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殉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抗拒者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是我也听到冷漠的声音,看到麻木的面孔,自私筑造的坚硬的堡垒难以攻破。同室的孩子不仅没有成为兄弟,反而还因蝇头之利暗斗明争,还因性格差异而冲突,偏见富有,思想贫穷。女孩子好得多,同室的都成为姊妹,可仍有极个别的蒙昧者。狭隘的心灵充斥丑陋的算计,考验大家的耐心和德性。麻木的女孩抢先占领浴室,寻找借口不打扫卫生,自己不挑灯夜战却深夜打游戏,有意影响大家就寝,说不来温暖的话,摆出自私的架势却浑然不知。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女孩在我讲爱时很是感动,为我描绘的道德美景深深吸引,于是立即实践道德,热心公益,可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一进入习惯的轨道就沦为自私的奴隶,对自我的利益非常敏感却对他人的利益很麻木,损人利己却全然不晓。总有孩子因为冷漠而让我心痛。张海林的父亲去世,有的富家子弟表现出怎样的麻木啊!我为此还在班上演讲,号召大家帮助他度过难关,批评麻木的灵魂。为了给道德实践创设空间,班费都用捐助的形式筹集,可是零花钱用不完的孩子从来没有多捐,总是很吝啬;而农村孩子不论怎样贫寒也没有少捐。

    我多么渴望把班级经营成温暖的家,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充分的爱的阳光,快乐地生活每一天,让兄弟情谊弥漫每个孩子的心头。我向大家表示,一定要让我们这块天成为蔚蓝的天。可是,我不仅鲜明地看到,贫穷与富有之间掘出的鸿沟,更可怕地看到,因偏见而结成的团伙,团伙之间充满着怎样黑暗的争斗。还有勤奋筑起的隔阂的大山,懒惰者沉湎于颓废,勤奋者奔驰于前途,彼此格格不入。我有时感觉到某些孩子虽生活于同一间屋子,心却隔着千山万水,就不由得很伤感,难道道德真理就永远被私欲掩盖吗?两千年来,人们都用自私自利经营人生,结成世故冷漠的网络,孔子的仁爱没有市场,而奴性却发扬光大。热情哪里去了?爱的荒漠为什么不断蚕食绿洲?看着那些蒙昧的灵魂,仿佛瞧着千岁老人。有时,发现大家对公益漠然置之,我就发脾气,然后又沉痛地启蒙麻木的灵魂,对孩子充满怜悯的痛苦——是多么不幸的生命啦!这种时候,在痛苦中,我就感觉到自己是殉道者——无法感动麻木生命的失败的殉道者。

    让我最悲哀的是,几个富家孩子对道德真理的戏耍,在我背后总是怪声念叨我的名言——“爱是快乐的,恨是痛苦的”“爱是痛苦酿成的琼浆”“道德是处世的最高智慧”等等,分明是对爱的亵渎。我觉得,他们离我很远很远,仿佛是荒诞的邪恶的幽灵。他们嘲笑道德,就对自私的信仰非常坚定。那种玩世不恭和蒙昧似乎在考验着我的爱,一种自觉的坚强总鼓舞着我,使我永远不会抛弃他们。我们的交流很肤浅,孩子都扮演听话的角色,总是顺口应答或否定,可是心扉关得很紧。要真正表现出逆反,像殷鸿儒等孩子,我还觉得有办法进攻,因为逆反树起的把子很清楚,可这种孩子像水一样,不论怎样也抓取不,总是轻轻地逃掉,却看似迎合我。我的思想无法抵达孩子的心灵,再没有比这失败更纠心的了。我苦苦地寻找进攻的机会,等待孩子失败的痛苦,可是仿佛永远都是那样一种恬静——千年筑就的堡垒。我清楚,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心灵深处藏有痛苦,可就是不能挖通痛苦的沟渠。

    他们总是在背后叫嚣,表面对我却很恭敬。我悄悄观察发现,把我的话拿来叫嚣反映他们复杂的内心冲突。他们既以此推拒我的影响,就有力地说明我已对他们产生影响。他们只有靠团伙的力量维系自私的信念,而且不敢公然干缺德事,分内的公益劳动也勉强能完成。他们既嘲笑我的名言,又不能不在潜意识里受到感染。看起来,自私的堡垒很坚固,可已在行为上悄悄接近道德,虽然并不承认。有的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里表现很有进步,开始关注大人,有时居然还有了问候。孩子啊,我坚信风气的力量,只要有冯玉娇们在切实实践道德真理,他们就不能不受到良好影响。有时,我从孩子的眼睛里窥探到,对我还是有几分真实的尊敬。

    遇到难题,我总是很乐意。征服他们是多么有诱惑力的道德挑战啊!有道防线很清晰,无论如何我不能怨,保证永远不因恨而把他们关在爱的大门外。对于团伙中最有影响力的孩子,我特别下苦功,在我俩的所有交往中决不出现差错,不给孩子推拒我找到任何把柄。就算道德影响不成功,我的形象也不能受到丝毫损害。我更多地接近孩子,鼓舞孩子勤奋学习,关心孩子的情感生活,观察和研究孩子的内心冲突,用爱融化孩子对我的偏见。只要我用心真切,慢慢亲近孩子,愧疚就会给悄然唤醒,孩子就会收敛叫嚣的气焰。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更注意引导家长多给孩子实践道德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切实地关心父母。

    孩子啊,我多么渴望你能像冯玉娇,拥有她的德威,把自我牺牲得心甘情愿。从你的视角观察父亲的道德建设,你不难发现,父亲用尽苦心经营爱,也是为你提供良好的环境。不过,你自己也很清楚,离冯玉娇还很远,不论从道德情怀,还是道德能力,都离得很远。你总表现出这样的神气,很懂得我的思想,是父亲的传人。

    由于不清醒,你为父亲骄傲已成为很有毒的情绪。这与粉丝相似,崇拜某个明星,在潜意识里就以明星自居,有种虚妄可怕的骄傲怂恿孩子干荒唐的事。父亲很失败,很平凡,根本不值得更不需要你为他骄傲,他真正需要的是解读。情商较高的孩子从心底里景仰父亲,肤浅的孩子崇拜父亲。我多次讲过,崇拜是奴性在作怪,与崇拜者之间永远隔着鸿沟;崇敬是积极的向往,一定鼓舞自我向崇敬者学习,不断缩小与对方的差距。我感觉到,其他孩子的崇拜极容易逗起你的骄傲和得意,而在黑暗的心灵里,你仿佛代表了父亲。在言语上,你是那样赞同父亲的道德思想,可你并不理解父亲,与父亲隔着很远的距离。你哪里知道父亲丰厚的怜悯之痛?哪里知道父亲与不幸的孩子之间深刻的痛苦的纽带?更不知道父亲在与恶习斗争重塑生命中付出怎样的代价,甚至对父亲为你饱尝的痛苦也不能深刻地理解。说些漂亮的关怀孩子的空话,把和蔼可亲表演得炉火纯青,就能征服堕落的孩子,进而改造生命吗?我看到多少教师脸上空虚的微笑,听到多少教师发出的彬彬有礼的亲切之语,可就是见不到信仰爱的教师。

    你自然不是背后拿我的名言揶揄我的孩子,但也决不是把道德升华为信仰的冯玉娇,而是言行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