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涅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6拜寿(下)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不容易林家的马车蹭到了大长公主府门前,守卫要看请柬,没请柬是不能进去的。张永忙上前两步,将一个荷包塞到一个守卫手里,陪笑道:“这位管家,我们是府里安嬷嬷的亲戚,和嬷嬷说好了的,烦请管家进去给嬷嬷报个信儿。”安嬷嬷显然是事先打过招呼了,守卫一听便问:“是哪家?”张永不知安嬷嬷怎么交代的,便将两家名号都报了上去,道:“是林家的陈司赞。”守卫点头道:“随我来吧。”带着几人从西角门进去,果然有嬷嬷在等着,守卫道:“这就是嬷嬷等的人。”那嬷嬷便到车前福了福身道:“可是陈司赞?”陈司赞示意小雀打起车帘,在车上还了半礼道:“有劳嬷嬷久候了。”嬷嬷道:“不敢。劳司赞派人去账房把礼单入账,司赞跟我来吧。”陈司赞便让张永带着小厮去送礼入账,自己只带了小雀和杏儿坐车随嬷嬷进了二门,这才下车,却将小雀和杏儿留在车上,自己随嬷嬷穿过层层院落,来到大长公主住的正房大殿内。此时大殿内已经聚了不少宗室女和命妇,大家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聊天。这嬷嬷把陈司赞引到靠角落的座位旁道:“司赞稍后,我去通知安嬷嬷。”陈司赞笑道:“偏劳嬷嬷了。”把事先准备好的荷包塞到这嬷嬷手中。嬷嬷笑着道了谢,转身去了。便有宫女奉上热茶,陈司赞静下心来喝茶等候,并不去和大殿内的人攀谈。

    过了有一柱香的功夫,那嬷嬷又走了回来,轻声道:“安嬷嬷正在公主身前伺候,脱不得身,司赞随我来。”陈司赞便起身,随着她又走了两个院落,进入一个大院落,却见这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好不热闹。几人来到正房廊下,那嬷嬷让陈司赞稍等,自己拦了一个小丫头低声说了几句,小丫头便进去了,不大会儿出来道:“哪位是陈司赞?夫人有请。”陈司赞应了一声,整整衣襟,随着小丫头进去,却见里面已经坐了三五个人,全都是按品级大妆的贵妇。她还不及细看,主座上的刘夫人已经起身相迎,含笑道:“这位就是陈司赞了?久仰司赞大名,今日幸能一见。”陈司赞忙福□去,笑道:“冒昧登门,还请夫人勿怪。”刘夫人伸手虚扶,笑道:“司赞无须客气,请坐。”待陈司赞坐了乃道:“昨儿听安嬷嬷说,司赞现在是林姑娘的西席,林姑娘可好?”陈司赞笑道:“多谢夫人记挂,黛姐儿很好。她曾和我说起过与夫人见面的情景,心里一直对夫人甚是感激,恰逢大长公主千秋,黛姐儿听了消息与我说,她在扬州不知道就罢了,现在到了京里,知道了这件事,没有不来拜寿的理,只是她现在还在为她母亲守孝,这样大喜的日子不好亲自登门来给大长公主磕头,给刘夫人道喜,便想着托我来替她送份寿礼表一表心意,恭祝大长公主千秋。”刘夫人脸上的笑容就盛了些,道:“难为林姑娘一番心意,司赞回去替我道谢。上次虽然只见了一面,但她那样乖巧知礼,我心里也喜欢的紧,只两家隔得远,千山万水的,见不着面,今既到了京里,她若得闲,只管来玩。我有个孙女,和她差不多年纪,两人想是能玩儿到一起去。”陈司赞笑容满面道:“蒙夫人厚爱,黛姐儿知道了一定欢喜。”其实两个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刘夫人的客气话,林夫人没了,没有长辈带着,之前两个姑娘家又不认识,黛玉不可能贸然登门拜访。不过,刘夫人这个话却表明了她对黛玉的喜爱和接纳,黛玉一个小姑娘在京里支撑门户,有了刘夫人这样的态度支持,万一遇到什么事,才能登门求援。

    这时有小丫头进来禀报:“锦乡侯夫人到了。”刘夫人便对陈司赞笑道:“司赞少坐,我去迎锦乡侯夫人。”陈司赞和屋里这些贵妇都没有什么交情,便起身道:“今日夫人忙,我就不打扰了,待会儿给公主磕过头就家去了,日后再来给夫人请安。”今日大长公主府里接待的都是宗室和勋贵,陈司赞一个小小的六品司赞,留下来实在是没什么味儿,刘夫人便也没有虚留,只道:“司赞闲了只管来,咱们再好好说说话。”命人将陈司赞送回大殿,自己忙去了。

    大殿里人多起来,来拜寿这些女眷,那些身份贵重的,都分别请到两位刘夫人房里陪着说话去了,地位低的就聚在这里,一会儿直接给大长公主磕头。但是地位低只是相对而言,相较于陈司赞这样的六品,这些人品级都是高的,非四品以上是没有资格来的。当然也有特例,有些品级低的是服侍家里长辈来的,再有就是陈司赞这样托了关系进来的。陈司赞知道自己品秩太低,且没有看到熟悉的面孔,便安安静静坐在一角,不去试图和人搭讪,只专心喝茶。

    过了很长时间,忽听大殿门口一阵佩环叮当,锦帘撩起,许多身穿诰命服饰的贵夫人鱼贯而入,这些人老少不一,但各个面带微笑,神情愉悦。大殿内就是一阵轻微的骚动,一时请安问好之声不绝,陈司赞便知道时辰要到了。果然过不一会儿,云板响起,殿内众人立时熄了声,规规矩矩站好。一对对宫女从大殿后鱼贯而出,大长公主在两个媳妇的搀扶下在大殿的正座上坐了,眉目含笑,很是慈祥的样子。待大长公主坐好,大殿内的众人才叩拜下去,恭祝公主千秋。礼毕,大长公主道:“赐座。”众人才按照等级纷纷坐好。

    今日来拜寿的人中,品级最高的是国公夫人,而其中最年长的就是贾母,因此贾母先笑道:“公主瞅着气色比以前更好些。”公主笑道:“可不是,我这几日精神见长,不像前些日子病怏怏的。”成国公夫人就笑道:“这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我们今天来也沾沾公主的福气。”其余众人也纷纷奉承公主高寿,这些话也不全是虚应故事,毕竟不说公主,就是普通官宦人家老夫人能活到这般年纪还如此健旺的也不多。

    公主今日兴致很好,因所有人中,只贾母和她年纪最近,乃对贾母笑道:“你如今都在家里做什么呢?也不见出来走动了。”贾母忙欠身笑道:“让公主见笑了,臣妇哪里能比得公主身子硬朗,呆在家里就懒怠动,不过是能吃的吃一口,和一帮孙女说笑解闷罢了。”公主便道:“你身前有几个孙女?”贾母道:“原有三个,不过有时也将外孙女和亲戚家的女孩接来耍,也热闹些。”公主道:“确实人多热闹些,不像我这里就有点冷清,孙女重孙女大都出嫁了,每日里只看着这些小丫头玩耍解闷罢了。”贾母忙道:“臣妇哪里能有公主这样大的福气,孙女重孙女都嫁得好,没有惦记的了,我这些个孙女外孙女将来还不知道怎样呢。”公主道:“想来必是好的,你也不用担心。”因扫视众人一圈,指着中间一个年轻少妇道:“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