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章 和稀泥无望(大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永远不会错的家长?

    孙清娜在妈妈王云霞身上也体会过。

    诸如“我早就跟你说过……”、“都怪你,要不是你……”之类的责备,她从小听到大。小时候听到妈妈这样说,她真的会自责,大了则会思考。

    不过,再思考,再得出其实错在妈妈,她也不敢公然说出来。

    指责、挑衅父母属于大逆不道,这种想法,是怎么印刻在心上的?说实话,她自己也不知道。

    “我妈妈口里说着活着没什么意思,却无比热衷买保健品。既然活着没意思,何必买保健品呢?既然爱买保健品想活得久一些,何必动不动就说活着没意思这种话呢?

    再说那些某段时间里刮起的一阵风似的保健品,买的当下她都认为产品恰如其所宣传,那阵风过去了,她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这种情况下,你知道她会说什么吗?”

    “会说什么?”

    “她会说,上当受骗的又不是我一个。或者,会说销售推荐的时候其实我就有点怀疑。又或者,会说我只是觉得那个销售挺可怜的,我买东西是为了让他能拿点提成,日子好过一些。总之,说词花样翻新,就是不肯老老实实承认她看走了眼,轻信了宣传,做错误判断。”

    孙清娜只能点头。

    可能跟出身有关吧。

    因为婆婆的爸爸非常能干,尽管很节约,节约也不过是针对他所拥有的资产而言的。事实上,单就物质而论,婆婆从小生活优渥,各种零食从未缺过嘴儿,衣服也是颇像样子。别的同学穿得破烂,生活拮据,她立于其中,内心的优越感可想而知。

    润物细无声。优渥的物质生活培养了她的清高和高傲。再加上左爸爸智商有限,几十年的婚后生活中大事全由她定夺,日子过得还不错,越发有成就感了。不认错儿的确是她的性格特点之一。

    为了加深孙清娜对自己妈妈不认错的深刻理解,左庸又讲了两件事。

    左妈妈中了一支新股。通常来说,中新股相当于捡了一个皮夹子,稳赚不赔,区别只在于赚多少而已。不过,那一次,因为迟迟没有卖出,左妈妈中到的那只新股破了发行价,亏损了。

    这时候,左妈妈自我反省道:“这次亏钱全是因为中了新股。因为中了新股,所以特别高兴,因为高兴,就大意了。一大意,就亏损了。早知道不摇号打新股了!”

    左庸听到妈妈的神逻辑后,差点惊掉下巴。难道不是应该反省自己太贪心、总想再多赚点吗?

    事件二是孙清娜也知道的一件事。

    左爸爸左妈妈所在的小区煤气管道升级,煤气公司的人前脚发过通告,后脚有人上来敲门推销樱花燃气灶。左妈妈二话没说就换了。

    换了之后才发现,比市场价贵。

    左妈妈指使左爸爸找人家理论,要求退货。煤气公司的人惊诧道:我们从未上门推销过燃气灶!

    这时左妈妈才想起来,她确实没有问过那个人是不是煤气公司的,仔细回忆,那人也没有挂煤气公司的牌子,更未曾介绍说自己是煤气公司的工作人员。

    左妈妈吃了个哑巴亏,愤愤然道:“太可恶了。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我怎么想得到他们不是一伙儿人?!”

    从来不认错啊从来不人错。不是别人太聪明骗到你,而是你太想当然、太傻才受骗。

    左庸说妈妈的自我解脱之辞他从小听到大,尴尬癌都犯了一轮又一轮。

    那样呛妈妈态度或许不对,但他从不为说过的内容后悔。

    “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正是因为他把做过的事情都忘记了。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做与之前一模一样的事,却想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不是疯了吗?

    记都记不住,还怎么从中学习?我妈妈这个人,以后还有数不完的当等着她上。你看着吧。”

    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预言。

    和事佬孙清娜听到这里,明白是积怨已久使然,并不是她巧舌如簧就能化解开的。时间带来的问题,只能交由时间去解决。

    左庸和左妈妈闹崩,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左爸爸和左妈妈不再到孙清娜家里来。幸而有欧元做纽带,两家人不至于不联系。

    两家人之间,从工作日时爷爷奶奶到孙清娜家上班,变成了周末孙清娜和左庸带着欧元去爷爷奶奶家蹭饭。

    时间如是过去一个月,孙清娜突然悟出其中的好处来,因此不再积极推动两人和解。

    好处是:三口之家的亲密度明显攀升;没有老人在一旁监督,出现的问题更好解决;没有老人在育儿方面当防护罩,教育起欧元来更见成效。

    2009年,在复杂的情感中终结。

    这一年,左庸最得瑟的一件事是他投稿的《我所见证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得了上海区一等奖,不足两千字的短文,赢得三千块稿费。

    孙清娜将他的征文发给远在清迈旅游的爸爸、妈妈,算是有喜共享受。

    征文开篇这样写:我的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我辞退美国的工作回到上海。回首过去我感叹到:三十年前一美元兑换三点六元人民币,二十年前一美元兑换六元人民币,五年过后,一美元兑换十元人民币,从那以后美元的价值便开始回落。零三年中国汇改后,美元更是天天在贬值,我可不想等到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元贬值成墨西哥比索的时候再回国。美国的经济在我眼中会比现在更糟,而中国会一天天强大。

    是拍马屁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孙清娜再明白不过,那是抠门左庸的真实动机。

    在这篇征文里,左庸回顾了他的人生经历及感受。

    “记得七八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常讲,到二零零零年我国将实现‘四个现代化’。二零零零年,当时显得如此遥不可及,“四个现代化”又是如此神秘。

    那年我父母的工资加在一起是九十元人民币,按照当时的官方牌价,三点六元人民币换一美元,辛苦一个月兑换二十五美元。

    小学三年级时有个同学问我,我们这一生中有无可能拥有一辆汽车,凭印象我父母各自的工资已涨至六十元,我很快给他我的运算结果:不可能。”

    “小时候我家住四楼,父母老是会说,帮着把垃圾倒了。每一次我提起破旧的垃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