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计,连自己唯一的谋士范增都离开了自己,最后落了个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下场。
第七、八两句,“遗庙”,指项羽庙。“酹酒”,指以酒浇地,祭奠项羽。“虞姬”,指项羽的宠姬。这两句说,荒林中的项羽庙只有后人以酒祭奠,年年青草中似乎都有年轻貌美的虞姬在翩翩起舞。
乌江项羽庙\[宋\]吴龙翰盖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遗恨大江流。
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
吴龙翰这首诗颇有见地,他指出了道义失败是项羽战败的原因之一。
首二句说,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就这样在乌江边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千古遗恨就如涛涛长江滚滚不休。这是写项羽之憾。
当汉王刘邦为义帝发丧那一刻,项羽已经在政治上输了第一笔。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二年刘邦兵出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河南偃师市),当地三老董公建议刘邦为项羽杀死的义帝发丧。刘邦立即采纳了这一意见,为义帝发丧三日,亲自为义帝之死大哭,并向天下诸侯发布文告:义帝是天下的共主,项羽杀义帝是大逆无道。刘邦此举当然意不在义帝,但是,刘邦从此高高举起了一面正义的旗帜――为义帝复仇。
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是政治、军事两手都用,而且两手都很硬。项羽只管动粗,不知使用政治手段。特别是在义帝的问題上,项羽明显输理,刘邦在政治上因此而占了主动。诗人独独拈出这一条评价项羽的失败,非常有见地。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但是,有了后面两句,全诗顿生光辉。
项羽庙\[宋\]李新空使秦人笑沐猴,锦衣东去更何求。
可怜了了重瞳子,不见山河绕雍州。
首句,“沐猴”,用“说者”笑项羽为“沐猴而冠”的典故。本句写项羽项羽弃关中而建都彭城,白白使秦人耻笑。
次句,“锦衣”,用项羽“衣乡夜行”的典故。“东去”,指项羽离开关中东至彭城建都。“更何求”,还求什么。本句写项羽东去关中至彭城建都犯了大错。
第三句,“重瞳子”,指项羽。“了了”,了不起。此句称项羽长相奇异,但却命运不济。
第四句,“雍州”,是中国古之一。今省中部北部、省除东南部外、省的东南部和回族自治区一。此指关中。所谓“山河绕雍州”,指自古得天下者皆凭雍州起家。
项羽\[元\]李昱过人才气更重瞳,惯与神骓立战功。
三户亡秦知气数,诸侯朝楚属英雄。
孤忠亚父头空白,扶义怀王血尚红。
?仰君臣多愧色,岂唯无面见江东。
元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名作不多,但是,此诗当是元代咏史诗中的佳作之一。
首联二句写项羽因为有才气、相貌与神马,所以战功显赫。《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过人才气”即用此典。“重瞳”,指项羽是重瞳子。所以,首句连用两个典故说明项羽才气过人,相貌特异。项羽有一宝马良驹,名“骓”。所以,第二句写项羽曾多次骑此宝马立下战功。
第二联第一句“三户亡秦”,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典。此语出范增首见项梁时所言。“诸侯朝楚”,指巨鹿之战胜利之后,救赵诸将参拜项羽时的场面(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入进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此联写项羽乘秦末大起义之势而起,巨鹿之战立下盖世之功,成为诸侯联军的总盟主。
第三联写项羽的过失。“孤臣”,范增是项羽唯一的谋士,故称为“孤臣”。“亚父”,项羽称范增为亚父。“头空白”,指范增的良谋不为项羽所用,此言不实。“扶义怀王”,指楚怀王心,他是项梁所立,被项羽所杀。“血尚红”,即指怀王心被杀一事。此联写了两件事,一是猜忌范增,二是擅杀义帝。诗人以少概多,写出了项羽败亡的原因。
第四联写项羽面对自己的臣民都应该感到惭愧,岂止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无面见江东”,用项羽之语(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此诗前三联,分写项羽战功、英雄、过失,最后一联,以批评项羽不仅愧对江东父老,也愧对自己西楚国的臣民作结。一首律诗,能够如此全面地评价项羽,且大都为中肯之言,的属不易。
项羽\[元\]侯克中破?沈舟北渡河,英雄到此顿消磨。
入关不解除秦法,失路徒劳怨楚歌。
敌国岂专韩信勇,谋臣惟一范?多。
子婴见杀怀王死,却叹虞兮奈若何。
首联,第一句写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沉舟,大败秦军;第二句写项羽兵败乌江时,英雄之气消磨殆尽。对比鲜明。
次联,第一句写项羽入关未能及时废除秦朝苛法,“失路”,指迷失道路。项羽在垓下突围后,向一老农问路,老农有意误导,致使项羽陷入大泽中,延误了时间,被刘邦的追兵追上(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但是,本诗中的“失路”并非指此,而是指垓下战败之时。“怨楚歌”,指《垓下歌》。此联说项羽入关之时未能及时解除秦朝苛法,却在垓下失败之时大唱《垓下歌》,批评之意,非常显豁。
第三联,“敌国”,指汉刘邦。此联写刘邦手下并非只有一位能征善战的韩信,意在说明项羽失败不仅仅是刘邦手下有韩信,自己手下只有一位谋士范增都不能相容,怎么能怪刘邦呢?
尾联延续了第三联的写法,先写项羽的过失。秦降王子婴被项羽所杀,怀王心也被项羽所杀,因此,在政治上处处被动至极,但是,项羽自己却不能省悟,《垓下歌》中还无奈地唱道: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充分肯定了项羽在巨鹿之战立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指出了项羽不废秦朝苛法、杀子婴、杀义帝、疑范增等人生败笔,悲叹项羽不懂得自己所犯的这些错误,反而只会唱《垓下歌》,感慨命运不公。其实,项羽的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并非因为对手刘邦有一位军事天才韩信。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