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殉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 章 修养怜悯,超越私欲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美德。杨君颜跟父亲交流是能为父亲创造幸福的,你跟父亲交流也给父亲创造过幸福,但那样的时刻总是不多,也不够深。老实讲,我三年从没有发现过她俩追逐过班上的利益,却为班上树立极有威信的榜样。她俩确实得到免学费名额,却是我要求她们接受的,因为她们的家长实在该得。你从不染指班上的物质利益,是我的原则,却不是你的追求。你跟她俩关系不错,所有孩子都跟她俩有感情,但你自己也说,跟她们不是一样的人。听你的口气,仿佛不屑于做她们的朋友。要是你追求真道德,就一定亲近她们,不会有格格不入的感觉。

    你是最容易染指班级利益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引来误解的孩子。我是父亲,客观上为你提供得天独厚的享受教育资源的特权,你不论怎样追求无私的品质,都不可避免地享受特权。父亲不论怎样冷遇你,不论怎样关注其他孩子,你总是最重要的孩子。你是问题孩子,不论我对其他问题孩子下多少苦功夫,你都是最让父亲忧心的孩子。如果我表白,任女儿堕落,一心只赴在别的孩子身上,就是虚伪。大家都知道,我是为了你才中途抛弃上个年级的孩子,来教你们的。你抱怨不好做人,有人认为父亲不宜作女儿的班主任,大概都源于这种顾虑。我认为,只要父亲对女儿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又自觉追求无私公正的教育,就没有什么值得忌讳的。有两点理由支持我向校方提出申请,一是我自信是全校最优秀的班主任;二是我一辈子教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教自己唯一的女儿,为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呢?这是自私,但也无可厚非。从其他孩子考虑,如果我真是优秀的,为了女儿的利益来教他们,于他们也是有益的。我是那么希望,你是从父亲身上受益较多的孩子之一,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为多少孩子播下道德和个性的坚实种子,而你却那样让我失望。

    你委实努力摒弃种种特权,不仅决不染指班级的物质利益,也不染指精神利益(如种种荣誉)。你从没有像官二代那样,利用父亲的权力耍威风,也没有滥用父亲提供的资源堕落,虚荣心似乎并没有膨胀。我相信,在其他孩子眼里,你确实是普通学生,没有抢占教育资源。你跟大家一样,面临同样的高考,丝毫没有特殊的地方,在严酷的录取最低控制线面前,你跟所有孩子完全一样。你自觉遵守纪律,跟所有孩子一样没有特区,严格要求自我。你当干部也跟所有干部一样,并没有丝毫特权,决不滥用权力摆威风。在如何把女儿变成普通学生的角色努力中,我对你很满意,我俩是很默契的。

    我在公开场合,包括课堂,决不关注你,努力淡化你作为女儿的角色。老实讲,我是那样忌讳当孩子们面提到你的姓名。我极少请你回答问题,但私下要求你积极探索问题。只有你是唯一举手的孩子,我才请你回答问题。作为干部,我总是让你高度自由地管理班级,切实锻炼管理才干。我是那样忌讳,你耍特权,为人骄傲。我努力给你这样的印象,面临种种挑战时,你跟其他孩子完全一样,父亲帮不了你,也不能帮你。我努力的是,让所有孩子忘记我是你的父亲,你是我的女儿。

    你自觉拒绝父亲提供的特权,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不过,看似冷淡的父亲,却是格外留心观察你。一个问题老是纠缠着我:其他孩子怎样评价你。不知什么原因,孩子们就是忌讳谈及你。他们对你似乎没有鲜明的评价,引起我极大的忧虑,我以为,如果对你是肯定的评价,他们一定高兴表扬你。张玮要求离开你,不跟你同桌,有力地证明你的恶习影响她。你说过,有两个女孩子看你不顺眼,引起我苦苦的思索。我估计,你为父亲感到骄傲,是其中的原因。别的孩子为我而骄傲,是很正常的,唯有你就不应该,因为你的骄傲含有得意,生动地表演着浅薄。父亲最痛苦的记忆,就是在得到社会肯定时飘飘然,向他人自夸某种廉价的成功。不论社会怎样压抑自己,也忌讳小胜则狂妄,仿佛为之复仇昭雪。这不仅丑化了自我形象,而且有力地证明没有大志,浅薄得可怕。你为父亲得意,更增加一种忌讳,父亲的优秀会反衬你的平庸,一定会在孩子们心底投下阴影。

    你在学习时多沉闷,在得意时就多雀跃,惊乍呼叫得让我听得很难受(你哪里知晓我的难受?),你真是顽强扭住快活的尾巴而无法松手的黑暗生命啦!父亲也有小胜则得意的可怕毛病,你为什么要在这些方面像父亲呢?

    在公众面前讲话时,你似乎是抑制不住地又是习惯性地抖动身子,更是让人看不顺眼。这是得意以至轻狂的生动表现,至少为误解提供依据;又是与端庄大方尖锐冲突的。公众形象最需要的是稳重大方,最忌讳的是轻浮,抖动的身子是多么富于轻浮的表情啊!其实,父亲才解读得较正确,这恰恰反映你的缺乏自信,是自卑使然。问题在于,你无法知道这看似不重要的细节,因为人是看不见自我的。我不只一次告诉你,一定要痛切地抛弃这可怕的细节,否则他人是多么容易小瞧你呀!要是父亲,一定会在反省中发现并彻底抛弃有损自我的毛病,哪里用得着他人指出呢?

    如果你在平时没有那种好表现的活泼劲儿,这也许就不是特别有损于自我形象。如果你不为父亲而得意,这也许无损于自我形象。如果你不是为父亲而得意,而是把父亲作为榜样学习,不论你发出什么古怪的动作,大概也不会让人看不顺眼。也许浅薄的得意是你滥用父亲资源的一种表现。为人稳重,特别是切实的道德追求,才能彻底改变轻浮的形象。哪怕是最细小的可是切实的牺牲,都会赢得厚道稳重的良好印象,从而消灭虚荣的印象。

    你理解父亲的道德理论,可是把它作为一种知识来学习,并非化为行动的指导。你也认为父亲有道德魅力,可在欣赏父亲时并没有亲近和学习父亲。你也会讲父亲的道德,表示要实践道德,可是并没有化为行动。你想起道德时,是道德者;一旦行动就牢牢地受本能控制,却浑然不觉。你在家里的懒惰就是生动的表现,哪里有点主人翁精神呢?

    人是欲望的集结体,追求道德就是与私欲斗争。只要行动,人就给强大的本能控制,这才出现某个女孩子那种人格分裂的情况,因为自私被同室的孩子孤立,于是要求到另一寝室。一到另一寝室,立即表现出道德热情,把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很快,本能完成战胜道德,引得大家都暗地取笑她。古人讲君子“三省吾身”,就是指为自我开辟孤独的反省室,一定要按时检视当天的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