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眼生,是哪家的?”那少妇忙起身施礼,笑道:“给姑母请安。”刘大夫人轻声道:“母亲,这是九王叔家老五的继室,是吴贵妃的堂妹。”大长公主点点头道:“生的好相貌,和吴贵妃倒有几分像,这个拿去玩吧。”随手摘□上的玉佩交给一旁的宫女,那宫女双手捧着送到吴氏面前,吴氏忙施礼笑道:“谢姑母赏。”
大长公主依次看下去,中间和几个人询问了几句,最后看见敬陪末座的陈司赞,疑惑道:“这是谁?看着倒有些面善。”陈司赞忙起身,大礼叩拜道:“臣妾陈氏恭请大长公主金安。”安嬷嬷在旁轻声道:“公主,这是原尚仪局司赞司陈司赞,到了年纪出宫荣养了。”大长公主恍然道:“以前在宫里常见的,只这几年没见了,倒眼生了。起来吧。”陈司赞起身笑道:“公主真是好记性,臣妇离宫已经三年了,想不到公主还记得。”公主道:“怎么不记得,你好学识。既然出宫了,今儿怎么来了?”当着寿星的面,总不好提去世守孝一类的字眼儿,因此陈司赞笑道:“臣妇现如今在巡盐御史林大人府上做西席,林大人家里只有一个不足十二岁的姑娘和一个刚满周岁的哥儿在京里,听闻公主寿诞,便想着也来沾沾公主的福气,只他们太小些,只好托我来给公主磕头,恭祝公主千秋。”公主点头道:“难为他们这点年纪就有这份心意。”因问刘夫人:“巡盐御史,不就是老二的同窗林海?”刘夫人笑道:“母亲真真好记性,可不正是。”
公主笑道:“别的人我可能不记得,这个林海还是记得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和圣上来家里耍,那时真是粉团一样的人儿,我这两个儿子也算是样貌出众,和他一比,都成了烧糊的卷子了。后来和老二做了同窗,逢年过节都来给我请安,只这些年放了外任,才不来了。”陈司赞心头就是一跳,没想到林如海不只和大长公主的儿子有交情,还和圣上交情匪浅。公主已转向贾母道:“可不就是你家姑爷。”陈司赞不由一愣,随即恍然,安嬷嬷都说了今天是宴请普通宗室和公侯勋贵,荣国府可不就在其中。贾母忙笑道:“公主真是好记性,很多以前的事我都记不得了。”
公主说起往事来了兴致,对贾母道:“你姑娘姑爷都是好相貌,这外孙外孙女必是少有的标志孩子。”贾母道:“不过是长得比别人略整齐些,不敢当公主这样夸。”公主笑道:“你也莫要太谦逊了。”以为陈司赞是随贾母来的,便道:“你们下次来,把那孩子带来我瞧瞧。”贾母忙应是。
又说了一会儿话,大长公主就有些倦了,自回寝宫休息去了,只让两个儿媳妇和几个孙媳妇招待众人,两位刘夫人就把大家让到花厅,酒宴已经备好了,众人谦逊一番才一一落座。襄阳候夫人和公侯夫人坐在了一起,陈司赞便和唐夫人坐在一起。唐夫人也是人精,大长公主那番话里透漏出的信息她又何尝想不到,对陈司赞越发亲热。众人吃酒说笑,过午方散。
刘夫人送走客人,和大夫人分别回房歇息,两人也是五十大多的人了,忙了大半天,乏得很。珍姐儿早在房里等候,见刘夫人回来,忙命人打来热水,亲自投了巾帕,为刘夫人净面。刘夫人不比刘大夫人举家都在京里,三个儿媳妇都在跟前侍候,刘仕栋镇守西南,举家自然都在西南,此番大长公主过寿,他是封疆大吏,无旨不得回京,偏在这种敏感时候,皇上又怎么敢让他抛下西南那一大摊回京。而刘夫人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副将,也不能回京,大儿媳妇是刚娶的继室,留下照顾夫君了,二儿子倒是回来了,不过二儿媳妇有了身孕,不易长途跋涉,也没能回来,因此刘夫人身边并没有儿媳妇服侍,只有珍姐儿。刘夫人感叹道:“我们珍儿真是长大了。”珍姐儿笑道:“我都十一了,祖母不要总把我当小孩子。”边说边服侍刘夫人脱了鞋,拿了美人锤给刘夫人捶腿。
刘夫人挥挥手让服侍的人都下去了,轻轻抚摸她的头,突然道:“珍儿,你愿不愿意到曾祖母身边去?”珍姐儿一愣,笑道:“祖母干嘛问这个?”刘夫人拉了她的手摩挲,半晌道:“一晃,你都十一了,也到了快要说亲的年纪。你曾祖母一向喜欢女孩子,你几个姑姑和姐姐都在她老人家身前服侍过,一个个都找了好人家。我们珍儿这样懂事,你曾祖母本来就很喜欢你,你若到了她老人家身前服侍,她老人家定会照顾你。”珍姐儿不由红了脸,不依地叫:“祖母!”刘夫人含笑拍拍她的手道:“这里就你我祖孙两个,你也不必害羞。女孩家,不论在娘家多么尊贵,嫁得好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那才是终身的依靠。你母亲死得早,你现在的母亲虽说看着也是个好的,可这毕竟隔了一层肚皮,对你未必能像对亲生的那样尽心,祖母又常年在西南,对京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又不想你留在西南,毕竟说不准什么时候你祖父就可能回京,到时岂不是把你一个人孤零零留在了那儿?今天,你曾祖母当着众人的面说自己膝前冷清,现在府里只有你一个未嫁的女孩儿,所以我才想问问你的意思。你曾祖母身份贵重,只消她一句话,你的终身就不愁了。”珍姐儿垂着头,耳根都是红的,半晌道:“珍儿都听祖母的。”刘夫人松口气,取笑道:“难得我们珍儿也有这样害羞的时候。”珍姐儿立即不干了,猴到刘夫人身上叫道:“祖母坏!欺负珍儿。”刘夫人呵呵笑。
诚如刘夫人所言,大长公主身份贵重,她说的话,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说的话,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仅仅当做是老年人的闲谈。吴氏回到府里,立即派人去外院看看五爷回来没有,九王爷已经薨逝几年了,他的儿子们早就分了家,现如今五爷一家住在一个四进的院子里。过了一会儿,人才来回话,说五爷没回家,直接到忠孝王府去了,吴氏就不由皱了皱眉。
到了晚上,好不容易等到五爷回来,一身的酒气。吴氏上前服侍他,嗔怪道:“又喝这么多。”五爷呵呵笑,他已经四十多岁,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继室,自然宠爱些,并不介意,解释道:“六哥留我吃酒,总不好不吃。你今天去姑母家吃席,怎么样?”吴氏道:“很好,姑母单独和我说话,还赏了我一个玉佩,一看就是进上的好东西。” 说着把玉佩拿出来给他看。五爷就着她手里看了看,笑道:“你喜欢就收起来,不喜欢就赏人吧,放心,以后这些好东西多着呢。”
吴氏见他有些醉话,便挥手打发屋里侍候的人出去,低声道:“爷还请慎言,咱们家如今只有个三等将军的爵,哪能有这么多进上的好东西。”五爷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