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配不是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2三二章 宣室暗涌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宣室殿里,玄衣的帝王挥剑,斩去了烛台上的红烛,累累红烛骤然被削去半截,七零八落的倒在地面上,火芯仍灼热着,烧饬着地面。

    “恶贼!强盗!”朝服的帝王兀自不解气,大口喘着气。他的手中,是一柄名为“雷霆”的古剑,雷霆之怒,便是天子之怒,伏尸千里。

    “朕一定要踏平匈奴!”盛怒的皇帝胡乱地挥着剑,不成章法。

    丞相姚错垂着眼睛立在一边,竟是一句话也不劝。

    宣室殿外,武将们戎装佩剑,脚步划一的大步走来,夜里,他们收到皇帝急召,连夜进宫。太尉李显荣走在最前,虎目大睁,银须勃然。他是李贤妃的老父,世袭武安侯,太子赵瑜的外祖,七十开外的年纪。却仍任太尉一职,宝刀不老,直言调侃自己:“廉颇虽老,尚能饭。”让皇帝放心便是,他暂时还死不了。他的身后,跟随是李家军的武将,李家军隶属于南营,和宁远所率的北军组成中央朝廷的最主力军队。

    皇帝身边的内监总管周九恭侯在殿外,道:“侯爷来了。”

    李老将军沉声道:“陛下怎么样?”

    周九恭悄声:“正在里头生气,丞相也在里面。”

    赵国官位,设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朝中中流砥柱。丞相姚错和太尉李显荣一文一武,是皇帝的左右臂膀。不同于前朝,这一朝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从未现身,是个神秘到了极点的人。有的人因为中尉宁远的酷吏手段猜测他便是御史大夫,有的人因为姚错掌管各地刺史监察猜测他才是御史大夫……各种猜测莫衷一是,总之,这个神秘的御史大夫直隶于皇帝,监察百官,任何异动都不能逃出他的眼线。

    李老将军抬眼看了看宣室殿,“哦”了声,便不再说话。

    周九恭陪着立在一边,早有宫人前去通传。

    冬风刺骨,众将立在李老将军身后,挡去了一片冷风。站在李老将军身边的是他儿孙们。儿子一辈都资质平平,尤其是小儿子李尚,是前朝出名的纨绔,跟景王赵玦倒是极好的朋友。唯有孙子辈中一个名为李逸出类拔萃,是李老将军的嫡长孙,隐隐要成为下一任太尉的趋势。

    李逸生的面红齿白,男生女相,平生在记恨别人议论他的外貌,为人征伐果决。他站在李老将军身后,低声问周九恭:“皇上是什么意思?打还是……?”

    “这个奴才也说不准。”周九恭不敢乱说。

    昨夜里,雁门郡、云中郡告急,匈奴人肆意烧杀,整整五万的百姓被掳去。关内叶尼塞、乌兰托的铁骑强势,如入无人之境,关外桑吉带着大军夹击。赵军大败!溃不成军。

    太尉、李家军连夜入宫,皇帝的意思只怕是要对匈奴用兵。

    周九恭又道:“不过,那匈奴人说,和亲的公主不是真公主,单于很生气,他们要对赵国用兵。圣上怒火攻心,都快砸了宣室殿了。”

    他的声音很低,似乎说过赵逸一个人听,李老将军却也听到明白,心里暗道:皇帝便是真的拆了宣室殿,也奈何不了匈奴。

    李逸低笑:“多谢总管。”

    周九恭却笑不出来,一脸的担忧:“将军哪里的话。”

    一众人立在殿外,静候皇帝传召。

    此刻宣室殿中,又是怎么样的光景?

    红烛残落了一地,各色精致的青铜灯饰砸在地上。

    皇帝已经平静些许。

    有小内监禀告说:“陛下,太尉和李小将军到了。”

    “宣他们进来。”皇帝冷声道。

    一直垂眼站在一边的丞相姚错,这时候才开口:“陛下请听臣一言。”

    那小内侍便候着,不敢擅自离开。

    皇帝一愣,道:“老师请讲。”

    姚错拱手道:“臣知陛下五内俱焚,欲出兵匈奴,然现在实在不是对匈奴用兵的大好时机。各地刺史回传的密报,让臣每晚都睡不好觉,夙夜忧叹。裕亲王那边,招兵买马从来就没有停过,他手下的大将顾均,已经被传唱成救国的大英雄。在赵国,争天骑已经无人能与之抗衡。”

    见皇帝一言不发的听着,姚错续道:

    “再说淮南王赵安,看上去恭顺,是七王之乱中唯一保持中立的诸侯王,可以据臣的密报,他可比裕亲王城府更深,他一直对门下之人说,他才是太祖嫡系子孙,而圣上您只是旁系。”

    皇帝气得发颤:“朕知道他的心思。”

    “陛下,裕亲王是心头之患,淮南王是芒刺在背。而匈奴只是肌肤之患,就好比一个强大的对手,暂时不会伤到骨头里去。可是若前两者不除,我大赵危矣!”

    皇帝挥着剑,猛然回头:“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人残杀朕的子民?强占边境的领地?”

    说的这里,丞相姚错脸色惨淡:“是这样,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以卵击石,只能自取灭亡。”

    他这样说,是极为重的话,然而皇帝知道,姚错没有说错。

    “裕亲王那边,陛下要加紧对太子的督促,让太子今早能处理一切大事,让太后没了太子年少不理事的借口,也好让裕亲王绝了那份心思。至于淮安王那边,此次前去封地的睿王,正好能加以制衡,睿王腹有沟壑,假以时日必定是一方霸主,又是顾皇后亲子,与顾家都交好。正能化解裕亲王之兵力,转而一齐对付淮南王。”

    “至于匈奴,在削藩之前,也只能继续维持和亲政策,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说到最后,姚错也有些沉痛。

    皇帝像是失了力气一样,颓然地靠在龙椅上,有些明了,又有些不甘:“老师啊,在朕的眼皮底下,他们绑走朕的郡主,朕的妹妹差点都疯了。他们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朕是皇帝啊!连自己的亲人都保护不了……若不是昭阳机智,自己逃跑出来,朕真的难以想象会是什么下场。如今事情败露,那些蛮子居然敢说那是假公主!那是我大赵最尊贵的郡主!可恨啊!朕恨不得御驾亲征。”

    姚错静静地听着,末了只说:“陛下没有说错,陛下是皇帝,皇帝就该为天下百姓担负起重担,忍常人不能忍。昭阳郡主福泽深厚,长公主那边陛下少不得一番安抚。”

    皇帝兀自不死心:“就没有别的办法?”

    丞相姚错摇了摇头。

    皇帝像是抽空了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