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事实虽然如此……可是让他们嫁个女儿进来,也未必就非要恩宠于她,只是做个样子罢了。皇帝陛下既然对吐蕃的女子如此不感兴趣,就可以将他赐给其他人么!”
萧云鹤也感觉心中一动,不由得笑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让赤松德赞嫁个女儿过来。我那么多皇叔、皇弟,随便赐给哪个去都行,反正我是不会要了。只是怕赤松德赞不会答应啊,哈哈!”
李晟也忍俊不禁的大笑:“那陛也就不必要他赤松德赞地亲生女儿了。同样的请他嫁个宗室女来不就行了?本来皇帝陛下就没有嫡亲地女儿可嫁给他么。这样一来,也算是对等了。他赤松德赞愿意嫁女过来,那就是最好。如果不愿意,那也是他的事情。”
“如此甚好。”萧云鹤笑道,“本来我是想找个借口拒绝他的。现在看来,将这个烫手的山竽扔回给赤松德赞,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只担心,赤松德赞得知我想让他嫁女入中原以后,会感觉有些郁闷……因为他知道,我们从来都不喜欢吐蕃女子啊!哈哈!”
二人一起大笑了一阵。萧云鹤道:“其实和盟是必然的趋势,什么时候再有战争,也不是女人或是一段婚姻就能阻止得了的。赤松德赞是个聪明人,就算我拒绝了和亲,他也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同样的,如果我答应送个漂亮的宗室女给他儿子,他也不会感恩戴德从此真的对我大齐友好相待。既然和亲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我又何苦将同宗血脉送入火坑?这一回,我是打算拒绝和亲了。看他赤松德赞,能奈我何?”
李晟略有些激动的拱手一拜:“陛下英明!有陛下在,我大齐就绝不会向吐蕃妥协!”
过了一会儿,萧云鹤道:“其实我把你留下来,是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同你商量。”
李晟正了正颜色,拱手道:“请陛下赐下。”
“简单来,是关于淮西与河北的事情。”萧云鹤道,“至从你出征归来后,我一直于其他的事情没有找你细细的讨论那边的战事和局势。去年年底的时候,太上皇发下了抚谕诏书,安抚淮西李希烈和河北三镇的人。后来由于关内大雪阻隔大路,那边至今没有消息传来。良器,你认为,李希烈等人会接受招抚么?”
李晟眉头轻锁,抚了抚灰白的长须,缓缓的了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接受。”
萧云鹤略一醒神,道:“为什么?”
李晟拱手回道:“陛下,当初微臣与伊慎,在汴州与李希烈大战的时候,发现他内部也并不太平。虽然李希烈绝对的统帅,可是他手下人却在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要不然,我们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找出了他们的漏洞,将他十万大军击退。”
“在李希烈的阵营里,大将陈仙奇和吴少诚,就是两派势力的代表。他们甚至在战场上也各自为战互不妥胁。李希烈败回淮西后,由于自己内部不和,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再图中原了。再,经汴州一战,李希烈的损失也很大,他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更何况,当初他们是以清君侧为由来举反朝廷。现在,太上皇已经禅位给陛下,天下人都认同了这个结果。他们师出无名,如果再存心作乱,天下人都饶不得他们了。众怒不可犯,相信李希烈也不会蠢到这个份上。”
“所以,微臣以为,李希烈必然会接受招抚。既然淮西愿意归附,河北三镇就会少了在中原的内应,他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时候兴风作浪了。原本,他们越过马燧都条线就极难,就指望着李希烈给他们打出突破口。现如今淮西没指望了,河北三镇肯定也会拾阶下梯,愿意与朝廷讲和。”
萧云鹤深以为然的头赞许,道:“照此来,安抚淮西与河北三镇,倒是不难。如果吐蕃能与我们和盟,淮西与河北也不再闹事,那就最好不过了。我终于有时间,做我愿意做的事情。”
愿意做的事情?李晟心中喃喃道:那是什么事情?他让其他人都走了,单独将我留下来……莫非,是关于军队的事情?
“良器呀,有一件事情,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萧云鹤道。“你今年六十二,马燧还长你一岁,六十三了。你们为大齐征战了一生,谁身上不是伤痕累累,顽疾缠体。到如今年纪大了,身体也再受不了行军打仗这么折腾。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至少最近几年里。大齐应该不会有十分重大的战事发生。我的想法就是,让你们两个都归朝来做宰相,在我身边辅佐我办一些重要地事情。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李晟疑惑道:“不知道陛下……要办一些什么重要的事情?”
萧云鹤微微一笑:“自然是跟军事有关。”
李晟恍然大悟:“陛下要改革军制?”
“不错。”萧云鹤头道,“以前我们聊天时也多次起过。佣兵制对大齐来,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处处埋下隐患。我想趁现在天下安宁没有大事,将兵制做一些改变,消除这个隐忧和负担。”
李晟的眉头深深皱起,担忧的道:“现今大齐天下,有七八十万大军。而受朝廷直接控制的。不过三十万。有近三分之二的兵马,掌握在河北三镇和淮西那些番镇军阀地手里。陛下要改革兵制,压力和阻力都很大啊!”
“是很麻烦。所以我才要你和马燧,以及李怀光和楚彦一起来帮忙。”萧云鹤道,“必须有你们这些人帮我一起坐镇,事情才有可能办得下来。别的不,大齐推行佣兵制的这数十年来,国库一年比一年空虚。一个佣兵,终其一生也要朝廷来养。衣食住行、军械马匹、军饷粮饷本来主不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受伤战死自然不必了,诊疗和抚恤金也是一笔极大的开销。如果仅仅是这些。倒也还罢了。可是这些人年老了也一直养在军队里,既打不了仗也干不了事,还要朝廷养着。就是退了役,也享受终生粮饷。这几十年来,已经有三十余万佣兵退役。朝廷至今一直养着他们。要是再过俱几十年、一百年,国家如何负担得起?佣兵。已经成了大齐一个最沉重地包袱。改革,势在必行啊!”
“可是陛下!”李晟道,“将士们为了国家出生入死,还不就是为了图一日三餐养家糊口么?如果就这样取消了佣兵制,那些将士们的生计如何解决?他们为国家打了一辈子仗侥幸活了下来然后退了役,没有田地没有资产,又该如何生活?解决不好他们的生活问题,那将成为一个更大的难题啊!谁也不能保证那些退役的血性厮杀汉,在没了生活保障以后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