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参加兄妹会的兄方,有太师李道成和李乾德的亲信大将李日成和李常俊、李常杰等人。皇帝出行,大批人马簇拥着,有军队兵将,有太监宫女,有文武百官,有明里的大张旗鼓的,说是保护皇帝,其实是想给对方看看颜色,先威慑着;也有悄悄的迂回包抄的,说是保护皇帝双保险,其实是准备一举彻底摧毁对方,甚至借口就是你占婆支持了我国的叛徒,你们干涉了我国的内政,乘胜追击,灭了占婆,至少占了细东河的西岸,把占婆赶到湄公河的西面去。
参加兄妹会的妹方,力量比较单薄,就是原先王木木救出来的100人中的几十人,原来的100人,除了牺牲了两人,上大船的一些人等,在小海伦身边现有50人,另外,小海伦比较放心的是她有占婆的娜丽雅作后台,占婆有点怕交趾,不敢得罪交趾,又不心甘。现在你小海伦出头挑事,我暗助,很是积极。
相比第二、第三商圈,小海伦人单影只,但小海伦一点也不担心、不怯场,扈东姐在伊斯坦丁堡广场上做出了好榜样,扈东姐人生地疏,尚且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自己,这里是老家,本乡本土的,熟人熟面的,一定不能玩差了。
海明威对小海伦说:千万不能大意,什么兄妹会,一定是个鸿门宴,人家项庄舞剑,你怎么办?
小海伦说:副校长给我和四海鸟每人都配备了两把匕首枪,我们现在练得很好了。近身攻击我?我五人有四十发子弹呐,我很想他们能撞上枪口!
海明威对小海伦说:千万不能大意,常言道,寡不敌众,第一商圈配备的1000投掷兵和500娘子军,今天这里只有一半到位,另一半叶孤城带走了,你人手太少了。
小海伦说:副校长马上会给我加派人手来,马上会多送武器来。放心吧,扈东姐打了场海上的经典战役,我小海伦要打一场陆地上的经典战役。和扈东相比,我没能像她那样运筹得好,先是救苦救难,赎买人身,收买人心,把获罪的女巫、逃婚的女童、苦命的奴隶等先收了二万多人,又扮猪吃虎,设了圈套让那些欧洲的傻爷们往里钻,结果一下子收了40多万人和5亿多两黄金。我知道,做局,海上容易陆地难,我们的新式武器更方便在海上发挥。但是,事在人为,咱海伦小公主有心和扈东新女王pkpk,赛赛,晒晒,谁牛?
不打无准备的仗,小海伦的手下都是交趾本土人,40个人出去跑情报。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现在知道,真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交趾现在全国大约有20多万头战象,这次来了一半,现在都集结在巴色那南北两个突出的小河套的森林里,南面多点,6万;北面少点,4万。每头象载士兵3人,所以,应有战象战士30万人。另,交趾还出动了2万步兵、2万骑兵、2万水军、民夫5万,总计41万人,这一席宴,跟扈东面临的大小差不多,现在是考验小海伦的智商的时候了。
小海伦的菜,特色是象兵。自古各国的兵家就十分注重利用本地的特有动物冲锋陷阵,这样做也常常收到出人意料的战绩。藉此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产生了以“象”为基础的兵种,即“象兵”。这在非洲和东南亚大象繁衍栖息的胜地的森林地区很有历史。
象的躯体魁伟庞大,是世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但象并不笨拙。它生性聪明,通人性,可以比较容易的训化。象虽行动缓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45度的陡峭山路视若坦途。所以,盛产大象的亚非地区自古就有利用象做运输工具、当邮差的传统。它那让人望而生畏的体态巨力更是兵家青睐的战斗力。
据传,公元前600余年,印度就开始训练“象兵”。古印度亚柏格皇帝曾驱遣300余只“象兵”向敌8000余名重兵据守的希托安要塞进攻。群象冲来,黑压压的一片,刀枪不入,势不可挡;它那长长的鼻子轻轻地一点就将人卷起,然后将人摔得粉身碎骨:那巨大的象蹄踩到人身上,人便成为肉饼。敌军惊慌失措,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亚柏格挥军一举夺占希托安要塞。
在21世纪,在泰国曼谷以北百十米,有个旅游名城素攀府,这里每年都要举行象节游行,纪念象战的伟大胜利。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们,无不对那披红戴绿装饰得威武缤纷的“象兵”队列赞叹不已。那器宇轩昂的古泰王纳黎萱骑象雕塑更让人驻足仰目,遐想泰、缅象战的盛况。
在1569年。泰国大城王朝被缅甸灭亡。但在众军民的拥戴下,纳黎萱于1584年在肯城自立为王。缅甸国王闻讯大怒,但又一时无可奈何,经过8年时间的周密准备,于1592年派遣缅王储帕玛哈乌拔拉率“象兵”讨伐。早有准备的纳黎萱和其弟弟挥师奋起迎战。他们依托热带山岳丛林的有利地形,设下层层伏兵。当缅军进入泰军埋伏圈时,伏兵猛然蹿出。纳黎萱亲率“象兵”冲杀在前。霎时缅军死伤遍野,阵线大乱,四奔逃遁。恰在此时,纳黎萱及其弟所骑之象春情勃发,撒开四蹄没命地追赶奔跑中的缅军“象兵”。泰军乘“象兵”之威奋力追击,不料反陷入缅军阵列圈里。来到一处,泰王纳黎萱抬头环视四周,猛见缅王储帕玛哈乌拔拉骑在象背上,停在不远处的树阴之下,周围簇拥着众卫士,好一派笑傲天下的气势。纳黎萱不禁一愣,但很快便从惊愕中镇定下来,不失王者风范,激将之言脱口而出:“皇兄!为何呆立树下,敢来决一雌雄否?良机莫失啊!”
缅王储帕玛哈乌拔拉听罢此言,刚要发怒,却见纳黎萱身边只有寥寥几名侍卫,心想倘若即令部下上前拿下这落网之徒,岂不有以强欺弱之嫌,便二话没说,挥鞭策象朝纳黎萱的骑象猛冲过去,一下将纳黎萱的坐象撞得横在面前。他就势举刀向纳黎萱猛力劈下去。泰王闪身躲过刀锋,但头盔已被砍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纳黎萱临危不惧急忙回过身来;使出全身力气,驱象撞向缅王储的骑象,并挥刀猛砍下去。这一刀从缅王储右肩斜劈下来,伤及中枢神经。缅王储当即毙命。帅亡兵溃。缅军见到这般情景丧魂落魄,惊慌逃遁。泰军大胜。从此,泰王纳黎萱名震四方。他与他的“象兵”以英勇无畏的气概,成为泰国男女老幼赞美的偶像,也使周边蓄意染指这个美丽国家的人望而却步。在这之后的150余年间,再无外敌敢来侵犯,对泰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影响。
"象兵"或"战象"是古代一些地区的重要作战武器。在战场上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