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汗。大房间里突然鸦雀无声。
几秒钟后,张新健打破了尴尬。
“高书记,今天我来是有事请村里支持帮助。”
高占福被骂得懵头转向,也不知听没听清楚张新健的意思,顺嘴答道:
“啥事……啊,你说说吧。”
张新健自然是满怀信心,把自己的想法认真又诚恳地说了出来:
“是这样高书记,我在家养了两年鸡,现在技术也算掌握了。但是我自己致富不是目标,我想引导村里人共同致富。为了当好一个榜样,所以我想扩大一下规模。我们东屯的东边有一块空地,常年闲置,我想在那里建几间鸡舍,把现在的家庭式养鸡搞成一个小鸡场。所以,我希望村里支持我。一是批准我在那里建房,二是支持我一些建房用的材料,因为我现在既花钱养鸡又花钱建房子,是力不从心,没那么多钱。当然,村里支持我的材料可以折算价格,我赚钱以后偿还村里。”
张新健说话的这段时间,高占福心情得以慢慢恢复正常了,头上汗水也不流了。他想:
“我今天怎么了这是,干嘛答应让他说这些,啰嗦了这么半天。这是啥场合,这不给我添乱吗,还要地、要建房材料……”
高占福于是又稳了稳心神,正了正刚才颤抖的嗓音,说:
“啊,张新健,你看今天我们在这里党员正开会,研究重要事情,你这事得等一等。改天我们村里的几个人商量一下,再答复你。”
满屋子的党员和村干部也附和着点头,心里想:
“今天和高书记谈这事,确实有点没心情,你没看吗,韩书记还没骂完呢,歇口气还得骂。”
然而,韩书记却一敲桌子,大声说了句:
“这事不能等,现在就好好研究研究!”
许多年以后,身在苏州,坐在办公室里的张新健,在默默出神的时候常会想:
“如果那天不是巧遇韩书记,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我的人生一定是另一条轨道。”
那天的会开到天黑,决定:村里投资五十万元,在现在村委会前面建两排房子,建成全乡【后来证明是全县】最大的养鸡场。由张新健任场长,承包经营,平房村担保向银行贷款,为张新健提供全力支持。
五十万元,在九三年是什么概念?那时候一元钱可以买三斤大米。高占福心里盘算:
“我的妈呀,这得多少钱哪!村里欠债三百万的日子不远了……”
村里所有的党员,都被韩书记的大刀阔斧折服了,心里赞叹:
“乡里书记就是比村里书记有魄力。大手笔,对政策……悟得透啊……”
也有人心里嘀咕:
“这他妈才叫真正的瞎胡干哪……”
“这才是真正的败家子啊……”
据说散会后的当天晚上,就有附近的建筑承包队去了高占福书记家,“研究”建鸡场的工程承包的事。
平房村养鸡场,号称“万只鸡场”,成了九四年来安县“一村一企”的明星。“来安县农村工作现场会”就在平房村召开的。
那天,是平房村的村民们这辈子见过轿车最多的一天。那天来参观的人黑压压挤满了村委大院,据说还有市里来的大官。全县的村长一律没资格往前站。
农机队的大青狗吓坏了,一天没敢出窝,在窝里拉在窝里尿,晚上农机队的更夫王土根一边给它打扫一边咒骂。
平房村那天的光荣,谁不羡慕?现场会过了不久,乡里韩书记就升职了。
来安县是贫困落后得出了名的县,当年居然出了两个“市级劳模”:一个是县高官,一个是张新健。
鸡场刚出名了一年,接下来就是玉米价格飞涨。张新健的养鸡场亏大了:虽然实际存栏只有两千来只鸡,可每天也要五六百斤玉米必须保证。那儿去弄?没办法,村里连夜开了一次会,夜餐当然是喝烧酒、吃炖鸡。
会餐(议)上通过一项决定,在本村范围内,以一元钱一斤收购玉米。并且,往村里卖玉米,可以顶替明年秋后的粮食任务,不用向乡里粮库卖粮食任务。乡里粮库收农民的粮食是低价的,起码比市场价低两毛钱,这样一算又等于多赚两毛,等于玉米一块二毛钱!
结果可想而知,那年,平房村的人都没有玉米吃,都让鸡给吃了。因为收玉米时,很多农户用自行车、独轮车推着,把家里加工好的准备人吃的玉米查、玉米面,都送来卖给养鸡场了。
俗话说“得不得,头两嘴”,东屯九五年种玉米的农民也寥寥无几,正当他们揣着意外赚到的厚厚钞票,发自内心地感谢党的政策好的时候,正当别人看着他们数钱,并盘算明年也要多种玉米时候,河南铁匠来了。
这时人们才从狂热中清醒过来:
“哎呀,河南人曾经说过玉米要一块钱一斤,十年过去了,真的就一块钱了!不就是喂牲口的玉米吗,前年还是五分钱一毛钱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一块钱一斤?”
不可能的事,就这么发生了,河南铁匠说话算话,来收钱了。
河南铁匠最先到的是东屯东头第一家:张老爷子家,也就是张新健的爷爷家。
张老爷子今年七十多了,是当年逃荒来平房村的几户平房之中的一户,至今还说的一口河南话。所以河南铁匠记得他,十年前他来卖菜刀,就是在张老爷子家落脚吃的饭。
张老爷子的大家族现在四十多口人了,是平房村的“原始股”,大户。家族和睦,后辈中能人辈出。张老爷子五十年没回过老家,见到老家的铁匠又老泪纵横,非拉着他喝酒,并且把一大群儿子孙子派出去,让那些当年赊了菜刀的人把钱送来,不用铁匠出去一家一家收账。
张老爷子有威望,东屯的人更纯朴。尽管压在箱子底的那点钱不多,但听说河南人来收菜刀钱,就都很快把钱送来了。一是铁匠的刀的确好,他们给钱心服口服,何况这钱欠了十年了?再者,人们都觉得这铁匠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可能十年前说过的话十年后应验了呢?午饭后,张老爷子家的大屋子就被男男女女挤满了,人们送来了钱就不走,敬畏地向铁匠问这问那:
“你是不是会跳大神?能不能驱鬼看邪病?”
“俺可不中。”
“你能掐会算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