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土门趣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山村情缘(11)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陶吉福、陶李氏、谭春玲初闻此事,倒也没觉着是件不好的事,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而然。话虽这么说,可就是觉着陶叶他爸陶大成这顶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头衔是否会影响二人关系的正常发展。再就是我们陶家就陶叶这根独苗,需要的是招个倒插门的女婿,这就不免忧心忡忡,一直为这事纠结着。黄刚他爸黄吉才初闻这事,也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首先把黄刚骂了个狗血淋头,说是陶叶他爸陶大成当年和自己一起参加红军,后因违犯军纪被开除军籍,这也情有可原,谁知后来他一气之下到黑虎崖当了土匪,竟然为虎作伥,危害这一方的老百姓,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解放后黑虎崖土匪被剿灭,这陶大成又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判刑终身监禁,像这历史有问题的人家,人人都辟而远之,你娃还胆敢和人家的姑娘黏黏糊糊,就不怕耽误了你娃的美好前程,真是气煞人也!虽然我们黄家两男三女,但你是长子,理应撑门立户,我咋能让你过继出去呢!你趁早死了这颗心,给老子好好的在学校教书育人,这天底下的好姑娘多得是,改天老子找人给你介绍一个就是。黄刚耐着性子听完爸爸黄吉才的这番教训,真是哭笑不得,尽管黄刚也磨破嘴皮反复解说,现在党的政策是“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看人,应当注重表现,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陶叶他爸那是他爸的事,国家不也正在对他监禁教育吗,其目的也希望他重新做人。陶叶又是一代人,自从她出生就没见过她爸,这怎么会受到影响呢,况且自她上小学一直就是个好学生,曾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这是当年的师生有目共睹的。升中学时,她考的成绩最好,可这大队、公社却因人家爸爸是历史反革命分子之故,剥夺了陶叶上中学的权利,这陶叶也实在够委屈了。这些年来忍辱负重,在生产队踏踏实实的劳动,从没做过半点对不起牧羊坝老百姓的事,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况且这陶家祖祖辈辈也是穷人,她爷爷、奶奶也都是善良厚道之人,她妈妈也算个读书人,这些年来给生产队当会计不也当得好好的,你怎么就抓住人家的这小辫子不放呢?面对黄刚的这番解释,黄吉才也是哑口无言。可无论黄刚咋样解释,黄吉才就是不依不允,不让黄刚和陶叶交往,就是要棒打鸳鸯。后来陶叶得知黄刚他爸是这态度,感到太伤自尊,认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过就是一抔臭狗屎!别看她平日里跟小绵羊一样温顺,可她外柔内刚,一时半会咽不下这口气,便毅然决然和黄刚分手,从此见面,陌如路人。一桩男才女貌美好的自由姻缘就这样活活被拆散,被扼杀!知情者对此无不感到惋惜!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陶叶的婚事也一直不能得以落实,这可急坏了陶吉福、陶李氏以及谭春玲。可急也是白急,这婚姻大事,不是说办就能办的,更不是想办就能办的。陶叶自从和黄刚分手后,切实憋了一肚子气,当时陶叶认为,哪怕是自己终生不嫁那也没关系,可就是不能被人瞧不起,不能被人把“历史反革命分子”这个桎梏捏在手里不放,哪怕就是找个秃子、麻子或者残疾人,只要他把我陶叶当人看,尊重我,尊重我们陶家人我也认了。总不能让陶家到了我这断了香火。陶叶这些话慢慢传了出去,那些好心的人便又按着她的思路给她物色起这婚姻的候选人来。

    村西头的黄老五老汉养了三个儿子,老大叫黄大牛,老二叫黄二牛,老三叫黄小牛。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老两口终年辛劳,也只能勉强糊口,更没有能力供儿子上学。眼见得三个儿子长大成人,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可他们家这个穷样子,谁愿意把姑娘嫁到他们家。尽管黄家老两口四处托人给儿子说个媳妇,可好话说完,嘴皮磨破,竟然还是没一个人上门提亲。这可急坏了全家人。没辙了,便放出风去:说是三个儿子都愿意过继到女方当上门女婿,如是有意者,请前来提亲。这消息自然传到了陶吉福耳朵里,他们也正为陶叶的婚事发愁,一些好心人得知这两家人的情况,便主动上门提亲。这两家倒是一拍即合,随即定下了这门亲事。这陶叶从内心深处也觉着不妥,自己无论咋说也算个有点文化的人,让自己嫁给一字不识的黄大牛,实在觉得有点委屈,但鉴于自己和黄刚婚事的告吹,明白自己家庭的特殊性,总不能当一辈子的姑娘吧,只要黄大牛对我好,对爷爷、奶奶、妈妈好,虽然自己委屈点,我也认了。黄吉福见孙女儿应允,这才定下来让黄大牛前来认门,随后订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觉得还能相处,两家也觉着基本可以。黄大牛每次来陶家,也总是捡重活、脏活干,很是吃苦耐劳,对陶家人是言听计从,就是不多说话。无论陶叶对他说什么,他都认为这是最高指示,总是憨乎乎的一笑道:“是的!对!一定照办!”这一来二去,也都觉着顺眼,便决定结婚。于是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把婚期定在了阴历腊月初八。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按照牧羊坝的习俗,在节俭的前提下,举行了前文所述的婚礼。

    这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乐事、快事。待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陆续离去,左邻右舍也都主动帮着把借来的桌凳、锅碗盆瓢等器物一一归还,把院子打扫干净,这夜幕就降临了。这山里人的习俗兴闹洞房,认为这洞房闹得越欢越好。陶大妈早早把火盆弄燃,把木炭加的足足的,让炭火燃得红红火火,还真有点洞房春暖的气氛。那些半大孩子等着吃喜糖、抽喜烟,那些未婚的小伙子、姑娘们也早早来到陶家,把这洞房挤得满满的,陶叶欣喜地拿出喜糖给大家散着,黄大牛拿出喜烟给大家发着,大家吃着喜糖,抽着喜烟,嘻嘻哈哈说笑着、挑逗着,使整个洞房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吃罢喜糖,陶叶又拿出自家腌制的蒜头,红葱瓣子,长腌菜等这些山里人喜欢吃的农家菜肴让大家品尝。这之后大家便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这陶叶、黄大牛拗不过,只好按他们的要求表演起来。第一个节目:“摸虱子”,就是把一枚一分的硬币从新娘衬衣领子里贴肉放入衣服内,然后让新郎把手伸入新娘的衣内把这枚硬币摸出来。这硬币到是顺利地放进了陶叶的衣领,可这黄大牛就是不好意思去摸,大家呐喊着、簇拥着,不依不饶,在大家的“胁迫”下,黄大牛这才红着脸,低着头,羞涩的小心谨慎地把手伸入了陶叶的衣内,笨拙的摸索起来。大家的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表演的第二个节目:“吃苹果”,就是把一个苹果用一根红色的线绳拴住,线绳的另一端系在一根棍子上,由一个顽皮的孩子手持棍子,把苹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