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大明主力入朝而后全歼,再图大明,掌握公职近半数的东林党人闻讯后,本着“你反对我就坚持”的高风亮节,上书朝廷,希望王锡爵仔细揣摩,莫要一时大意丢了朝鲜属国,王锡爵不通军事,只好催促李成梁入京述职议事,又因为其子李如松正在陕西督剿叛乱,东北防务空虚,只好调江浙兵北上,就这一手当时看并不高明的拆东墙补西墙,竟然成为了日后左右整个朝鲜战局的关键一步。
李成梁坐拥辽东数十载,可谓位高权重,且其为人骄奢淫逸,部下贪赃枉法不计其数,不知道朝廷是否要借机软禁他,李成梁就不敢入京,只上书朝廷,说辽东确实多战乱,耳闻日寇已经逼近义州,大有或图建州女真,或图辽东之意,王锡爵掌管府库钱粮,知道此时国库虚耗殆尽,正上下为难不知该如何进退之际,那位挽救朝鲜半岛的大神主总算现身了,明神宗朱翊钧于朝堂之上力排众议,一锤定音道,“发兵朝鲜!”
有了皇帝的旨意,王锡爵不再犹豫,马上命令山海关副总兵祖承训先期赴朝,另上奏征日所需兵马钱粮,祖承训得令后,和义州李氏王朝接洽,当时的国王李?信誓旦旦的告诉祖承训,平壤有倭寇...一千人!祖承训考虑到倭寇战斗力强,自己手下多是城防军,于是谨慎起见,以五倍于敌起兵,共五千人,骑兵两千步兵三千,渡过鸭绿江,收复平壤,一路上祖氏骑兵未遇任何抵抗,一路杀到平壤城下,然而就在祖承训打算攻城之际,突然城上冒出不下五千铁炮手,对着祖承训的骑兵就是一阵射击,铁炮过后,近半数骑兵战死,此时城门大开,一万五千名日军从城中杀出,瞬间就冲散了随行而来的朝鲜志愿军,并带垮了大明部队,一阵乱战后,游击将军史儒战死,祖承训身负重伤,带残兵几十人逃离了战场。而最让祖承训气愤的是,朝鲜军不但帮不上忙,他自己身上所中的数箭,竟然还都是朝鲜制造,也就是说朝鲜军的弓箭都招呼到了明军身上。
负伤回家休养的祖承训把这些消息都上奏了明神宗,明神宗见信后思索了整夜,最后叫来了兵部尚书石星和兵部侍郎宋应昌,三人决议之后,因为考虑到日寇的火器水平之发达和战力之勇猛,决定把前期调往辽东代替防守的南军抽调往朝鲜抵御日寇,另外还有南京留守的火器营和北部三省的精锐,人数大概在五万左右,对外号称十万,另准备粮草二十万担,一同运往朝鲜,这其中由王锡爵无意下调到辽东,此时意外要派往朝鲜的便是赫赫有名,以打倭寇为看家本领的戚家军,而除此之外的另一支主力,就是接到召唤,正日夜兼程从西北赶往东北的李如松,和他的辽东铁骑。
然而年底天冷,且东北已覆盖大雪,如何能够拖住日军,让日军在冬季不发动攻势,坐等大明主力部队集结到鸭绿江呢,君臣三人犯难了,要说和日寇打交道,除了戚家军的拳头和刀剑,还真没别人,但让他们砍日寇可以,谈话就万万不能了,苦思冥想片刻后,突然石星说出了一个人选,此人祖籍浙江,世代经商,父上还有功名,出生于倭国的界港,精通日汉两文,且生性圆滑,最适合两头说合,朱翊钧兴致勃勃的问道,“卿荐何人?”石星于是说出了改变丰臣秀吉乃至中日朝命运的三个字,“沈惟敬!”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