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余此去与罗、丘会谈,本‘无所求、无所予’之精神,与之开诚交换军事、政治、经济之各种意见,勿存一毫得失之见则几矣。”
在8月的魁北克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提议战后应以中美苏英四国为中心设立国际和平机构。丘吉尔表示同意。
9月,美国国务卿赫尔向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提出中美苏英四强宣言建议。但莫洛托夫不承认中国为四强之一,因此宣言未能通过。
10月19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讨论欧洲战后问題。会中赫尔又一次提出四强宣言建议,苏联外长仍不同意,赫尔当即离席而去,苏外长无奈表示妥协,同意了四国宣言建议。
10月28日,在莫斯科所举行的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接近尾声时,蒋介石接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來电:
“莫斯科会议,至今进行甚速,极望其会议结果得能有裨于各方,我正促成中、英、苏、美同盟之团结也。我当不知斯大林能否与吾相晤,但在任何情况之下,余极望与阁下及丘吉尔能及早会晤于某处,时间为11月20日至25日之间。我想亚历山大(埃及海港)当为良好地点,……会议日期约为三日,……并祈极守秘密为盼!”
10月30日,四强宣言通过。中方由驻苏大使傅秉常与三国外长共同签署。宣言的主要内容是由四国共同维持世界战后和平。
蒋介石如今跻身于“四大强国”领袖之一,第一次被邀请出席“四巨头”国际会议,受宠若惊,踌躇满志。于是,蒋介石立即对罗斯福10月28日建议回电答复“同意”。
11月1日,蒋介石又接到罗斯福电报,却显示情况有微妙变化,电文如下:
“我尚未接获斯大林元帅之明确回答,但丘吉尔与我仍有会晤阁下的机会,我望阁下能决定11月26日,约在开罗邻近之处,与丘吉尔及我相晤。”
接着,罗斯福为召集开罗会议,又分别邀请丘吉尔、斯大林参加。斯大林因对蒋介石有蔑视之心,不愿和蒋同席,拒绝参加,丘吉尔同意参加。
蒋介石对苏联反对中国列为四强之一,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斯大林又坚决不与蒋同席开会,蒋介石认为这不仅是对他本人的藐视,同时也是对中国的一种难以容忍的歧视。因此心中感到怏怏不快。
其实,斯大林回避与蒋介石在一起开会,还有另一层“难言之隐”;意在麻痹日本,使之放松对苏联的警惕,保证西伯利亚一线不受日本侵犯,从而使苏联力量集中在欧洲战场上。
11月9日,罗斯福第三次给蒋介石发电报。电文如下:
“我于二三日内即将前往北非,望于21日抵达开罗,丘吉尔将晤我于此。我与丘吉尔拟于26日或27日在波斯与斯大林相晤。故我殊愿阁下、丘吉尔与我得先此相晤,盼阁下能于11月22日抵达开罗。”
11月12日,蒋介石接到赫尔送來的正式邀请,蒋介石决定参加这历史性的“开罗会议”。此刻的蒋介石兴高采烈!
【11月17日】
“余此去与罗、丘会谈,应以淡泊自得、无求于人为唯一方针,总使不辱其身也。对日处置提案与赔偿损失等事,当待英、美先提,切勿由我主动自提;英、美当知敬我毫无私心于世界大战也。”
11月12日,即在接到赫尔送给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邀请的同时,曾任美国陆军部长的赫尔利以罗期福总统特使身份,为就开罗会议预先交换意见而來到重庆。赫尔利除解释罗斯福的用意之外,并说明:关于亚洲问題,中英两国如有分歧,罗斯福可以第三者的地位从中调解。
蒋介石以“无求于人”的方针,与赫尔利先后谈了6个小时。会谈后,赫尔利向罗斯福报告如下:
(一)蒋介石与中国人民赞同民主自由原则。
(二)蒋介石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与共产主义。
(三)蒋介石相信:罗斯福总统当然赞同民主与自由,但为了联合作战,或许暂时须与帝国主义及共产主义国家合作。
(四)蒋介石了解:未來联合国的合作与团结,端赖罗斯福总统同化而消除不同思想的能力。罗斯福必须找到能使四强所一致同意的原则;在寻求这些原则时,罗斯福必须有广大的活动自由。……”
11月14日,中国方面对于将在开罗会议中提出的问題整理概要如下:
甲、战略方面之主要提案:(1)反攻缅甸海陆军同时出动之总计划。(2)成立中、美、英三国联合参谋会议。
乙、政治方面之提案:(1)东北四省与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国。(2)保证朝鲜战后独立。(3)保证泰国独立及中南半岛各国与华侨之地位。
丙、筹建战后有力之国际和平机构。
丁、对日本投降后处置之方案。
戊、中、美经济合作之提议。
己、对美租借物资之提案。”
另外,讨论的问題,以与中、美、英三国都有关系者为限,决定避免提出香港、九龙、西藏等中、英两国间的悬案。
【11月23日】
(一)
“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如东北四省与台湾、澎湖群岛,应该归还中国;唯琉球可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此由余提议,一以安美国之心,二以琉球在甲午之前已属日本,三以此区由美国共管实较我专管为妥也。朝鲜独立问題,余为此事特别注重引起罗斯福之重视,要求其赞助余之主张,使朝鲜人民达成独立之目的。”
11月23日夜晚,罗斯福与蒋介石会谈的内容中,蒋介石所最为关心的是领土归还问題。
经过双方反复讨论,最后一致同意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战后归还中国;琉球由中美共管。
在这一问題上双方能达成协议,蒋介石极为高兴。
在领土问題上,蒋介石所持的态度是应该肯定的。
(二)
“对日本本土驻军监视问題,余首言:此应由美国主持,如需要中国派兵协助亦可;但彼(罗斯福)坚主由中国为主体。此其有深意存焉。余亦不便表示可否也。”
11月23日,开罗会议开幕的晚上,蒋介石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