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同时农业改革,也推动了圈地运动的进程,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被解放了出来。当然这是一种好听点的说法,不好听点的说法就是被迫离开土地。
新政地区的圈地运动一直都在进行,这种圈地运动就是地主将土地合并起来成立农业公司进行经营。
因为地主继续收租子。税收太高,甚至每年还要贴钱进去。为此地主不得不成立农业公司对土地进行经营,有的地主是自己成立农业公司,有的是和别的地主联合起来成立农业公司。
农业公司一旦成立,就要走商品农业路线,什么好卖种什么。而夹在这些地主之间的一些自耕农,很多时候只能出售土地了。当然官方对这些自耕农的利益也有所保障,起码不会出现低买低卖的现象。
农业公司显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佃农,自耕农出售了土地之后也只能离开土地,这些农民失去了可以耕种的土地。就只能到城镇中谋生,而这时大量的建设活动也正好为这些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大量人口涌入城镇,又带动了城镇建设。
一个个改革政策下去,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显然是无比巨大的。不过这些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劳动力却是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各种建设活动下来,使整个社会的抗灾能力不断增强。
新政地区的圈地运动持续了这么多年,北直隶的土地已经非常集中了。不过北直隶也保留了不少自耕农,其中多是那些开垦土地的流民自己认购了土地之后保留下来的。
集中起来的土地,目前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朝廷指定要求大部分土地用于种植某种农作物。一种是农业公司可以自己随便种点什么。
例如东北地区,是朝廷指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公司在东北地区进行生产组织的时候,必须有70%以上的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不管是小麦还是玉米、大豆。必须达到这个指标。
还有一些地区被划定为牧区,牧区禁止私自发展种植业,以免破坏了草场。当然对于一些地区的牧区,还是需要有一些农业进行当地的自给自足的,汉民的需求不是单纯的牧业能够满足的,例如种植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例如镇东省南岛(北海道)。就允许发展一定规模的种植业,以满足岛上百姓的生活需求。
另外一种就是北直隶的模式,农业公司的土地想种植点什么都可以。可以种植粮食,也可以种植棉花,更可以用来养羊。
如今北直隶各地,这几年下来棉花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还是新政地区人口不断增加,外部市场又不断扩大,对棉花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棉花经常供不应求。
还有不少农业公司把土地用来发展养殖业,种植玉米青贮之后用来养羊、养牛,或者种植红薯用来养猪。
东北地区两亿亩国有草场,如今则是用来发展养马业,马匹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商业的不断发展,对马匹需求量很大。
而东北地区明统区的蒙古牧民手上的那5亿亩草场,则主要发展养羊业,兼养牛、马,如今每年能为大明产出大量的羊毛、羊皮等工业产品。
这几年在朝廷的补贴和贷款帮助下,这些蒙古牧民建起了足够完善的硬件设施,羊圈在冬季能够为羊群保暖,确保冬季不会有大批牛羊被冻死。当然如果是碰上那些大雪灾那就没办法了,不过不是年年都有大雪灾。
羊毛产品如今很畅销,毛纺工业已经在北方发展了起来。毛衣已经成了一种大众商品,妇女有时间可以自己在家打毛衣,羊毛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羊毛的保温能力也不比棉花差,也极大的解决了棉花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些毛纺产品。在大江南北同样受到了欢迎,不仅畅销北方各省,湖广、四川、江南、两广地区同样畅销。
对于新政地区的工厂起说,如今市场非常广袤。
除了大明内部市场有广大的市场。在海外的市场也在逐年的扩大。以至于原材料供应有些跟不上速度,这也让那些农业公司发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之后,比以前坐在家里收租子的收入要高出不少。
收入是肯定增长了,投入的劳动力减少。而经济作物带来的利润,也不是普通农作物可以相比的,收入自然是增加了。
当然他们要承担的风险也比以前高了,一旦发生什么自然灾害,一年下来可能还收不回成本。这东西能不能赚到钱,一个看眼光,一个是看天吃饭,一个又是看管理和技术。
不过新政地区越来越完善的水利设施,对天灾的抵抗能力是大大增强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到旱涝保收了。
东北地区尽管大部分土地都必须种植商品粮。但胜在地域广袤,而且地形环境也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商品粮,而且粮食商品化也让那些农业公司的粮食能卖出去,利润也比较不错。
尽管需要交税,但是那些经营农业公司赚到钱的地主,已经开始认同眼下的模式。
更有不少地主将资本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之中,凭借着北直隶商品畅销全大明,以及以及越来越大的海外市场,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尽管他们的收入相比国有资本财团来说。只是呵呵汤水,但赚的钱确实比以前那点租子要多,对眼下的制度也是越来越支持。
至于那些经商失败的地主,那自然是失去了社会影响力了。即便反对眼前的制度,手里也没什么资源,话语权很弱。
北直隶、山东地区的农业公司对粮食种植业开始不是太上心,更愿意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对当前的粮食供应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东北地区的商品粮输出已经开始不断增长,而台湾、南洋的商品粮也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也符合北直隶和山东地区的需求,这两省接下来都是工业密集的地区,大量人口集中在城镇地区,不仅需要粮食,还需要蔬菜、肉类,而工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原材料。
这样的农业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性。
新征地区的圈地运动则是比较温和的类型,但对跟不上节奏的地主和农民来说,并不是那么的美好。
很多地主没那个经营能力,识趣一些的卖掉了土地,或者入股农业公司之后不参与管理。不识趣的硬上之后,往往都是亏本出局。
普通农民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