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昭华未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2章 安置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广平伯陈博文共有三子四‘女’,其中二子二‘女’为嫡出。, 。 .前广平伯夫人皮氏育得一子两‘女’,皮氏与二十年前忽然得着重病,陈博文在皮氏垂危之际上本,请立了嫡长子陈晖为世子,彼时陈晖年方七岁。皮氏去世后两年,陈博文继娶了如今的夫人柏氏,柏氏仅育一子,唤作陈阳,今年一十七岁,因爵位轮不着他承继,只好从科举上晋身,于去岁上已中了秀才,正预备着明年的秋闱。

    说来那位柏夫人嫁与她十余岁的广平伯做填房时,前头那位伯夫人皮氏留有嫡子嫡‘女’不说,连着世子位也叫嫡长子占住了,柏夫人还肯嫁,实在是因为她出生低微。柏夫人之父不过是个从七品的太常博士,柏氏又是庶出,能嫁着广平伯做填房继室也算是高嫁了。

    柏夫人本以为以她的年轻美貌,必能拢住广平伯,哪里知道广平伯这里疼爱她,衣裳首饰吃食上她要一奉十,十分疼爱。却把皮氏夫人留下的儿‘女’们看得牢牢的,一个指头也不叫柏夫人碰着,柏夫人气恼之余,也想不出甚主意来,只得忍气吞声,勉强做个慈母样儿出来。

    如今看着谢皇后得势,柏夫人的心思就活络起来,她是个填房,谢皇后还是妾扶正哩。谢皇后都能叫她的亲子做得亲王,养子封做郡王,可见圣心偏向。若是能得着她的支持,世子之位易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谢皇后那头即不缺人奉承,更不缺珍宝玩物,柏夫人慢慢地就把眼光投到了云娘身上。云娘年纪虽是小了些,可她到底是承恩公府唯一的‘女’孩子,若是儿子能娶了她,谢皇后还能看着自家妹夫是个白身吗?便是不能将爵位给了陈阳,与几个实在官儿也是小事一桩。

    是以柏夫人先到陈博文面前陈情,只说在几回宴席中瞧上了承恩公府的四姑娘,又将云娘如何温柔如何秀丽夸耀了番,要陈博文为陈阳聘了来。陈博文倒是有些儿正统,不然也不能将柏夫人防足了十几二十年,正迟疑着不肯答应,柏夫人就哭闹道:“你儿子你还不知道吗?又不是个灵醒的,如今倒是个秀才,可泱泱帝都,首善之地,多少人才呢,连个举人也未必中得到了,你就要陈阳一辈子是个白身吗?一样是儿子,你也不能太偏心了。”哭诉完之后就将陈博文赶了出去,连着数日不许他进房。

    陈博文看着柏夫人闹得这样厉害,愈发不肯答应。不想陈晖听着父亲与继母口角的缘由,亲自来劝,道是:“今父亲已请立儿子为世子,一般是嫡子,三弟的前程却要靠着自家哩,母亲想为他寻个得力的岳家也是人之常情,父亲不要为着这等小事便与母亲生分了,倒叫儿子不安。”

    陈博文叫陈晖说得心动,叹息了声:“你这孩子也太纯良了些,谢家哪里是得力的岳家!那是皇后的母家,太子的外家!朝廷爵位不能滥赏,而皇后想要与自家妹夫一个出身,太子要想与自家姨夫一个出身爵位,你如何是好!”

    陈晖倒是不以为意,还笑道:“只消儿子无有过犯,他们又能把儿子如何呢?若是父亲这会子不肯答应,伤了您与母亲之间的和气是一,叫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是儿子从中挑唆,就是儿子不孝了。”

    陈晖这些话,陈博文细想下也觉有理,也就答应了,柏夫人得着陈博文首肯十分欢喜,次日就延请了尚书右仆‘射’的夫人黄氏为媒,往承恩公府提亲。因有齐瑱的例子在前,谢逢‘春’与谢显荣父子俩个先‘私’下见过陈阳,虽不好说是‘玉’树临风,却也是个翩翩少年,并无有侯‘门’公子的傲气,举止还带些儿羞怯腼腆。谢显荣又问过陈阳学问,却也扎实,只是人不太聪敏,中举或许不是难事,要再进一步却是难了。只是依着承恩公府与广平伯府,只消桂榜得中,还怕没前程吗?是以父子们倒也满意。

    只是提亲的人家甚多,儿郎们各有千秋,谢逢‘春’与谢显荣一时也难以决断。且云娘的婚事说是父母之命,可到底还要问过‘玉’娘意思,是以一直拖延下来。旁的人家还罢了,虽有些趋炎附势的心思,到底还要些体统,并不常上‘门’来,唯有广平伯夫人柏氏常寻了由头来承恩公府寻马氏说话,言辞间颇有些奉承之意,哄得马氏眉开眼笑,若不是顾忌着‘玉’娘,只怕已答应了下来。

    又过得月余,乾元帝便下了明旨,旨说是皇后孝顺,在宫中常思念父兄母姊,圣心怜悯,是以允皇后三月初八归家省亲,以全人伦孝道。又道皇后俭省体贴,不忍惊扰年迈父母,是以承恩公府无须重修楼阁,再造‘花’园,只以本来面目接待。

    旨意下去,朝野都有些儿哗然,懂事儿的都满口称颂,说是皇后孝顺,此乃社稷之福,朝廷之福,大殷朝可不能再出个护国公府了;也有不懂事的,冷笑道:不是要全人伦孝道么?未央宫中妃嫔们总又二三十位,她们就没父母兄弟了,不要骨‘肉’团圆了?这偏爱也太过。

    凭是朝野议论纷纷,未央宫中的诸妃嫔们倒是心平气和,总是争不过,又争来作甚哩?从前也有争的,如今都去了哪里?倒不如好好奉承着皇后,皇后喜欢了,圣上也就喜欢,大伙儿日子也好过些。

    倒是景琰听着‘玉’娘要省亲。就来缠着‘玉’娘,要随‘玉’娘出宫,只道是:“娘的母家呀,就是阿琰的外祖父,外祖母家,阿琰还没见过外祖父哩,他长甚样?”因看‘玉’娘把眉头轻轻一皱,忙将景宁也拉了过来,推了景宁一块儿来求‘玉’娘。景宁比景琰大上几岁,幼时又经历过些坎坷,到了‘玉’娘手上才得着安稳,是以年纪虽不大,为人却是稳重许多,因看‘玉’娘脸上无甚欢喜之‘色’,还反过来劝景琰道:“母后难得省亲一回,定然有许多话要与家人们说哩。不如我们陪着弟弟,也好叫母后放心呀。”

    ‘玉’娘不意能从景宁口中听着这几句体贴入微的话,加着仔细把景宁看几眼,见景宁身形已‘抽’长了些,鹅蛋面庞儿,眉目温柔,正专注地看在景琰面上,端地是个好哥哥模样。景琰迟疑地看了眼景宁,又将‘玉’娘看了看,低头想了想,蹬蹬跑在‘玉’娘面前,小手按在‘玉’娘膝上,认认真真地道:“娘,阿琰会看好弟弟,不叫他哭,您放心去看外祖父外祖母。”‘玉’娘抬手在景琰头上‘摸’了‘摸’,又将景宁招了过去,将他手握住,含笑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得着‘玉’娘夸奖,景琰愈发得意起来,踮了脚与‘玉’娘道:“是啊,是啊,阿琰最乖,阿宁哥哥比阿琰差一点点,就一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