣钮100粒、银衣钮200粒、制衣用貂皮     104张、制帽用貂皮3张、制被褥用狐皮250张、水獭皮7张等。此外,赐     福晋父金、银、狐皮、貂帽、金带、佩饰、靴袜及马1匹;赐福晋母金珥、     狐皮袍、獭皮和马1匹。福晋家设宴款待送礼官员。     成婚前一日,福晋家将嫁妆送到皇中预先布置。嫁妆规格虽较皇后     入宫要低,但也奢华非常,远非一般百姓可比。又有所谓“开箱礼”。此系     满洲旧俗,即在嫁妆开箱之后,福晋要先向皇帝、皇后进奉衣服各9套,以     示孝敬公婆。此礼曾长期遵行。道光二年(1822年),为示“黜华崇实之意”,     清宣宗旻宁下谕禁止,此礼遂停。     婚礼这天,皇子以蟒袍、补服为吉服,先去皇太后、皇帝、皇后处依次     行礼;如果是妃嫔所出,还要再给亲生母亲行礼。同时,内务府大臣率属官     20员、护军40名至福晋家奉迎。福晋入宫后至皇与皇子行合卺礼。命     妇唱“交祝歌”、进合卺酒。饮毕,诸人皆退。是日皇张幕结彩,设宴     招待福晋父母及亲族,文武二品以上大臣及命妇均须与宴祝贺。     第二天一早,皇子偕福晋依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