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宋\]李光项羽不听韩生之谋,背关怀楚亡征已见。汉王卒用张良计,致齐王信等会垓下。
入关不守旧山河,汉用张良作网罗。
垓下不知兵已合。夜深方讶楚人多。
此诗前有一小序:“项羽不听韩生之谋,背关怀楚亡征已见。汉王卒用张良计,致齐王信等会垓下。”
小序交待了两点:一是项羽背关怀楚,二是张良促成诸侯合围项羽。
第一、二两句,“入关”之“关”指函谷关。此句指责项羽未能建都关中。这是古人论项羽成败时非常普遍的观点,其实,以何地为都城,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題。但是,放弃关中,返回彭城确是项羽的败笔之一。特别是项羽选取彭城为西楚国国都的理由非常荒唐:“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认为自己富贵了如果不回故乡,就像一个穿了一件好衣服夜晚走路,谁能看见?这种认识的落后实在令人感到可悲!“韩生”,即史书记载的“说者”,他曾劝项羽建都关中。作者误记,书为“韩生”。
第三、四两句,写刘邦用张良之计调动韩信等人合围项羽。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的后方受到极大威胁,再在荥阳与刘邦周旋已经沒有意义了。因此,项羽才决定与刘邦议和东归。但是,韩信占了齐地之后,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即代理齐王。刘邦非常愤怒,但是,在张良、陈平的劝解下,刘邦立即转变态度,封韩信为齐王,还将大片土地划给韩信、彭越,诱使韩信等合围项羽。
项王\[宋\]胡宏快战焉知霸术疏,乌江亭上独欷嘘。
万人三尺俱无用,可惜当年不读书。
胡宏这首诗从“读书”这一个方面总结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首句“快战”,典出《史记?项羽本纪》下面一段记载: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段记载说:项羽于是率领军队到达东城,手下只剩下二十八人,而追杀项羽的汉军骑兵有数千人。项羽估计自己此次难于逃脱,于是对手下的二十八骑说:我起兵作战以來已经八年了,经历了七十多场战斗,从來沒有打过败仗,这才称霸天下。今天最终困于此地,这实在是老天要我灭亡,而不是我不会作战。今天我要和你们痛痛快快打一仗,一定要打胜对方三次:斩杀其将,冲破包围,砍掉军旗。
所谓“快战”,其实就是痛痛快快打一仗!
“焉知”,怎知。“霸术”,称霸天下的方法。“疏”,粗疏。
此句说,项羽只知道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霸术太粗疏了。
第二句,“乌江亭”,项羽不愿东渡乌江之处。“独欷嘘”,指项羽垓下突围之前所唱《垓下歌》。
第三句,“万人”,指项羽小时只愿学习的“万人敌”兵法。“三尺”,指三尺长剑,此指剑术。此句说,项羽出神入化的兵法与无人可挡的剑术都在此时失去了作用。
第四句,诗人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当年不愿读书。
读书明智且明理,项王未知此中理。
项羽\[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大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此诗为陆游评价项羽的名作。
首句,“八尺”,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一句。“千里骓”,源于“常幸从骏马名骓”,和“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数句。此句写项羽的雄姿,身高八尺,坐下千里马。
次句,“拔山”“扛鼎”皆写项羽力气之大。“拔山”,源自《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扛鼎”源自“力能扛鼎”一句。所以,此句写项羽的勇武。
第三句,范增,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后因中陈平反间计离开项羽。“力尽无施”,是说范增无能为力。其实,范增的主要问題不是无力可施,而是有沒有能力,可能参看前文。此句写范增都无计可施了。
所以,才有第四句“路到乌江君自知”,意思是项羽只有到了乌江才知道自己已经是无路可走了。此句所言甚是。项羽垓下失败之后突围而去,肯定有东山再起之念,但是,到了乌江亭长让他渡江之时,他才知道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是不可能允许自己一人渡江活命的。此时项羽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绝境。
本诗前两句夸项羽,末尾二句反跌出项羽的困窘,极为精当。
项羽里\[宋\[林景熙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水涯。
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
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此诗为南宋诗人林景熙咏叹项羽的诗篇。
首二句,“英雄”指项羽。“盖世”,源自项羽《垓下歌》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故里”,指项羽的故居。这两句说,盖世英雄的项羽最终落下了个什么下场呢?他的故里今天已经一片萧条,分外凄凉。
三、四两句,“百二”,指以二敌百的险要地势。“势倾”,用王安石《乌江亭》“中原一败势难回”句意,指项羽已经败得不可收拾了。“争逐鹿”,指刘邦、项羽逐鹿中原,鏖战四年。“八千兵”,指项羽赖以起家的八千子弟兵。“独乘骓”,指项羽一人率八百壮士突围而去。“骓”,源自项羽《垓下歌》中“时不利兮骓不逝”一句,指项羽日行千里的骏马。此二句说,项羽与刘邦争夺中原已经是无可挽回地失败了,连他起家的八千子弟兵也都已经散去,只有他一个人突围而去。
第五、六两句,“计疏”,指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接受了鸿门宴上刘邦逃席之后张良献上來的一双白璧。“孤臣去”,指范增离开项羽。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认为范增通敌,夺了范增的权,导致范增愤然离去。“乌江”,项羽自杀之处。“后骑”,指刘邦手下的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这两句说,项羽中了陈平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