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之潜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挫折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早春的大地寒气犹存,晨间的空气特别清新。大文学初升的太阳斜照在我的大门上,红纸黑字,在阳光照耀下异常鲜艳夺目。而门外灰白色的纸,黑色的字,显得阴暗惨淡,好像吃了败仗的丧家犬,呆立在那里哭泣。中午收工刚到家,田兴华、陆飓、牛红霞三大员,亲自出马来到我家门前,田兴华像审判员似的发问:“张晶星,这对联是谁贴的?”“是我。”回答声毫无畏惧。他愤怒地追问:“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贴这副对联?”我说:“因为前天成立了党委会,我向场党委表决心呀。”见我对答如流,镇定自若,他冷笑一声,又耐着性子问:“你这对联和门外的一眼看来,起什么效果?”心想:要的就是效果,便说:“我没有考虑到。”这时,男女二将早耐不住了,暴跳如雷,“你装死!”“你对抗运动!”我从容地瞥了他俩一眼,在灵魂深处,我像珊瑚厌恶毒物,珍珠厌恶一切邪恶那样厌恶站在面前的三个人。田兴华见室内忠字化布置无可指责,他若有所思地把门开到边,走出去向里看,发现远远就能看到**画像。他出出进进好几趟,神情惶恐不安,那两位也心领神会,恶狠狠地骂道:“太嚣张了!”“对抗群众运动,没有好下场。”我终于按捺不住了,反问:“谁对抗群众运动?”“你!”几乎是异口同声,我不慌不忙地说:“听清楚,我是对抗那些运动群众的人。”“谬论,谬论!这不是群众写的吗?”针对田兴华的气急败坏,我嗤之以鼻,“群众才不会写出这样污蔑人格的东西来呢!”“你,你,”他像个口吃患者说不出话,围观的群众想笑又不敢笑,“你把矛头指向新党委!罪该万死!”牛春霞尖得刺耳的喊声,引起我极大的愤概,便反唇相讥:“你也能代表党?真不知天高地厚,去好好学习学习吧!”她恼羞成怒,跑到路边,拾起一块大石块,准备砸我,被保管员老杜一把拉住,“你这个党委委员,用石头砸人,总不好吧?”“是呀,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摆事实讲道理,何必动手动脚。”田兴华听出了群众的言外之意,害怕我趁机说出更让他难堪的话,只得态度缓和下来,“张晶星,你看怎么办?”我知道这些家伙,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任何表面上有损于“忠字化”运动的事,我字斟句酌地说:“你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看出他动摇的神情,那两个人还大惑不解地盯住他,慢慢地他下了最后的决心。“把外面的那个撕掉。”果然不出所料,我故作自恃地说:“田书记,我可不敢,我担当不起这对抗群众运动的罪名。”牛红霞的脸气得像猪肝色,陆飓在阴险地冷笑,田兴华突然像发疯似的冲上去,用力将灰白色对联纸撕下几小条,往地上一扔,就匆匆走了。哼哈二将跟着就跑。看着他们那狼狈逃跑的样子,在场群众都哈哈大笑。老杜说:“先用水洒一洒,让它湿透后才能擦掉。”小群一听,忙和几个小伙伴打水的打水,抬凳的抬凳。孩子们虽然不识几个字,更不知其意,但隐约知道不是好东西。搞完以后,特别高兴,都开心的笑了。

    三天后,林场办起了整团建团学习班,我这个在林场没有组织关系的超龄团员也要参加。目的就是要整我,陆飓主持会议,先带领大家读了几段**语录:“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突然,声色俱厉地问道:“张晶星,你为什么对丈夫的问题至今都不揭发?”我回答说:“因为我对他的错误事实不了解。”他把桌子一拍,骂道:“混蛋,你们在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床上睡觉,怎么会不了解?”他见我低头不语,又说:“不了解?你们本来就是臭味相投,一鼻孔出气。我倒要听听你怎么不了解,说,站到前面来说说清楚。”说是迟那时快,两个小伙子把我两臂一插,拖到台前再把背一按,真是专业水平。我忍住疼痛,慢慢抬起头,整了整衣服,有条不紊地说:“关于‘五一六’组织他是否参加,我不了解。因为以前我们不在一个单位。再说,你们在大会上多次说过,‘五一六’是个极其秘密的组织,它的组织纲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儿,他确实也没有告诉过我,所以我无从说起。关于军婚问题,我就更没有发言权了,在坐各位都可想而知,这种搞腐化的事,无论是男是女,都不会告诉自己的配偶,配偶是他最想隐瞒事实的人。因此,我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又能揭发什么呢?”牛红霞听见会场好像有点噪声,早就按捺不住,慌忙站起,质问我:“你大闹灵堂,为反革命的父亲鸣冤叫屈,总是亲身经历的吧?你这个反革命子女,对人民有刻骨仇恨,据我们了解,你在医院工作期间,曾经残害了三条人命,你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这是揑造事实。”我的话音未落,陆飓宣布:“不准她狡辩,揭发批判开始!”早就写好的长篇大论,接二连三地宣读着:什么继承反革命父亲的衣钵、坚持反动立场、残害革命群众、对抗运动、反对革委会、反对党委、破坏军、工宣队关系等等罪名,在他们思维中能想到的已经是应有尽有了。发言的都是那几个经过专门培训的“特约评论员”,这是每次批斗会上必不可少的高音喇叭。还请了几位贫下中农代表,来者明知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也得积极批,狠狠骂,以证明自己立场坚定、旗帜显明。这种关键时刻,含糊不得。老工人的发言,使陆飓他们暗暗庆幸自己这杀一儆百的高明手段。大文学也使我清楚地看到:文化大革命以来,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斗私批修等阵阵口号声后,为自己的命运三思而后行的人,越来越多了。形势逼人,谁愿意当阶下囚?人们好似被西北风吹落在冰河上的一片片枯叶,随着冰块的融化,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卷入漩涡;有的沉入水底。在这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很多人变得只是为自己着想,只要保住小圈子里一点点可怜的幸福,其它一切都与己无关。即使眼前有个陷入危险的人,但为了救他,自己的安全会受到威胁或是产生其它不良后果,那么,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到。甚至,听到呼救声,也就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无私无畏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像杜希武那样勇敢地救人的人实在不多见了,所以,他更显得出众,难能可贵。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思想一开小差,一走神,只听到“开除张晶星的团籍。”成了散会前的结束语。

    记得考取初中开学几个星期后,我就被团支部列入发展对象,班主任说:她才十二周岁,还要当几年少先队队员呢!于是,我努力搞好少先队大队工作,两年后,我终于参加了先进青年的群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