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安十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问不平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若闻点点头,指着那京兆府,语气萧索:“世上的理,一是情理,二是法理。情理即人伦,法理近天道。赵稼,我问你,哪个理更大。”

    赵稼思索片刻,回道:“情理是人情伦常,法理是法令刑律,无大小之分。”

    “答的很好,”时若闻点点头,露出一丝赞赏神色,“有大小之分也好,一视同仁也罢,行于世上,做事的时候,总是要分开讲的。谈情理时,以道德为基准,讲法理时,以律法为尺度。既然事不合理,那究竟不合情理,还是不合法理,也要分开讲。”

    赵稼身形挺直,神色专注。

    时若闻继续道:“不合法理的,无非立法有误、执法有失、司法有错,故而要察民生而改法、监府衙守法,立督查、纠错之制,选贤与能,以正司法。”

    赵稼略一思索,其中确有治国之理,神色愈发肃穆。

    “此乃本朝太祖遗训,只是少有流传罢了,”时若闻语气平淡,似乎只是在念一段无关紧要的文字:

    “而不合情理的,一团乱麻,说不清道不明,有道学家讲伦理纲常,但情是人欲,善恶无道,出生时赤条条,何来伦理纲常?故而纲常非情理。所谓情理,人心所向,趋利避害,人非独人,集群成伙,论事须以群论。行事无愧于心,亦不损天下,是为合情合理。”

    赵稼蹙眉反问道:“损天下者,岂非不合法理?”

    时若闻哈哈大笑,似乎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反问道:“大盗窃国,可有法理可治?”

    赵稼肃然。

    时若闻指了指那城南的巡捕司,说道:“天下未免太大,勿要去管。我来告诉你,问心有愧而心中不平者当如何,究其根溯其源也好,以刀剑杀个干净也好,有愧是因事起,事起不可再改,因生果,不可逆,如何处之?”

    赵稼默然。

    时若闻轻声道:“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事有不平,便一生不平,何以处之?所以你既然有不平事,便莫要反反复复,思虑如何处之,但求直道而行,从一而终。要杀个干净,就杀个干净,要查个明白,就查个明白。”

    赵稼左手覆右手于身前,以示受教。

    时若闻握紧手中横刀,不再重复那些周庭说过的话。人都死了,还能如何不平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