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时机已经过了,但哪怕只能逮住一小支后卫部队,他也要追上去。刀上必须沾血,必须沾上南蛮的血。不如此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大夏和大晋之间的争斗结束了,但他个人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穿过峡谷,狂奔两个时辰。没有见到晋军的踪迹。第一个劝他返辔的人被他狠狠抽了一鞭子,第二个若不是躲得快会被砍掉拉住缰绳的手。人们苦不堪言。但只能继续追击。到了太阳快偏西的时候,他们冲到潼关城下。发现这里已经没有晋军一兵一卒。赫连璝叫幕僚写战报给赫连勃勃,声称他率军苦战攻陷潼关。稍作歇息,立刻出潼关继续追击。他在前头有多窝囊,此刻就有多昂扬。前锋在路边抓住了一个掉队的晋军士兵,抽了几鞭子,这个兵说晋军分两路走了,朱龄石带主力向东,好像是去晋军王敬先占领的一个要塞,还有一支小部队向南拐了,郭旭带着。
赫连璝稍稍迟疑,决定要抓就抓大的,发誓要擒拿朱龄石,但他也不肯就这么便宜了郭旭,乃分出一千骑兵,由亲兵统领,南下猛追。
郭旭身边,将只剩斛律征和徐之浩,骑士勉强三百。全军抵达潼关时,潼关守军撤走已经两天了。朱龄石原本指望在这里歇歇脚,但友军没有踪迹,百姓闭门不出,粮库空空如也。忠于大晋的老百姓要他们赶紧走,因为已经有不少匈奴人化妆潜入,藏在城内各处。朱龄石判断赫连璝一定会反悔,马上就会尾随追来,届时内外受敌,捉襟见肘,乃决定立刻离开。他不想让薛梅儿和小俏再担惊受怕,决定分出脚力好的马给郭旭,要他立刻走小路去洛阳。他自己带领主力,大张旗鼓向东,吸引追兵注意。东去有王敬先堡垒,易守难攻,可以休整待援,只要他到了那里,赫连璝就无计可施了。
追击郭旭的那支骑兵跑到夜色沉沉时不能再跑,商量了一下,决定就地宿营。明早再追一个时辰,如果到那时还不见晋军踪迹,就掉头回去。
骑士们非常疲惫,枕着马鞍睡得很深。有个亲兵尿急,撒完后回来摇醒身边一个兵,说他隐约听到了孩子的哭声,要不要过去看看。那人睡得迷迷糊糊,说赶紧睡,荒郊野外的,别吓唬人。
亲兵接着睡。明明听见孩子在哭。他踢醒了另一名亲兵,拽着他往前走,就在他们宿营地的旁边,隔着一个小山包,他看到了另一个营地。月光不明,但他的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此时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席地而睡,人群中有一辆车子,孩子的啼哭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他从山包上摸下来,叫同伴赶紧去叫人,自己接着监视。就在这时候,晋军的几名暗哨包抄过来。两名亲兵跳起来,一边和敌人格杀,一边大声报警。
郭旭冲过去,干脆利落地干掉两名匈奴兵,看到不远处已经亮起无数火把。立刻叫斛律征带领两百弟兄护着车子离开,他和徐之浩带领其余弟兄断后。
车子走出去不到二里。右轮陷入一个坑,猛烈的撞击折断了车轴。险些把薛梅儿抛出去。斛律征立刻叫两名骑士让出马匹给两个女人,但她们本身就不善于骑马。怀里还要抱着孩子,根本就跑不快。郭旭和徐之浩在匈奴兵迅猛攻击下,根本无法稳住战线,只能且战且退,很快就赶上了斛律征那一队。
好在暗夜之中,道路狭窄,匈奴人没法两翼包抄,只能平推着往前赶,杀到天亮时。郭旭身边只剩下五十多名骑兵,另外还有二十来个弟兄死了坐骑,只能步战。此时郭旭才发现,他们在黑暗中边打边走,已经错过了拐上大路的岔口,现在他们前方横着一条河,不算很宽,但马匹跳不过去,水流也很急。徒涉想都别想。
一千匈奴骑兵,此时也已经损失过半,他们也看到晋军的处境,决心把他们全都赶到河里去。天亮了。匈奴人的弓箭准头有了用武之地,步兵弟兄围在两个女人周围做肉盾,在骑兵掩护下。沿着河岸往前跑。
剩下只有十来名骑兵时,徒步跑在前头的步兵弟兄突然狂喜地大叫起来。
桥!
河上居然有座桥!
其实是三块木板。搭在中间一座石头桥基上,不知道踩踏了多久。风吹雨淋了多久,木板已经开始朽坏。郭旭目测之下,怕这几块板子撑不住骑兵,乃冲到锋线上,挥舞铁槌,击毙几名匈奴兵,吓退余众,叫弟兄们立刻下马过桥。只要人到了对岸,立刻把木板拆掉。
但匈奴人紧紧地逼过来,如果没有人挡着,他们也会下马过桥。郭旭跳下马来,扔掉砍缺的长剑,从一名弟兄手里要过一把长槊,像铁塔一样,堵在桥头上。弟兄们都已经跑过桥去,这边只剩下他和斛律征、徐之浩。
斛律征,你格杀不及射箭,你到对岸去掩护我们。
斛律自嘲地摇摇头,拎着弓跑过桥去了。
不等他打发徐之浩,后者先说话了:
“郭大哥,你不要和我争,我没有家小!”
郭旭不吭声,也不挪动步子。
徐之浩看了一眼对岸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跑的两个女人,幽幽地添了一句:
“已经有一个寡妇了,别再添一个!”
郭旭一咬牙,跑到河对岸。斛律征已经找了块大石头躲起来,箭袋从身上解下来摆在地上。他的位置恰好在桥的侧翼,射击上桥的敌人毫无死角。
匈奴人扑了上来。徐之浩的铁槌在他们头上飞舞。
他们不怕死,一**地涌上来。
徐之浩一步步向后退。
第一个踏上桥板的匈奴人被斛律征射落水中,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郭旭焦急地回头看,看到弟兄们已经跑远,稍稍心安一点,他挥舞着双手大声喊;
“徐之浩,撤下来!快撤下来!我们拆桥!”
他知道不少匈奴人都懂汉话,但他已经顾不上掩饰意图。
徐之浩立刻转身后撤,试图抢过来的匈奴人一个接一个被斛律征射中。
徐之浩跑到桥头,撇下铁槌,弯腰去抬木板,郭旭上前帮忙,此时他们才发现木板这头深深埋进土里,根本抱不起来。不要说他们已经精疲力竭,就是气力饱满时,也休想撼动这些看似衰朽残破的木头。
徐之浩顾不上拿铁槌,冲到桥中间,团团寻觅一圈,瞅准木板最朽烂的地方狠狠地踹,没几下就将中间那块板子踏断,就在他要踏边上那块板子时,匈奴人的一支箭射穿中了他的后背。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