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土地,只能进入城镇当工人,一开始日子不是那么好过是肯定的,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吃穿住行都不是那么方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的适应新的环境。
但这就是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改革过后的山东,耕地每年都能为朝廷上缴农业税,越来越庞大的农业税征收范围,也让农业税的收入逐渐变得可观起来。
当然朝廷会把大层面的水利设施修好,农业公司再修一修自己地里的水利设施,这些水利工程一旦完善,农业产出将会不断提高。这年头的粮食等等作物的产量,实际上也不是太低,只不过很多地区缺乏水利设施,使得减产非常严重,这才出现了一亩地只能产出几十斤玉米、小麦的现象。
道路的建设则让山东地区的经济有了发展的保障,同时也带动了就业。
各种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也有银行贷款保障,如今朝廷可以直接增发纸币,只要不过快通膨,就可以印票子。
通膨这个玩意也就像是一条鞭子,不管是百姓还是富人,这条鞭子都在后面追赶着他们,让他们必须努力做事,大家都努力做事,财富自然也就做大了。那些富人开始要做事才能保持财富,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整天想着如何享受、显摆。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工业化时代的社会虽然进步很快,但很少有人能够安逸的过一辈子。穷人可能几个月不做事,生活就很拮据了。
因此在圈地运动展开的同时,改革政策中也有社会保障体系施行下去。主要就是保障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方面。让那些早遇到不可抗拒因素而无法养活自己的百姓,也能在继续生存下去。
当前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也还不是彻底完善。特别是在教育和养老方面,医疗方面倒是颁布了一些政策下去。
改革活动对于朱由校来说,依旧是有些任重道远,不过情况相比刚登基那会,已经好太多了。(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