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重庆的中外记者在抗战六周年纪念会上,纷纷质问国民党官员。美英苏等为使中国继续抗战,消耗和牵制日本力量,以利其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因而,不赞成蒋介石发动“**”内战。美国政府公开表示:美英武器不能供给不打“轴心国”的国家。加之陇南民变蜂起,使胡宗南不得不抽兵前去弹压,这样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兵力从而削弱。在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和边区军民有充分迎战准备的情况下,蒋介石被迫放弃了对边区的大规模进攻。
7月10日,蒋介石电令胡宗南停止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行动。
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虽被制止,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华中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
7月8日,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再令位于鲁西南成武、金乡地区的李仙洲部东犯山东抗日根据地,妄图占据鲁南山区。
7月中旬,李仙洲又令巨野以南的第二十一师及山东保安第七旅等部队和丰县、砀山地区的第九十二军之一部在南天宫庙地区集结,准备东犯。为阻顽军东进,7月24日冀豫鲁军区集中部分主力,开始发起反击。
8月9日,李仙洲遭到打击后,分三路南撤。
9月13日,山东军区鲁南部队向3月间进占滕县、峄县地区的顽军142师主力发起反击。
8月18日,将顽军击溃。
8月底,李仙洲部主力撤到砀山南北地区。
在华中,国民党军第五战区第二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于7月上旬积极部署对鄂豫皖边区的新四军进行“围剿”,并在罗田以北的滕家堡设立“清剿总司令部”,以其副总司令刘和鼎为总指挥,集中第三十九军、第八十四军的4个师、2个挺进纵队向黄冈、浠水和广济地区进犯。
面对顽军大规模的进攻,新四军第五师坚持严正自卫立场,采取深入顽军后方调其回援,抓住顽军弱点相机予以打击的方针,展开了反顽作战。各路顽军深入抗日根据地,但却找不到新四军主力,反而不断遭到袭击,弄得大部队疲惫不堪。8月中旬不得不停止进攻。
9月初,顽军又增调兵力,重新部署,继续进犯根据地。新四军依然采取疲劳战术先后在鄂东、鄂南、鄂北和豫南等地,进行50余次袭击战,阻挠疲惫顽军,迫使其停止了“围剿”。
这次“**高潮”之所以被击退,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高举坚持抗战、反对内战、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旗帜,针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活动,在政治上展开强大攻势,及时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挑起内战的阴谋,并有力驳斥其对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之无耻诽谤。动员解放区军民和大后方人民进行坚决斗争唤起国内外舆论对共产党的同情与支持,并促使美英等国对蒋介石施加压力;在军事上坚持自卫原则,不打第一枪,并做好充分反击准备,对于一切敢于进犯的顽军予以坚决还击。从而打退了第三次“**高潮”,并使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立于主动地位,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赞扬。
蒋介石在这次“**高潮”中不仅损失了军队,而且丢尽了脸。他就是在这种难堪的情况下写这篇日记的,在这里,他自欺欺人,倒打一耙,结果是欲盖弥彰,令人齿冷。
【9月12日】
“此其必受**所主使,而且其语有威胁之意。余不屑驳复,乃置之不理,表示拒绝其干涉之意。但可知中共之欲毁坏中央之宣传方法,已无孔不入,无所不为矣!余唯一以正气主之,毫不为动。”
美国政府在反法西斯胜利之前,是不希望在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的。更不希望利用美国援助抗日的物资去进攻抗日根据地,尤其是在华美国人――不止是史迪威一人,纷纷向美国政府反映,如战端一开,蒋介石未必能打败共产党。美国总统决不希望蒋介石垮台,如其垮台,美国的长期投资将付诸东流。因此,竭力制止中国的大规模内战爆发。
1943年8月11日,马歇尔电询国民党外交部长宋子文,蒋介石发动大规模内战之事究竟如何?并劝蒋介石“勿用武力”。
9月6日,史迪威向蒋介石提交一份备忘录,以强烈语气要求将胡宗南部等国民党军队调往山西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否则美国将停止援助。
蒋介石气愤地大骂史迪威是“必受**所主使”,是对他的“威胁”和“干涉”。
但是,蒋介石深感形势对己不利,再一意孤行下去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于是,不得不停止军事进攻。
同一天(9月6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上宣称:“中共的问題是一个纯粹的政治问題,因此应该以政治方法來解决”。随后,中共代表周恩來、林彪再次去重庆,恢复了国共两党继续合作的谈判。蒋介石发动的第三次“**高潮”被迫停止了。
蒋介石在9月12日日记中写下的“以正气主之,毫不为动”等语,活画出了他本人在发动第三次“**高潮”失败后的那副既无可奈何又死不服输的可笑嘴脸。同时也暴露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主意已定,誓与共产党和人民为敌到底。
【10月16日】
“余直告其1年半以來,为史隐忍已极,然总不能使其与我军精诚合作,殊为遗憾之至。”
1943年夏,在欧洲及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开始加强对法西斯轴心国的反攻。中、美、英三国商定,准备11月份开始全面反攻缅甸。英美出动海军在空军配合下从仰光登陆,进攻南缅。中国出动陆军进攻北缅。南北夹攻,收复缅甸。蒋介石对此颇为满意,这样即可打通滇缅公路,美国大量军用物资可运进中国。他随即调动国民党第二军、第七十一军向滇西集中,准备11月入缅作战。
同年8月19日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了六天高级会议。主要讨论中、英、美今后对德、意、日作战问題。这次会议,虽然未邀请中国方面参加(为此蒋介石让在美国的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向英美提出抗议,说中国既为盟国,理应以平等地位参加会议。英美敷衍搪塞而已),但决定了1944年2月在缅甸发动对日军的反攻。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法西斯三国轴心开始瓦解。由于欧洲战场有了新的进展,英国出于本国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