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破坏王。
很能破坏的那种。
从出生到现在不知道破坏了多少名贵的药材。
这个家伙如此的通人性,力气如此之大似乎与爱吃人参有很大关系。
既然都下肚了,李大宝如何后悔也没什么用了。
“你个败家玩意儿。你离我远点。
我很讨厌你。”李大宝骂到。
原来这个家伙闻闻这个闻闻那个并不是在玩儿,而是在找宝贝呢?
我才是来寻宝的好不好?
我一无所获,你却收获颇丰,到底有没有天理了?
一天李大宝也没找到个人参。
不要说几十年的了,连参苗都没见着。
也难怪,想要在茂密的丛林中寻找到
不过就在快要回家的时候,小黑又不见了。
李大宝有感觉,这个家伙肯定又找到了好东西了。
一定不能让它再吃喽。
“小黑,你个混蛋不要动,对,就站在那不要动。”李大宝快步的走过去,说道。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护住了人参。
小黑自然对李大宝霸占它的劳动成果感到相当的不满。
介于自己已经吃了一株了,这一株就让给他吧。
“树桩,我要把这株人参种在我的小园子里。”李大宝说道。
这株人参的年份大概有八九十年的样子。比小黑刚刚吃的那株还要好。
要是其他人,移植的话,成活都会成问题,但是李大宝则是不一样,但是李大宝就不一样了,他有装有天地精华的小瓷瓶。
只要一滴不但让它成功移植还能够加他的生长。回到家后,李大宝把人参种在了地里面。
把天地精华滴入水桶中。
小黑和你大爷吱吱叫,非得要喝点。
大有你若不给喝就要进小园子挖人参的冲动。
找来两个小盆,给两个人每人一小盆。
李大宝在想这两个家伙喝完是不是会变大?
喝完之后,也没有完全变大。
但是一猪一狗走进了角落里躺下便睡着了。
李大宝才把水浇到了人参上面。
刚走没有多久,李大宝回头一看,吓了一跳。
因为刚走没有多久,一只碗口大的蟾蜍正趴在人参的边上。
李大宝也听村里的老人说过,上了年数的动物都有灵性。
这家伙肯定已经认出来了这是一株将近上百年的人参。
它不怕人,这是闭目养神的蹲在那里。
根本就不把李大宝放在眼里。
李大宝真想上去用实力彻底的告诉这个家伙,这是我的地盘儿好不好?
但是想想还是算了,这个家伙没有下嘴。
打开电脑上传了五千字《笑傲江湖》。
虽然已经两万多字了,但是仍然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李大宝也不着急。
又逛了逛娱乐圈,看看娱乐圈有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生。
自从李大宝的《诀别诗》出现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华夏歌曲上的创作。
因为这是属于华夏的歌曲。
很多人都在感慨玩儿了这么多年音乐,竟然不知道,只有和本土的文化相结合的歌曲,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诗词歌赋,这可都是华夏最美的传承。
与华夏乐器相结合,就形成了华夏风歌曲。
虽然很多人都着重创造了华夏风歌曲,但是很难有越华夏风的歌曲。
但是有的人却觉得华夏风格歌曲还没有成型。
李大宝虽然提出了华夏风歌曲的概念,但是华夏风歌曲还是在萌芽之中。
大宝工作室时隔数月,又抛出李大宝的第二华夏风歌曲。
不过这一歌曲做足了广告宣传。
但是总有人感觉太做作了。
“我觉个人觉得拿死人来宣传是不道德,李大宝已经死了,请不要拿他来做宣传,你们不觉得这样做残忍吗?
他只不过是华夏的第一愣头青而已,真的有必要说得那么高大上吗?不可否认,他为我们华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点贡献,也不能泯灭他是愣头青的本质。”
“他不但是愣头青,娱乐圈很多人都不待见他。
就说我们华夏艺术家张双江老先生,也很不待见他,他们之间还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还有一个赌局,比一比谁能够拍摄出最成功的文艺片。
现在张双江老前辈很为难,不比吧,话已经说出去了。比吧,赢了一个死人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
看到这些人如此说,李大宝注册了一个账号疯人大妄语说道:“我个人觉得,你们这样说为时尚早,等你们赢了的话再说吧,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为难的,如果你输了的话,只能说你的能力不行,连一个死人都比不过。
对于他的第二华夏风,我个人是非常期待的。”
李大宝当然知道第二歌曲就是名噪一时的华夏风歌曲《青花瓷》。
创作背景,李大宝记得也是非常清楚。
方文山因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其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
当时方文山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
但刚开始落笔时却现周杰伦这曲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于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
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厮杀的硝烟味,于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
后来方文山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的珍稀度。
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o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