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商人传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日详细资料,大家可以进来看看。1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抗日战争(有时简称为“抗战”),狭义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止于1945年8月15日),即国际上所称“第二次日战争”;广义上指二战期间东亚、东南亚各地抗击日本入侵的战争;由于日本入侵东亚、东南亚各国,战火蔓延至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称为大东亚战争。

    本主要介绍国的抗日战争,有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抗日战争详见:朝鲜半岛抗日战争、缅甸抗日战争、菲律宾抗日战争、马来亚抗日战争、新加坡抗日战争、香港保卫战

    [编辑本段]国抗日战争

    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国的胜利而告终。

    称其为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变),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编辑本段]释名

    习惯上,国人所说的“抗日战争”一般指称“国抗日战争”。但各地国华人习惯上也将各自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并将其和国抗日战争视为一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国抗日战争”在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于7月31日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宣告全面抗战开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于1931年9月18日“一八事变”算起)。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战争”。日本也习惯把“珍珠港事变”以前的国抗日战争称为所谓的“支那事变”或所谓的“日华事变”,原因是当时日本帝国并未和华民国相互正式宣战,因此“技术上”并非一场战争。“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的国抗日战争,则被日本视为“大东亚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国战场和印缅战场)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战争的前奏

    从甲午战争到一八事变

    1894年甲午战争以国战败告终,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从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银其的80%利用来发展军事,从此日本开始加强对国的侵略。1900年,因为庚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获胜,把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攻占,并于对马海战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夺取了在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国的跳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928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试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炮轰南城,与国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济南惨案,杀害了国外交部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十人。最后,在蒋介石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1931年7月23日、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号召“攘外必先安内”,“故不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乃不能攘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破坏了一小段南满铁路,诬蔑此为国国民革命军所为,当夜向沈阳北大营之国民革命军发动进攻,标志着“柳条湖事变”,又称“一八事变”的爆发。驻防沈阳的国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张学良声称奉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严禁部下对日军作战(晚年虽承认是他自己的决定,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迫于蒋介石及其“央军”的压力),但团长王铁汉等仍率部进行了抵抗,还有黄显声领导的沈阳警察成为东北为数不多的给予日军打击的武装力量。但他们皆战不胜日军,翌晨全城即告陷落,警察们在缴械之后大多被屠杀。东北主要军事负责人张学良引咎降职,后赴欧洲躲避舆论谴责。

    大敌当前,蒋介石不思抵御外侮,却仍然鼓吹“攘外必先安内”,大打内战,压制国人的抗日热情,疯狂推行“不抵抗政策”。**趁机加紧发展,在湘赣等地建立起多个“苏区”,并不断扩大.1931年11月7日,国**在苏联国庆日在央苏区创建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设在江西瑞金)。此后,蒋介石不断发动对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妄图消灭红军,建立一党专政的反动独裁政权。

    事变两个月内,日军占领国东北三省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龙江遭到马占山部等的强烈抵抗之外,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一八事变后,国东北民众自发组织了大量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阀侵略,这些抵抗得到了关内民众同情和声援。部分国学者视一八事变为抗日战争的开始。1932年2月,日本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其傀儡政府名义上的领导人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这政权其实是关东军拥有,他们以日満亲善大使作占领东北的借口,以继续进行侵略。

    国民政府面临“北有日军、南有共军,交相呼应,同时进逼”的危局。各地军人亦各自为政,不听央调遣,山东韩复榘与刘珍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