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倔强,明里暗里最忌讳人贪赃枉法,不管与他多亲近的人,犯了罪照样儿弹劾。想来章远东也是因为这样一个好友的缘故,才不曾在官场上行差踏错。
章府被查封,大夫人搬离。她并没想过还留在京城,是以,只带着随身一个包袱,接了章兰婷命人送来的一点儿银子,去了客栈住下。
接下来该打算的,是她与兰婷的去处。
武安侯世子已经说了,要与兰婷和离。
那么,她们母女两个是回娘家原籍,还是另找个地方度日呢
京城这个地方带给她的一切,真就如黄粱一梦,梦中曾经花团锦簇,后来梦醒了,一切都成了昨日黄花。
落差太大,她已无心无力再停留下去。
如今回头,她为时已晚,可兰婷不同。还有很多年要过,需得重头来过。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女儿到了眼下,想法根本与她不同
章远东被押送离京之后,宋志江便急着与章兰婷和离。可是武安侯夫妇没有答应,语重心长地道:“章远东便是再不堪,如今已然走至末路,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傍,你总得给她安排好去处,才好与她和离。”
这样的儿媳妇,他们自然是从头至尾都不满意的。但是,儿子声名狼藉,借着章兰婷之事,若能让外人高看一眼,总不是坏事。
宋志江瞪着眼睛问双亲:“我能把她安置到何处让她带着陪嫁离开不就得了留着她在眼前又是何苦”
武安侯夫妇只好跟他详细地摆道理,“她以前做的那些事再不堪,也没闹出过人命。可你自己呢前面两件事让多少人家对宋府避之不及,你还想不想娶个正经人家的女子了我们要是对这样一个女子都能做到仁至义尽,别人总会对我们消除些芥蒂,来日再娶妻,总会容易些。你去问问她想要些什么,我们都尽量成全。”
宋志江没法子,只得胡乱摆了摆手,“我不管。你们看着办吧”
章兰婷听说了此事,转头去告诉了大夫人,又道:“我给您置办个住处吧便是寒酸些,也总比在客栈这种地方要好。”
大夫人惊愕,“他们便是有心要好生安置你,难道你还想留在京城不成”
章兰婷目光微闪,道:“难道我们要回到外祖父原籍么回到那里,也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还会给他们招来流言蜚语,让他们跟着我们抬不起头”
“你管那些做什么谁还能到你面前指着你的鼻子数落你不成”大夫人语气强硬地打断了她的话,“你就说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吧”
“宋府羞辱了我这么久,我的日子怎么过的,您也清楚”
大夫人再次摆了摆手,“报复那个混账东西谈何容易只凭你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做到呢兰婷啊,你听我的,跟我去找你外祖父,让他老人家给你安排一条出路。实在不行的话,只我自己回到家中,将你留在外面,给你更名换姓,来日总还能嫁个好人家”
“娘,”章兰婷看住大夫人,“我说句您不爱听的,外祖父能庇护我们多久舅舅舅母能养活我们多久”
“那我就实话跟你说吧。”大夫人道,“我想的是回去之后,给你安排好去处,自己便会到庙里修行。这些是是非非,早已让我倦了。做错了太多事,能留下一条性命已是不易,下半生青灯古佛赎罪,来生兴许还能投胎到个好人家。”
章兰婷思忖半晌,末了还是摇头,“娘,我不能听您的。”
大夫人心里又惊又痛,“你跟我说实在话,是不是还觉得这一切都是沈云荞和洛扬害得你眼下情形不错了,是不是又开始钻牛角尖了以往跟你说起这些,你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是不是打心底就没能想明白”
“不是”章兰婷低下头去,“我还有别的出路”
“你还有什么出路”大夫人真的生气了,“你让我想破了头我也想不出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今日我把话给你放下:三日后,你若不过来找我,我便去之前清修的寺庙落发修行。我累了,也早怕了,再经不起折腾够了。心里最记挂的就是你,你执迷不悟的话,我也没别的法子,只能在佛前为你祈福。”
“娘”
“你回去吧”大夫人别转身,再不言语。
自心底,她希望女儿当即答应三日后一定会来。但是女儿苦苦劝说,只是不肯答应随她远走。
心就这样沉了下去。
末了,章兰婷给她留下了一个荷包,哭着离开。
大夫人在客栈狭小的床上饮泣半晌。她知道,女儿心意已决,三日后不会过来的。
是她教女无方,眼下又无可依傍,劝不了更管不了。
章远东已经受到最终的惩戒,眼下已至她得到报应的时候。
已经注定,这一辈子,她得不到一双儿女的孝顺。
她的出路,只能是青灯古佛。
枉来尘世走一遭。
也明白,如今的女儿,便是自己年少时的模样。为着一份不甘,如何都要为自己筹谋,不顾双亲的伤心失望,眼里只有自己那一点儿计较。
不怪兰婷,要怪只能怪自己。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兰婷如何也不能成为看透看淡一切的通透女子。
三日后,大夫人等到黄昏时分,仍是没见到女儿的身影。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认命吧。
翌日一大早,她雇了一辆马车,去了曾修行过的寺庙。落发为尼,遁入空门。
章府的事,京城的人只热议了几日,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另一档子事情上:镇国将军洪城奉诏回京。
洪城离京已有几年,是为平漠北叛乱而挂帅出征,后镇守漠北。洪家是先帝在位时就得势的门第,是因洪太妃的缘故洪太妃在皇后入宫之前,是宫里最受宠的静贵妃,人们谈起时则以她姓氏代替封号,可见受宠地步以及娘家势力显赫到了什么地步。
到了皇帝登基,洪家与廉王孟滟堂结党。俞仲尧很费了一番心思,才打击了洪家气焰,迫使洪城及其长子洪兆南离京平乱,又安排了几个长期钳制他的将领,隐患才减少了大半。
与此同时,萧衍贺家冤案昭雪的事情摆上台面。
而洪城父子两个回京第一件事便是上折子反对冤案昭雪之事。
姜洛扬揣摩着这件事,问俞仲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