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哈佛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01章 脱底棺材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的应该是广西宾阳吧。

    什么“秘书省正字”、“通判”、“太常博士”、“捕快”?这都是古代的官称啊!

    还有什么“乌台诗案”、什么王巩、什么苏轼?这都是宋代的人和宋代的事啊!

    至于还有同什么、穴什么、阴什么、婚什么的,也没听清楚,先不管了。

    也许是刚才两人和他们的脱底棺材在坑口遮挡了日光,现在离开了,坑内有了些光线。王木木也有了些视觉。王木木伸伸胳膊抬抬腿,转转脑袋睁大了眼。

    嗯?不对啊,转脑袋的时候怎么压着了头发,我头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长了?这是我吗?

    嗯?不对啊,我的胳膊我的腿,好象细小了一圈,我缩骨了?变小了?再摸摸脑袋、下巴、脖子,也不对啊,脸皮光光的,嘴上没毛,喉结不明显。再朝小弟弟那里一摸,**也只有二三根。我嫩了?返老回童了?怎么回事啊?这是我吗?

    嗯?不对啊,我穿的是什么衣服啊?我现在穿的是一交领长袍,一根布条围在腰上、一双草鞋套在脚上,衣服本白色的,没有了皮带、旅游鞋,没有了t恤、牛仔裤,更没有了手机、相机、笔记本和旅行袋。另外,这衣服是什么料子啊,硬硬的、粗粗的,一点不柔和、不舒适。原来是麻呀!我什么时候穿过这种衣服?现在什么地方还有卖这种衣服?天哪!卖糕的!这是我吗?

    王木木知道,棉花虽在南北朝时已流入中国,但那时的棉花是一种花,是一种观赏植物。到了南宋,棉花才逐渐发展为经济作物,被织成线毯、棉布,打破了丝、麻、毛的一统天下。所以,如果我是北宋的一个木匠——一个贱民,那么,那件衣袍倒是本应如此的。

    镇静!镇静!王木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深呼吸能增加脑部的供氧量,所以,当你考不出试的时候,可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当你被质疑而无言相对时,可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当你黔驴技穷无计可施时,可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当你作为运动员,准备上场时,也可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王木木硬按下无穷的惊讶,理性地分析了起来。

    现在是什么状况?时间、地点、人物!

    那个秘书省正字、杭州通判、捕快,肯定不是现代的事。那个“乌台诗案”、王巩、苏轼,都是宋代的事啊!我在宋代?

    那个西湖不是在杭州嘛,那个“仁和”不就是杭州古称嘛(杭州古称有钱塘、武林、应天、临安、余杭等。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乌台诗案”发生在北宋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故此处取杭州名为“仁和”)。这里也不象是四川,呆老半天了,也没啥余震了。

    我,好象已经不是我了,好象是个年轻的小木匠,是个在棺材店里打工的、并且不太安份的小木匠。王木木扭了一下大腿,哎唷,挺痛的,还好,不是做梦,我还是个活人,不是个死木匠。

    综上所述,我,穿越了?好象是穿越了,应该是穿越了!

    王木木缓缓的爬出了土坑,环顾一下周围的环境。这完全是江南水乡,哪里还有川蜀山道的影;放眼展望,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没有高压线和铁塔、没有汽车声等喧闹、牛拉着犁、还有一顶青衣小轿在远处晃悠着。

    王木木走到一塘水洼边,弯着身子打量着自己。水面的映射虽然不怎么清楚,但很明显照出来的那人不是自己,或者说不是原来的自己,又或者说不是21世纪的自己了。自己穿着一身本白的麻质的交领长袍,一根布条围在腰上、一双草鞋套在脚上。

    坑旁有一块木牌横在地上,上面写着这么几个字:“宋木匠王木木之墓”。王木木摇了摇头:嘿嘿,原来同名同姓啊,大概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穿到这个小木匠身上的原因吧。摸摸自己的屁股、背脊和大腿,伤痕累累。也不知道这是被汶川的墙砖给砸的,还是被大宋的板子给打的。好了,不研究了,这还有意义吗?

    唉,既来之,则安之。前世,自己三十七,快奔四了,而这个小木匠,大概也就十七八岁,哈哈,赚大了,好多活二十多年,天大的好事啊。王木木弓着腰、右手支着下巴开始自塑起罗丹的思想者了。

    王木木这一生,当然说的是21世纪的王木木,一言难尽。他一出生就被送人了,养父母待他很好,可好景不长,特殊时期中,养父母手挽手从小红楼上跳下了。作为贫下中农的亲父母是不会接受这个地富黑五类的,哥和姐也唯恐划不清界限。他被养父母的一个远亲带到了五七干校,童年就在那里怀揣着红薯趴在牛棚里,看被打倒的黑画家画四个伟大长大的。他没上过小学,一是因为没身份,无法报名;再是因为没有钱,没法注册。

    他没上成学,却住在学校里了。牛棚中一位叔叔是养父母的票友,平反成了校长,王木木沾光了,就扫扫楼、帮帮厨,得以能在学校里吃些多余的饭菜、在教室里睡睡觉,不明不白的混下了。平时王木木也会偷偷听些课,向一些老师提些问题。11岁时,校长叔叔帮他混到了张准考证,结果高分考进了市重点。校长帮他招呼了中学领导,他又吃住在中学里了。

    王木木很高兴,现在他睡的地方固定了,就是学校图书馆。初中三年他把图书馆的书看了个遍,包括全部高中课本和一些大学的教材。他成绩极好,数理化没有98分的,不是100,就是99。语、英、史、地、生永远是年级第一。美、体、音更是被授课老师钟爱,开小课,成了忘年交。

    进了初中后,王木木很高兴,觉得自己象进了天堂、象掉进了蜜罐。他做梦也会笑,因为他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了,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坐在教室里面对老师了,他能和所有的同学一样了,不再是扫垃圾吃剩饭、只能偷着学的穷瘪三了。当然他还很穷,但他帮人做做作业、补补图书、修修乐器、画画海报、继续帮厨,他已经不必靠别人家丢弃的旧衣服遮羞、保暖了。他不象小学时代是个没学籍的人,他是个正式的学生了,学校给他助学金、给他奖学金。他能自己交学费,他还有点小积蓄,可以尝试着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了。他成绩好,不管是厂长的儿子还是经理的女儿,都差他一大截。他满足、他自傲、他也珍惜。他知道自己穷,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差人家一大截。但他努力学习,让所有人的成绩都比自己差上一大截。他没有家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