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殉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 章 修养怜悯,超越私欲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以为,道德追求必须经验两种大痛,一是他人的不幸培育的大痛,二是与私欲斗争的大痛。

    没有深刻的怜悯之痛,牺牲自我就很有限,只要触及实际利益时,牺牲就却步。在牺牲自我时,充满强烈的内心冲突,必须高度超越一己之私,痛舍私利,为他人豁出去,方能体验到解放的自由和幸福。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个人不受到私欲的束缚,所有执着追求道德者,无不高度自觉地与私欲斗争,也才彻底砸碎私欲的枷锁,从而体验到登临天堂的大乐。雷锋及其传人郭明义就是这样的典范。

    尽管如此,人终究是有私心的,道德追求是为了获得快乐,既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快乐,也是冲破私欲束缚获得自由的快乐,还有眼看自我的牺牲救助他人,使他人获得快乐,自我也油然而生快乐。只有观音的牺牲出于大慈大悲,而无法动摇淡定。自然,在市场社会,道德还是处世智慧,一定会赢得最大的人际支持,为事业发展创造最大机遇。道德影响积累到相当深度,就成为无价的人际资源,杰出的企业家无不自觉用道德经营人际。

    班级跟社会群体一样,是由利益结成的集体。孩子九年累积的经验里再没有比自私更实际更有用的了。从贪婪地吮吸母亲的乳汁开始(也许在娘胎里已开始),孩子就在增进自私的知识,家庭的意义就在于能满足自我稀奇古怪的私欲,然后睁眼看社会,人人都在向自我传授自私哲学。爱的真理一向被黑暗的欲望掩盖,自我何曾发现爱的快乐?虽然在偶然帮助他人时确曾发现快乐,但不过是在沉寂的水面兴起的涟漪,悄然无声地消失,不能上升到自觉的爱的意识,因为没有受到应有的爱的教育。老实讲,爱是教师群体的标志,可是从同仁身上,我们哪里感觉到爱的温暖?分明是给贫穷和狭隘弄得很卑琐的形象,分数又打上势利的烙印。

    不少家长为了争抢教育资源,不择手段地跟我套近乎,请客,塞红包,送礼物。家长曾给我那么多苦恼,我与之作顽强斗争。我当家长讲,这里的天是解放区的天,是蔚蓝的天,决不吃社会上那一套。我坚决遏制歪门邪道,彻底纠正请客的歪风,可是还是有人顽强地攻击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用礼物轰开我的家门。极个别家长为什么如此猖獗?不就因为鼻子难以抵御茅台的芳香?纵然我滴酒不沾,家长的信念也决不动摇。这种人企图一本万利,把孩子变成我唯一爱的学生。不论怎样向家长讲,我施教的原则是对孩子一视同仁,并根据孩子的需要奉献爱。我向家长倾吐苦恼,与其如此,还不如与我精诚合作,对孩子不再溺爱,而是对孩子要求严一些,高一些。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即使孩子不知道,我严格的要求和强硬的管理也会因此打折扣,也会沾染茅台的柔香。就算我委实坚强,决不受其影响,也会在我心头结成顾虑,生恐用青眼照耀得太长而冷遇其他孩子。

    我努力把爱的阳光洒遍每个角落,厚爱差生,坚决拒绝着上势利的色彩。张霞、谭其祥等农村孩子,是我偏爱的对象,虽然家长打个电话都没有多余的话,可是我对他们更多一份怜悯之痛,因为他们更需要。我跟他们心灵的交集是丰厚的,单是家道的贫穷就足以培育我对他们的厚爱。对顽强侮辱我却自以为给我甜头的家长的孩子,我持心公正,按需要奉献教诲,就像对待别的孩子一样。我能对良心说,家长并没有能力给我增加精神负担。

    孩子也总是对班级利益很敏感,只要出现蝇头之利,总有不少孩子趋之若鹜。要是我号召大家不要争抢卑琐之利,孩子都会战胜本能,但如果不提醒,大家都是本能的奴隶,表现出那样黑暗的热情,跟小学生有什么差别呢?为了争到一个好座位,有时不惜动用家长的力量。免学费的名额来了,大家都跃跃欲试,做出非我莫属的神气。就是在我提醒过后,还是有孩子表现得很执着,扮演贫困生的角色很到位,还要打出为父母分忧的幌子,其实家里很殷实。

    有的孩子也染有家长的习气,巧用心思接近我,看我声音嘶哑,就随意地绝对良善地递给我一盒“喉宝”什么的。这种接近看似没有明显的企图,问候健康来得很是惬心,有时主动与我谈心,向我请教并不特别着急的问题,怀着谦卑的神情,让我有种古怪的快意,仿佛我受到格外的敬重和礼遇;其实,孩子很通世故,是在自觉经营人际,说不定到时就有什么好处降临。我是那样看重道德追求,而这种孩子也是在经营道德,言语神情无不让我愉快,我简直无法抵御这种愉快。还有什么比语言更轻松的道德呢?孩子谙熟迎合的技巧,好话的魅力来得如行云似流水,自然朴实。孩子希望得到我的器重,赢得我的好感,有什么错呢?对于社会,这是实惠的道德技巧,是很强的生存智慧。在市场,就漂浮着不少这种半得意的人物。你曾经说过,这种人很假。孩子啊,谁不愿做道德的投机者呢?何况,这毕竟比彻头彻尾的自私者高明。不过,你跟这种人的距离比跟冯玉娇更近。我不是常说,人人都对别人的缺点洞若观火,却对自我的缺点——哪怕同样的缺点——浑然不觉。

    杨君颜冯玉娇也与我很亲近,但谈话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前面的孩子从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她们恰恰不谈我,根本没有想到要讨好我,或对我表示关心,而谈自己,是跟我深入探讨内心的苦恼,向我寻求帮助。杨君颜喜欢探索道德追求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最诚恳的牺牲也会遭到他人的误解和拒绝,因为自私者总认定他人也自私,也就无法接受别人的牺牲。我提出,一定要寻找到牺牲自我的最佳时机。越是自私者越渴望他人的牺牲,但必须让对方了解自我的真心。我鼓励她,如果道德受挫,决不是为否定道德找到依据,而是激励自我追求牺牲的诚意和智慧。她对我的思想有很深的领悟力,犹如她的苦恼常引起我的共鸣。掂量她与张玮的重量,她更像我的女儿,我对她充满父亲最柔软的亲切感。自然,这种爱也包含着特别的怜悯之痛,她的家是不幸的,母亲没有稳定的工作,父亲也只是下层工人,而父亲的骨气启蒙她的尊严。由于学业,父亲对她很失望,既疼她又恨铁不成钢。杨君颜的成绩也让我担忧,但她身上有种让我放心的东西,那是豪迈的自信,而自信源于对道德的坚定信仰。她深信,这个社会有她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因为社会是需要她的,未来不论在哪个人群,她都注定深受欢迎。

    我总是奢望,你能与冯玉娇杨君颜作朋友,习染她俩的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