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和生育率较低。这次人口普查,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万户,家庭户人口1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10人,比000年人口普查的.44人减少0.4人。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1,在发展中国家为.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胎~.5胎(普通一胎,中产二胎,少数多胎或无胎)。
008年中国人口结构如下图:资料1: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国名-------普查时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少子化程度日本-------%-------------超少子化意大利-----00-01-01----------14.%-------------超少子化西班牙-----%-------------超少子化德国-------%-------------严重少子化乌克兰-----%-------------严重少子化中国-----010-1-%-----------严重少子化俄罗斯-----%-------------严重少子化波兰-------001-1-1----------18.%-------------少子化加拿大-----00-07-01----------18.%-------------少子化英国-------%-------------少子化法国-------%-------------少子化韩国-------%-------------正常美国-------%-------------正常阿根廷----001-11-17-----------8.%-------------多子化南非------%-------------严重多子化印度------%-------------严重多子化坦桑尼亚--00-08-4-----------44.%-------------超多子化(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网站)
资料:中国人口出生率(09年中国卫生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份------人口出生率(‰)-----少子化程度194超多子化196超多子化197超多子化197超多子化198多子化198超多子化199超多子化199多子化199多子化199多子化199多子化199正常199正常199正常199少子化00少子化00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注:人口出生率1.0‰以上为超多子化;1.0‰~19.0‰为严重多子化;19.0‰~17.0‰为多子化;17.0‰~15.0‰为正常;15.0‰~1.0‰为少子化;1.0‰~11.0‰为严重少子化;11.0‰以下为超少子化。)
资料:1950~010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国家统计局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份------总和生育率(孩)-----少子化程度195超多子化195超多子化196严重多子化196超多子化197超多子化197严重多子化198正常198正常199正常199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0严重少子化01严重少子化(注:总和生育率:5.0以上为超多子化;5.0~.0为严重多子化;.0~.4为多子化;.4~.1为正常;.1~1.8为少子化;1.8~1.5为严重少子化;1.5以下为超少子化。)
资料4:日本的总合生育率(000年-005年)
————————————————————-年份--------总合生育率%00(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少子化社会白皮书)
资料5:1990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了1989年的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的惊人数字,这在日本被称为“1.57”危机。这一数字震动了日本政府和国民,“控制少子化进程,促进适龄妇女生育”就成为了当时日本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厚生省因此紧急设置了“有关今后家庭及抚养孩子的谈心会”,该谈心会主要讨论:从“为了企业生产活动的家庭生活”向“为了家庭生活的企业生产活动”的转变,今后要营造男女共同生育抚养子女的环境。并指出,教育、居住状况所带来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女性分娩、抚养孩子与继续工作的矛盾、女性的晚婚化、年轻人的单身化意识是当时导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1.57”冲击就此拉开了日本政府与少子化斗争的帷幕。
日本当局一项新调查显示,日本要维持良好的社会结构,最理想的状况是每对夫妇诞下.48名孩子。但在008年,每对夫妇的生育率平均只有1.7这极低水平。“少子化”即生育率低,在日本已达到危害“国家兴衰”的地步,日本政府一份内部文件就将少子化的严重程度,称为“静默发生中的紧急状态”。
资料6: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曾指出,出生率急剧下降,将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国内市场规模缩、中青年负担增加等问题,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实际上,在现今的日本,人口少子化已经给经济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首先,少子化加速了日本高龄化社会的进程。少子高龄化的结果,给日本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这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医疗、福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特别是波及到经济增长的减速以及家庭模式的变化。其次,少子化对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少子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人口减少,同时,高龄人口的消费呈减少趋势,儿童数量减少也造成需要减少。从供给方面来讲,劳动人口的减少造成劳动供给缩。供求双方的缩将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微观经济角度来看,少子高龄化会增加社会保障成本,给企业带来福利负担,甚至会给日该企业竞争力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日本经济企划厅000年6月发表的推算统计显示:005年后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