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回 兵出美浓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松平元康做人的准则孟昭德是清楚的,第一,忍字当头,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二,孝义者必忠君,治国先行治家,不过这么多年了,孟昭德对元康眼中的忠君有了另一个理解,就是智商要低,但是不能太低,太低就只能天天被元康骂,被他挖苦,要正好的低过元康,不能猜到元康在想什么,尤其是到了冈崎城之后,大大小小的议政孟昭德都数不清了,可是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就是会议之前竹千代早就心中有了定数,会上他不过是看看谁和他不谋而合,谁想的比他还远,或者谁干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几种人,本多正信是那种竹千代一开口他就知道竹千代要干嘛的人,可是刚刚好表现的慢竹千代半拍,竹千代并不傻,他也知道正信聪明绝顶,可他就不防着正信,因为此人对竹千代的忠诚确实是其他人无法比拟。     至于那种干脆不思考的,自然是忠胜为首的武将了,他们知道行政上一丝不苟,军事上勇猛杀敌,就这两点就够了,元康也就需要他们这两点,至于最后一种,孟昭德自问算不上,毕竟他和竹千代是一个师门出来的,而且这个小乌龟的老辣丝毫不输于他,超过元康昭德不敢想,可是次次都意见和元康相左或者说意见统一了却思维丝毫不慢过元康,这种表现让昭德和元康同时如芒在背,君臣师兄弟二人独处一室的时候,往往尴尬的要命,比如全部家臣都齐聚天守阁庆贺松平元康取得近江守和三河守的官职时,元康只是端着酒盏微笑着看着远方,所有人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说主上的理想哪里是三河守,是要当那东海第一大大名,这时唯孟昭德默不吭声,可是元康好似偏偏盯上昭德一样,一眼扫到了他的脸上,君臣二人心中各自又计较了起来,昭德知道,元康之微笑其实和东海无关,他想的是那个日益壮大的织田信长,数年前还是区区一个城主和一个大名的结盟,现在却变成了对等的两个坐拥两国的大名联合,信长会不会接受,同盟之间会不会有裂痕,这才是元康现在所想的,所担心的,而他脸上的微笑,其实不过印证了元康又一条做人准则,“绝不向属下示弱,绝不向属下哭诉,绝不向外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大人您回来了。”参加完庆祝宴的孟昭德立刻就去到天龙军布置军令,如此操劳俗务,就耽搁了两月之久,待这次回家,竟然是9月中旬了,年年自然想念,兴冲冲就迎了上去,孟昭德也很开心见到娇妻,忙脱下和服递过去,年年接过了她夫君的衣服,一边为他折叠,一边打听自己夫君的起居安康,在家里,昭德习惯了一身短打,因为这样坐卧都很方便,可以说,正经的礼法,昭德是没从太原禅师那里继承半点,外面的翩翩君子那是迫于无奈,骨子里昭德是不喜欢的。     “大人有心事?”和年年互诉了几句衷肠,孟昭德就步入书房,坐在孟昭德书房中的大和尚一见孟昭德的脸色,便悠悠的问了一句,这时候昭德方才长出了口气,苦笑了一声盘腿坐下道,“义兴啊...”     “大人!”大和尚一听,忙出言阻止。     “哦,对对,惠隐院啊。”孟昭德也察觉到自己的一时失言,赶紧改口。坐在他对面的大和尚正是京畿战虎三好义兴,不过此时已经正式皈依朝山日乘大师的门下,剃度出家,法号天莲惠隐院了。他现在的身份是孟昭德佛法讲师和天龙军的佛法参议,这样他便可以自由出入孟家和天龙军而不受阻拦,另外战国时候大小和尚参与大名家政事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外人并没对义兴的过去深加追究,如此正如之前众人在京都所料,就算是刚刚因为一向宗煽动造反深受其害的三河也没有这么敌视僧人,昭德向元康叙述的时候,元康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递给昭德几本佛经,这事就过去了。不过一时间孟昭德还难以改口,所以走神间还是叫错了。     “真怀念本多大人在的时候,哎,那时候最起码我不扎眼,现在呢,他一走,能摸清元康心思的就剩我一个了,惠隐院啊,能猜透君主的心思乃是人臣大忌啊。”昭德接过惠隐院递来的茶碗,估计是渴了,端起来一饮而尽。     “这是自然的,松平大人自幼寄人篱下,深知一切都要靠自己奋斗,还有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大人您放弃今川家的高官厚禄追随松平大人,松平大人往坏了想,可以以为您是要乘他立足未稳根基弱小夺他的基业,往好了想也是您有政治眼光,知道择明主而栖,不过今日他是明主,明日可能别人是明主,或者您自己就是个明主,好了坏了想,你都有叛乱的可能,最要命的您还有叛乱的资本,所以他对您防范是一定的,这点希望您早有觉悟!”     “是啊,我非三河老臣,这些年磕磕绊绊的升上来,多亏了本多大人一直在竹千代面前美言和力保,如今他走了,我只是和忠胜还有康政等大人有萍水之交,那些老政客我都不熟悉,是没有人会在竹千代面前为我保本力争了!”孟昭德轻轻摇了摇头,惠隐院又为他做了一碗茶。     “正信大人确实对大人您关照有加,如今他投奔北田家而去,对您确实是失去了一位可以信任的前辈啊!”     “嗯,正信大人的忠诚我这辈子是学不会了,他可以放弃毛利家还有北条家的重金相邀而偏偏去往鸟羽投奔北田,他是铁了心的就算离开了三河也要为三河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啊。”     “可北田家不就惨了?”     “放心吧,咱家还一时不能染指京畿,不过北田不臣服于织田信长的话,覆灭是早晚的事情,正信大人能做的不外是保存北田领地的百姓民生和金银财富,从大局来看,织田信长能早一日进入京畿,我家才能早一日放开手脚和武田决战,如果织田信长解决了西边的事情,援军一到,咱们就能打开东进的道路了。”     “这样说来和武田的决战是迟早要来的了。”     “一山不容二虎啊,惠隐院,都是心怀天下之人,怎容卧榻之侧有猛虎徘徊。”     “是啊,咱家这位家督确实不是一个受得欺负和威胁的人。”     “哼,当初一向宗暴动,咱家大败一揆众势力,三河境内的大和尚们联名上书,说只要修复被战火毁坏的寺庙,让它们恢复原样,就可以罢兵休战,你知道元康怎么做,他斥重资修复了所有的寺庙,然后一把火把它们烧了个干净,还托人告诉那些和尚,说这般只剩下鲜花绿草才是天地原样,他这才是真正的信守诺言,如果大和尚们不服,那就兵戈相见,这般手段,彻底镇住了那些表面强硬心中其实恐慌的草包,三河境内再不复有一向宗闹事了。如此他又怎会是一个服得软的人,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