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姓突骑施处于下风,因为黄姓突骑施一直占据碎叶,而黑姓突骑施的记载越来越少。
石国也趁着唐朝全力对抗吐蕃无暇管理河中事物的时机,在黄姓突骑施的支持下,从宁远国(东拔汗那国在744年改名宁远国)手里抢走了怛逻斯城。
同样也在这个时候(744年到749年),大食发生全面内乱,744一年换了三个哈里发。白衣大食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打成了一团浆糊。
唐朝依然一门心思打击吐蕃,747年,高仙芝率一万唐军远征,大破据险而守的近万吐蕃守军,斩首五千级,捕虏千馀人,高仙芝继续进军,攻占小勃律,俘获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还。
750年二月,高仙芝奉命出击,击败了高仙芝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在回师的途中,应拔汗那的所请攻打并洗劫了石国拓折城。
3,情报混乱的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的发生,是由高仙芝屠石国拓折城引发的。
由于大唐一直不太重视大食这个遥远的对手,也不是很重视河中这块名义上归属大唐,实际被大食占领的土地。
这其实都是被我们中国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所影响,所局限,就是:重义轻利,重名义、面子超过实际利益。也就说儒教所一直宣扬的王道,王化。
比如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占领一个地方,就非常残暴地掠夺他们,对当地民众进行经济压榨,并把当地民众当成奴隶,任意驱使。而唐朝征服打败东*突厥、西突厥、河中之地,却只是推行王化,仍然让当地的民众自己管理自己,也不收税,也不进行经济掠夺,也不奴役当地民众,也不开发管理,唯一的要求,就是名义上的,对方的臣服,认同唐朝的宗主国地位,听唐朝的号令,向唐朝朝贡。除此之外,唐朝没有获得一点实际利益。
唐朝难道不知西域胡商富有吗?错,唐朝皇帝和官员比谁都知道。但他们有的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即使再缺钱用,也没有打过昭武九国胡商的主意,也不屑过去掠夺富裕的河中之地。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唐就会对相当富裕的河中昭武九国多一些重视,也会对当时占据河中的大食多一些了解。
如果我们后世人用上帝视角去看待这件事,高仙芝屠石国拓折城无疑是非常错误的。
最大的错误就是情报工作的缺失和对局势把握的错误。如果唐朝如大食一般,如后世十七,十八世纪的英格兰那样,把河中之地当成一块可掠夺的大肥肉,就会针对河中,针对大食多做一些情报工作,就会知道大食到底是个怎样的敌人。
假如大唐要彻底从大食手里抢回河中之地,最好的时机应该是748年到749年这两年大食内乱的时候,但唐朝对此一无所知,而且唐朝对河中之地的也没有过多的想法。这些都是历史,时代,和我们国人思想的局限性,先不去说。
就事论事,高仙芝攻打石国也是十分错误的。
高仙芝攻打石国原因,第一个是石国和宁远国相争,抢了宁远国的怛逻斯城,并且处处打压宁远国,宁远国与唐朝交厚,高仙芝受宁远国之情攻打石国;第二个原因是,石国确实损害了唐朝的利益,石国与碎叶川的黄姓突骑施勾结在一起,并且收留了流落在怛逻斯城附近是数万昭武九国难民。这些难民都是被大食攻打失去家园流落到此,但是他们专门抢掠过路商旅,掳掠人口,严重堵塞了丝绸之路北道的通畅。
石国与反叛大唐的黄姓突骑施勾结,威胁了唐朝的安全,收留专门抢掠商旅的昭武九国胡,堵塞了丝绸之路的顺畅,损害了唐朝的利益和面子。从这两点上来说,高仙芝攻打石国,石国并不冤枉。
而站在石国的角度上看,石国此举也是情有可原。其一,唐朝偏心宁远国石国自然不服;其二,大食当时重新占据河中昭武九国除石国和宁远国之外所有的地区,压迫石国(要石国交税),石国面临巨大威胁,向唐朝求援(741年上表请讨大食),但唐朝没同意,石国不得不寻找其他力量以求自保,黄姓突骑施和昭武九国难民当然是很好的选择。
就是站在唐朝的角度上,当时进攻石国也是错误的。因为石国虽然威胁了唐朝的安全、损害了唐朝的利益。但从全局上讲,石国却是唐朝和大食之间的缓冲。并且石国只是为了自保,石国不会主动攻击唐朝,大食才是唐朝在河中之地真正的敌人,他们对土地和财富的渴望是没有止境的。
假如唐朝进攻大食,石国极有可能会出兵相助,因为在当时的石国看来,大食才是他唯一的威胁。这样一来,就变成石国和唐朝一起进攻大食了;但是唐朝进攻石国,石国为了自保就会倒向曾经的敌人大食,就变成了石国和大食一起进攻唐朝了。
怛罗斯之战唐朝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没有把大食当场最要对手,而大食却把唐朝当做唯一对手。
怛罗斯之战唐朝失败的二个原因就是情报工作的失败。高仙芝屠完石国,回到安西不久,黑衣大食在河中就爆发阿拉伯人什叶派起义,齐雅德最先率领的一万平乱官军一战就全军覆没,最后在安国、米**队帮助下才平定这伙叛乱。但没过多久齐雅德杀死安国王,河中昭武九国也开始叛乱(参见《黑衣大食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个时候高仙芝得到消息,出兵河中,几乎可以一战而胜,将大食势力彻底赶出河中。但高仙芝没有,唐朝根本不重视大食,也不重视河中,高仙芝当时正忙着入朝,去长安献捷。安西到长安万里之遥,高仙芝要在元旦大朝会之前带着俘虏赶到长安,应该是**月就从安西出发了。而这个时候河中正打得一团乱。
在高仙芝踏上回长安献捷的路程时,并·波悉林另一大将军巴里黑总督阿布·达乌德越过乌浒水,顺利进军骨咄,骨咄国王罗全节被围后,于夜逃亡拔汗那,而后穿过突厥地区来到唐朝。罗全节应该是在751年正月或者二月到达的长安,为了让唐朝出兵帮他复国,他编造谎言“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
于是高仙芝立即出长安出发赶往安西,几乎倾巢出动,(一共两万四,出动了两万),并征召了葛逻禄和宁远国一万多雇佣兵,出兵攻打怛逻斯城。貌似哥舒翰麾下的天威军也有去帮忙打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