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讲话》。蒋介石在讲话中说:“此次共产党发表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且均与本党三中全会的宣言及决议相符合。而其宣称愿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更是证明中国今日只能有一个努力之方向。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行。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蒋介石这一讲话,实际上是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可是,同在这个讲话里,蒋介石又说:“今日凡为中国国民,但能信奉三民主义而努力救国者,政府当不问其过去如何,使有效忠国家之机会。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旗帜之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在本党领导之下,一致努力。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路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命。”蒋介石这段话,不但沒有承认过去10年來在民族危机中国民党所应负的责任,而且把同其他党派的合作说成是国民党对他党的“领导”、“接纳”。这种既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又不承认各抗日党派之间平等地位的态度,反映了蒋介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題上,把国民党凌驾于其他党派之上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蒋介石毕竟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个大方向上,有了明显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宣言和蒋介石的讲话发表,宣告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日军看到国共合作不利自己的速胜战略实施,于是急于结束淞沪战役。9月25日,先后五次共派遣94架飞机轰炸国民党总统府所在地南京。
与此同时,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的八路军,为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从侧翼打击日军。9月23日,正当晋北战局危急时,八路军115师以一个团和一个骑兵营向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前进,钳制企图突破平型关,抄袭雁门关后路,夺取太原的日军。9月24日,又以三个团冒雨埋伏在平型关东北的公路两侧山地。9月25日拂晓,敌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主力约4000人进入我伏击圈内。八路军以居高临下之势,向敌突然发起猛攻,日军毫无准备,慌作一团。八路军战士冲下山去,与日军展开短兵肉搏,激战数日,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8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品。平型关战斗是抗战全面爆发以來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亦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首战告捷。这一胜利,震动中外,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对日军也是一次有力打击。
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蒋介石已经猜测到日寇的险恶用心。四方传來我军将士奋勇抵抗的战报,使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敌愈是如此狂妄,愈“强增我国抵抗之决心”。
日记表示蒋介石个人倔强不服输的个性,但不能表示其思想缜密与逻辑上的前后一致。日空军曾以飞机94架分5批轰炸南京。蒋介石当日记下坚定之语,然而未出两月,国民政府便于11月20日正式宣告迁都。
【9月30日】
俄狡而倭暴,吾中华实处其中。
蒋介石对苏联态度始终未脱离“苏俄之外交诡诈无比”(1937年8月1日日记)之一概念。与日本比较,他得出本日记之结论。
【10月3日】
闻此消息,忧患为之尽释,而精神胜于物质之效,庶于此可见。最后胜利必归于我矣!
9月30日,日本30万之众的“上海派遣军”开始发起总攻击。海陆空联合作战,日军的炮击与轰炸极其猛烈,直指高桥和刘行正面,延伸到我军阵地3公里。我军一面以密集火力阻止敌人快速前进,一面继续后撤,向蕴藻浜南岸的广福、施相公庙方向转移。尽管在火力方面日军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我国军队战备工作极差,阵地工程质量低劣,战壕积水3尺,官兵日夜泡在水中;对前线物质供应,对士兵生活,对伤亡人员的治疗和处理做得都很差,但广大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受到日军猛烈攻击的67师所属某连,在激战之后,只剩下4个人,而由其中1人将连长的遗体送往后方,其余3人则仍然死守在阵地上,等到援军赶來转守为攻;又有一连,只剩下连长1人。
正像日本陆军省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在其所撰《中国事变纪录》中所记:至9月底日军在上海方面伤亡达12334人,为华北方面的2倍,同时提到中国军队的斗志甚高,其内容如下:
“在上海战役中,中国军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推翻了三宅板(陆军省)一向的判断。……中国的步兵虽在日军毫不留情的炮击与轰炸之下,仍坚守阵地,绝不后退。”
中华儿女在保卫民族独立的神圣战斗中,的的确确是视死如归。
难怪像蒋介石那样的铁石心肠,“闻此消息”,也会发出由衷地感叹。血与火炼铸的民族精神,是任何顽敌所打不垮的!
应该补述的是,在蒋介石写下这页日记的前一天(10月2日),国共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原在南方湘、闽、奥、赣、浙、鄂、豫、皖8省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为新四军),以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随后,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0月7日】
此皆于我精神助力甚大;唯以军事局势不能转入主动地位为可虑耳!
蒋介石虽然对国际的冷漠态度异常气愤,但他对国联和英美依然抱有幻想。9月4日,蒋介石接见美联社记者,强调列强各国坐视日本侵华是不公道的,是也有责任的。而后,他进一步开展外交活动,以求唤起国际舆论。宋美龄在这方面也竭尽全力,她于9月12日在南京对美国发表讲话。她向美国民众诉说中国艰苦抗战的状况,呼吁美国支援。她更对国际社会的冷漠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她说:
“世界上的人们,忽略了当前正在中国逐渐扩张的灾祸实况。列强曾订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