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涅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5拜寿(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冬天黑的早,黛玉姐弟回到家时天已经擦黑,陈司赞闻报立即接出来,看黛玉神色如常,方放下心来,道:“因不知道你们今天能不能回来,所以还没有准备饭,如意备了点心,你们垫垫,晚饭怕是要晚些。”黛玉谢过陈司赞费心,换了衣裳,净过手,就着热茶吃了块点心,和陈司赞聊了几句去贾府的情况,拿出贾府众人送的东西给她过目,又把自己怎样打消外祖母要自己姐弟住下的念头学了一遍。陈司赞点头道:“这才是亲戚长久相处之道,过近则易生嫌隙,过远则会被人指责凉薄,这样不远不近的处着方好。”

    待吃过晚饭,黛玉自己去看书,陈司赞叫了杜姑姑到自己房里细问起今日之事,杜姑姑自然把宝玉演的那一出惊魂记学了一遍,道:“幸亏走时先生提醒过,我打起了十二分小心,才使姑娘没被冲撞到。这位宝二爷年纪也不小了,偏这般孟浪,若说他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依我看也未必,更像是心智没有长开的样子。”陈司赞点头道:“这样说来,不过是个被惯坏的纨绔。只他长不大,我们黛姐儿却不能,今天既有了这一出,下次贾太夫人再使人来接,就多带点儿人去。”

    过不了几日,贾母果然又使人来接,这次黛玉没带瑜哥儿,反而将杜姑姑如意红绡雪雁全都带了去,贾母等人心知是黛玉上次被宝玉吓到了,心中有愧,反倒加了小心,宝玉被他老子拘去了考校学问,贾母也没使人去催。黛玉为了不给宝玉亲近的机会,吃过午饭就告辞回家,贾母也没挽留,只说下次再接她来。黛玉和陈司赞、杜姑姑都松了口气。

    转眼就到了十月二十三,陈司赞事先使人去请安嬷嬷出来吃酒,安嬷嬷回复自己今日沐休,两人就约在酒楼里见面。陈司赞早早到了,安嬷嬷却直到巳时三刻才到,一见面忙先赔礼道:“劳司赞久候。因大长公主寿辰要到了,府里忙着宴请等事,十分忙乱。要出来时,偏有样急需的东西找不着了,小宫女们来找我,我不好撒手不管,就耽搁了,司赞勿怪。”安嬷嬷如今是大长公主身边第一等得意的人,陈司赞却已经出宫,在这种忙乱的时候,她能来,就是看着往日的交情给陈司赞面子了,陈司赞如何会怪,笑着给她斟了一杯酒道:“嬷嬷这话可是折杀我了,自然是差事要紧。嬷嬷且喝口酒去去寒气。”

    安嬷嬷喝了酒道:“前天我去太后宫里回话,见到许嬷嬷,和她说起司赞如今在京里,许嬷嬷让我给司赞带好,她不比我在大长公主府,沐休时还能出府走走,她无事是出不了宫的,无法来见司赞。”陈司赞叹道:“当初离宫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没想到如今还能见到嬷嬷,已是幸甚,怎敢奢求。许嬷嬷得太后青眼,在宫里必是好的。”安嬷嬷道:“太后如今对她很是倚重。”陈司赞点头道:“那就好。”在宫里,得主子看重是安身立命的法宝。

    安嬷嬷问起陈司赞这两年来的近况,陈司赞大致把自己如何不容于婆家和娘家,只得到林府做西席的事说了。安嬷嬷叹息道:“司赞如此学问,出宫后还这样艰难,等日后我们到了出宫的时候还不知如何。”陈司赞劝道:“嬷嬷和我不同,你现在在大长公主身边,日后大长公主薨逝,刘大人家多半委你做教养嬷嬷,留你在府里养老。”安嬷嬷道:“司赞有所不知,刘家现在只有一位未出嫁的姐儿,已经十一岁了,再过得几年就会出嫁,到时就不需要教养嬷嬷了。便是因我是大长公主身边的老人留我在府里养老,也不过是任我在一个小跨院内自生自灭罢了。”情绪很是低落。这也难怪她,大长公主已经七十四岁,是开国以来最高寿的公主,这两年来身子就不大好,已经大病过两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薨逝,她身边的人难免心慌。

    陈司赞闻言也不由为她犯愁,安嬷嬷这些年在大长公主身边深受信赖,自然是人人巴结的对象,若他日幽居小院,纵使衣食无缺,那种心理落差也是很难忍受的,想想道:“那位刘姑娘现在由谁教导?”安嬷嬷道:“珍姐儿是三爷的嫡长女,亲娘死了,她祖母二夫人便把她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去年三爷续娶了一位奶奶,倒是个会来事的,我听二夫人和大长公主闲话时的意思,有意将珍姐儿交由这位新奶奶教养,毕竟她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精神难免有短缺的时候。”陈司赞低头想了想,微笑道:“这可不是嬷嬷的机会?”安嬷嬷一愣,迟疑道:“大长公主健在,我不好现在自请去珍姐儿身边吧?”陈司赞道:“这个自是不能,不过却可以让珍姐儿到大长公主身边,这样,嬷嬷不就顺理成章成了她的教养嬷嬷了?”安嬷嬷不由眼前一亮,这个法子虽说不一定能成,却是值得一试,当即起身施了一礼道:“多谢司赞提点,当初在宫里,就是多亏司赞提点我才有今日,司赞真是我的贵人。”陈司赞忙还了半礼道:“嬷嬷太多礼了,我和嬷嬷这么些年的交情,这不过是尽我薄力罢了,当初若不是嬷嬷提醒,我许是就不在了,哪儿有今日。”

    安嬷嬷笑道:“我们也不用在这里互相谦让了,我只承司赞的情就是。那位林家姑娘好福气,竟能请得司赞为师。”陈司赞笑道:“说来也是我的福气,我这学生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安嬷嬷惊异地道:“难得听司赞这样赞一个人。”陈司赞微笑着伸出脚给她看,道:“这是我这位学生黛姐儿亲手为我做的。”安嬷嬷细细一看,不由赞道:“真是好绣工,我瞅着倒像从前主子娘娘身边杜英娘的手艺。有这样知冷知热的学生,先生真是好福气。”陈司赞收回脚,笑眯眯地道:“你眼睛倒尖,她的手艺确实是传自英娘,英娘现在是她身边的管事姑姑,我能做林府的西席还是英娘穿的线。”安嬷嬷不由大为诧异,道:“这样巧!只是杜英娘既已出了宫,怎么却去做了别人家的奴才?”陈司赞叹口气,把杜姑姑的事情学了一遍,安嬷嬷也甚是唏嘘,道:“杜英娘也是可怜人,我们做人奴才的想有个好前程真是不易。说起来,这位林姑娘倒是个有情有义的。”

    陈司赞道:“可不是,我们黛姐儿最是怜老惜贫,心地实诚的,襄阳候府的姑奶奶唐夫人每次提起她来没有不赞的。林老爷和你府上的二老爷还有着同窗的情意,当年林夫人仙逝,黛姐儿和林老爷扶灵回乡,曾经路遇二夫人,二夫人还特意拜祭过林夫人的,见过黛姐儿,许是也还有印象,不是我说嘴,黛姐儿的形容气度见过的人很难忘记。最要紧的是这孩子心地赤诚,别人待她有七分好,她必要还之十分才安心。这不,因知道大长公主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