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清末当悍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商远征舰队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都是一笑,不过南洋系的人脸色就有点不太好看。     总参谋长王晓小笑道:“消息已经传过来了,倒霉的本来应该有黄桂玉的,不过他已经自尽殉国了,所以责任不予追究。另外还有两人,一个是潘鼎新,这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篇上奏折子把自己架到了火上。只是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朝廷有所顾忌,目前处分也不可能下来。不过此人不为太后所喜,倒也是各省皆知,于是他们断了前线的供给,而且攻击和揭发潘鼎新各种罪行的折子成了雪片,满京城乱飞。”     “靠,这叫什么事啊!”商毅骂了一句。     王一没说话,吴晓此时道:“那另一个呢?”     “我们的老朋友两广总督张树声!”王晓小无奈道。     “怎么会是他?”吴晓问道。     “因为他是黄桂兰的亲戚,又是潘鼎新的老战友,于是也被牵扯进来。”     王一终于开口道:“那清廷怎么处理的,总不会直接杀了吧?”     “没有,本来是革职留任,戴罪立功!不过张之洞使了烟泡鬼吹灯,在他自己当了两广总督之后,改派张树声前往福建前线效力。可是老张一大把年纪了,老胳膊老腿哪受得住这等刺激,于是在去福建的途中就咽了气。”     王一叹了口气,他和张树声算是认识,彼此也有过配合,所以这人离去,还是让他有些黯然。     “这个张之洞到底干过好事没?”商毅冷笑道。     吴晓此时却道:“太后这手可够狠的,黄桂兰,潘鼎新和张树声,这可都是淮军的人。”     王晓小一笑,道:“不过李鸿章的老脸还是要给的,都打倒了还真没干实事的人了。老佛爷只是看到淮系强了,打一棍子;看到湘系强了,也打一棍子;看到清流派强了,还是打一棍子。她自己则坐收渔人之利,这是帝王之学,果然高深莫测啊!如今淮军在越南暂且留个潘鼎新,台湾给又放一个刘铭传,浙江再保留个薛福成,算是给淮系留点根苗,没彻底拔净了。”     “那是因为李中堂还是有用之身,他这张老脸其实还是值点钱的。”吴晓带头笑了起来。     “法国那边也有消息传来,之前派杜森尼前去谈判的米勒将军,如今因身体原因返回国内。不过法国国内舆论充斥着关于他懦弱和畏惧不前的评价,估计这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在大商休整了一个星期后,严复带着迎接来他们舰队的一艘新船,战列舰,天罡号。排水量13500吨,最快航速23节,风帆航速13节,配备三座三联254mm主炮,前二后一,四座双联120mm速射炮,两座防空高射机枪,装有测距仪。     这船已经完成海试,本来应该交给北洋,但是因为南洋方面目前的需要,所以王一才转手给了严复。这船现在的船长名叫周启明,大商海事军官学院高级指挥班第一名毕业。为人冷静,遇事果决,被成为商毅接班人,比萨镇冰大三岁。     按理说,天罡号作为战列舰,应该被作为旗舰。但是严复对这船并不熟悉,所以还待在天枢号上指挥。为了防止万一,王一还给这船队配了四艘小型飞艇。他们都在两条大型船舶上面,配备有简单的机炮武器。不过更多的时候,则负责空中指挥,数据传递,这也算是变相的航空母舰。除此之外,王一还给舰队派出了五艘千吨级小型护卫舰,四艘鱼雷艇,另外还有三艘补给舰。     这舰队规模连商毅看着都眼馋,南洋的人心中却乐开了花!     严复此次南下的目的,就是在台湾外海,寻求机会,彻底消灭法国远征舰队。     话说此时法国人见李鸿章和曾国荃不松口,于是就动了自我补偿的心思,而他们的圈定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台湾的基隆,一个是福州。而法国总理茹费理尤其看好基隆。     “在所有的‘担保’中,台湾是最良好的,选择得最适当的,最容易守,守起来又是最不费钱的。”     法国人看上台湾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台湾岛四面环海,与大陆唯一的交通联系方式——海路容易被法国用优势的海军切断,成为孤悬海外的孤岛。     其次,台湾目前尚属未开化土地,所有供给诸如兵员、枪炮、弹药、部分的粮米都仰仗大陆,一旦来自大陆的援助被切断,靠自身能力很难在现代战争中长期存活。并且岛内交通设施原始落后,大部队难以机动、又因气候恶劣,容易滋生疾病,对防守方都相当不利。     再次,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可以供登陆的地点选择面大,法军可以依靠海军优势随意选择进攻点,而守军为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依照当时的情况只能处处设防、面面俱到!但是清军兵力薄弱的客观因素则不允许防守一方用优势陆军填满东、西海岸线,无形中弱化了守军本身就不大的人数相对优势,给进攻方以可乘之机。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基隆的煤矿对于法国远东舰队这些战舰的煤舱和锅炉而言,无疑是一个让人馋涎欲滴的巨大诱惑。这虽然算不上说是大清国最好的煤矿,但在法国远东舰队看来,这绝对是本地区最好的煤矿。这是大清朝廷花二百万两白银搞的“国家重点示范工程“,夺取它对于台湾守军哪怕是整个大清朝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以,台湾岛当时的条件将守军逼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地步,他并不适合大兵团驻扎,但是兵力太过单薄又无法守住台湾岛内各处要害。因此只能逐次添兵,用添油战术把兵力一点一点的往台湾运,让台湾的守军保持在一个规模与本岛承受能力之间的相对平衡点上。     可是法国人一旦进攻,将彻底封锁台湾海峡,到时清军的补给将完全被切断,而能在如此情况下,尚能统兵之人,绝非等闲之辈,而此人就是刘铭传!     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西乡大潜山人,兄弟中行六,又因为幼年时染过天花,脸上留有麻点,因此被人称为“刘六麻子”。自幼性格顽劣、不服管教,视读书如粪土!就喜欢和儿时伙伴一起玩“打仗”的游戏,后来能识文断字后看得也都是兵书、战阵、五行杂书之类。     曾言:“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安能龌龊科举间?”跟李鸿章的“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还有“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袁大头何等相似,怪不得后来都在淮军系统。     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周氏无力管教。年纪轻轻的刘铭传就开始参加走私盐团伙,发展到后来甚至干上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十八岁时,因为自己的私盐服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