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念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校园如战场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秋收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远处的地里,各生产队的劳力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在刨地瓜,然后运到各队的场院里去。

    场院里拉起了电灯。晚饭后,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出动了,他们挑着筐子,挎着提篮,拿着锉刀,打着灯笼。老人还抱来了破棉袄,小孩子兴奋地晃着手里的手电筒。

    队长和会计正指挥着分地瓜。有点名的,有记账的,有装筐的,有抬筐的,还有抬秤看秤的。

    各家分到的地瓜要当夜切完,因为明天还要下地刨地瓜,晚上又有新的地瓜要分了。

    母亲在山坡上找了个干爽通风的地方,父亲负责把分好的地瓜运过来,母亲就飞快地用锉刀把地瓜锉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地瓜片,我则把切好的地瓜片一块挨一块地摆开。弟弟也学着我的样子摆地瓜片,可没多久就就开始捣乱了。

    夜深了,田野里的灯火这儿一点那儿一点,大地静悄悄的,只有锉刀“呼哧,呼哧”的声音在深秋的夜里此起彼伏,间或听到人的一两声咳嗽。

    夜凉了,老人们都穿上了抱来的破棉袄,她们的腿脚不便,在地上坐着、跪着、爬着。弟弟睡着了,用小被子和妈妈的衣服包了,放在地头的地瓜秧上。

    不知不觉天亮了,太阳从东岭后头升上来,各家收拾东西,呼儿唤女地回家吃早饭。

    今夜又将是个不眠之夜。

    等到秋收接近尾声的时候,该上晚自习了。

    山野里的地瓜都刨完了,地瓜秧也运回来在场院里晾着,地瓜叶被霜打得黑乎乎的。山坡上一片一片的雪白变得越来越稀疏,还没有完全晒干拾起的地瓜干也只是些末尾的零零碎碎的小块了。

    小草枯黄了,在秋风里瑟瑟。偶尔还有一只小蚂蚱独自在枯草间蹦跶。今天是我第一次上晚自习,可不能迟到了。可是,越着急,这些零碎的小地瓜片拾起来越没完没了。

    村里人家的灯火次第亮起来了。

    当我跟头咕噜地赶到学校时,正赶上老师还没上课呢。明亮的灯光把夜晚的教室照得格外敞亮而温馨,同学们的脸看上去也与白天不一样,有点陌生。

    没有了农活,我们总是早早地吃了晚饭就赶到学校。同学们带了各式各样的手电筒,都拿细绳在手电筒的两头栓了,由肩膀斜挎到腰间,感觉像画上的八路军挎着驳壳枪,特别神气。孩子们在校园里疯够了,晚自习才开始了。

    这节课老师先教了“棉花”。在洪亮的跟读声中,总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nian hua”。

    老师停下来问:“是谁读nianhua?”同学们都一齐看向张志生,“老师,张志生读nianhua”。老师把他叫起来单独领读了几遍,他还是读nianhua 。

    班里的同学都笑翻了,五年级的大学生也没心思做作业了,趴在本子上扑哧扑哧地偷着乐。

    突然,“乒乒乓乓”的敲窗声和人的喧闹声把人吓了一跳,课堂被打断了。大家同仇敌忾地把目光转向教室北边的窗口,“敌人”又来偷袭了。

    坐在窗子旁边的五年级的大同学气愤地把窗户打开时,外面悄无声息,“敌人”已经撤了——别以为平安无事了,“敌人”的撤退是为了更大的反扑。

    山里的冬夜是漫长的。这个时节的太阳像一个老人,已经度过了生命的青春年华,苍白虚弱而步履蹒跚地急于到西山后头躺着去。才过五点,山村就沉入无边的黑暗、清冷和寂寥里。

    村里的半大姑娘小子们却是风华正茂,有的是青春和活力。他们不能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一黑天就关上昏黄的电灯或煤油灯上了炕,然后在炕头上熬过这漫漫长夜。往往睡了好几觉,毫无睡意了,还不到半夜。

    如果在窗户底下仔细听听,就会听见屋里人望着窗外的大月亮辗转反侧,长吁短叹:“唉!怎么还不鸡叫呢?”

    没有了农忙的劳累,那些半大姑娘小子们只好想方设法地发泄多余的精力。而那个灯火通明、生气勃勃、打破了山村的寂寞的学校就是他们最想去消遣的地方。

    教室北边的窗户朝向大路,这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了方便。

    他们猫在墙根底下,跟老师和同学们“打游击”。

    他们“听墙根”的水平是相当高的,总能在师生极其投入,极其忘我的时刻发动袭击—爆发出各种惊人的声音,以求一招致命,把人吓个半死。

    好的时候是锣鼓齐鸣,不好的时候是鬼哭狼嚎,不好不坏的时候就像今晚上这样,叮叮当当,乒乒乓乓。

    几年来,不堪其扰的时候,像五年级这样的大学生,我们一年级这样的小学生以及那些不大不小的学生也发动过有组织和无组织的不懈反击,甚至“吴老头”这样的资深“整人”专家亲自组织,亲自挂帅,也没能把他们怎么样。

    无奈他们的游击战术运用得太炉火纯青了,对革命年代的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杜家庄和平年代的新游记战略也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我进敌退,我退敌进,我追敌跑,我疲敌扰。”

    从战场的实地考察来看,这股歪风邪气不但毫无遏止的苗头,还大有蔓延之势。

    特别是今冬他们的领导班子换届之后,初次过招就显示出了队伍的崭新的战斗力,不但人员空前壮大,而且充分展示了“稳准狠”的战斗作风。

    带出这支“高素质”队伍的不是老谋深算的相对年长者,而是年龄较小的一位,大名“张强”,若是正面人物,堪比年少有为的周瑜。

    据说幕后还有一个女军师,就是唐新文老师的邻居杜香,“女诸葛”之名当之无愧。这两人没生在三国时期甚是可惜。

    今晚他们的战斗力好像特别旺盛,估计吃得不错,蛋白质过剩。唐新文老师这里刚一走出教室,他们就纷纷从窗台下露出头来,并公然与窗子旁的同学展开了口水战,甚至短兵相接。这种零距离接触实属首次。

    我们这一教室的大同学小同学男同学女同学今晚摄入的能量也不少,特别冲动。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这一冲动,我们就感觉不是自己了,热血直冲脑门。我们不约而同地一脚把凳子踢翻在地,极具挑衅地涌向窗台。

    谁知“敌人”比我们还冲动,热血直冲天灵盖,一手抓着一个窗扇就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