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剿抚大臣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章节来源 **COM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崇祯元年,夏,陕西旱情渐盛,全省赤地千里,农业凋敝,人们无以存活,便吃泥挖土,甚至易相食,其境况惨不忍睹。

    然而,与此同时的巍巍帝都,却并无多大变化,但见街道节陌交错,香车宝马络绎,达官贵人如云,又有贩夫商贾往来不断,各行各业,来来往往,如过江之鲫,当真繁荣昌盛之极。

    不见路边冻死骨,但闻权门歌舞声,每朝每代,京城,总是最后陷入动乱的地方。

    在京城正,皇城傲然伟立,但见金銮琉瓦,绵延万顷,紫荆城内,宫室错落,各有楼阁廊桥相配,四周,还有奇树异草,繁花似锦,使得这皇宫于大器之又平添了一丝生机。这里,各式景物,紧而不密,多而不杂,只是将一处太和殿拱立于正。

    早朝初散,从太和殿内,熙熙攘攘地走出了衮衮诸公,这些人一路攀谈,过了汉白玉拱桥,径直出了宫门。

    大殿旁侧,一乘龙轿从太和殿转出,正往渊阁方向去了,龙轿内,当今天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眯着眼斜靠在轿壁之上,紧锁着眉头,似乎正在思考。自登基以来,崇祯忧心国家社稷,很是勤勉,奈何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作为皇帝,崇祯深深地感觉到,要想改变当前状况,短时间内是绝无可能的。

    崇祯心郁极,忧愁不断,他情知,如今的天下,已经是风雨飘摇,随时都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国内,天灾不断,陕西连年大旱,再加上官场**,贪官污吏互相庇护,共欺百姓,已经导致民怨四起,眼看局势就要失去控制,而境外,又有女真诸部,常年叩关,辽东渐渐失势,如今已是无力回天!

    崇祯轻叹,他开始怀疑自己:如此内忧外患,哪怕是换做唐宗宋祖,也不见得能力挽狂澜,他崇祯,能么?

    此时的崇祯,就像是大明最后一个郎,他有心救治,却又怕还未将疾患消毕,国家便早一步陷入万劫不复!

    龙轿缓行,到了渊阁,崇祯下了轿,迈开龙步,进了阁楼,阁内自有一张大椅,他当坐了,然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示意一个太监下去端盏浓茶来,然后,他就着浓茶,将面前堆积的折依次打开,其上,已经有了内阁首辅成基命的批词,崇祯依次看了,但凡妥帖的,他都落了朱批,但凡不允的,他便将其堆放一旁,让内阁再议。

    崇祯工作时十分认真,脸上表情变化不断,只见他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显然,他的喜怒哀乐都与这些奏折连在了一起。

    “皇上,兵部尚书王大人求见。”太监王廷恩进门拜下,低声道。

    “恩?”崇祯抬起头来,将手御笔放回笔架,起身问道:“怎么?不是刚散朝么?”

    “王大人说有要事启奏。”

    “那就让他进来!”崇祯端起茶杯,浅抿一口浓茶,以此来驱散倦意。

    王在晋此时正跪候在渊阁前,头戴襆帽,身着朝服,补上绣了锦鸡啼鸣,他一听得皇帝宣召,立刻整束衣衫,微躬着身进了渊阁,三拜叩喊道:“臣王在晋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崇祯将茶轻轻放下,负手而立,道:“廷恩,为王大人上茶,赐座!”

    “臣不敢,臣有负皇恩,不敢入座!”王在晋心有愧,自然不敢去坐,只是惶恐告罪,崇祯一愣,有负皇恩?这王尚书唱得哪一出啊?到此,崇祯于心底已经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他沉声问道:“王爱卿如何就有负皇恩啊?”

    “臣今日早朝后,刚回府衙,正接到陕西急报,陕南优池山悍匪突然造反,已经几次打败官军,窜出了巩昌府,逃亡平凉,平凉府知府与同知率兵抵抗,不敌,英勇殉国……”王在晋惴惴说着,偷偷抬眼看了崇祯一眼,但见崇祯胸膛起伏,显然气得不轻,于是,王在晋说话声音渐低:“同月,米脂高迎祥、李自成,府谷王佳胤等众先后起义,如今已经攻破延安,当下,整个陕西,已是民变四起,局势逐渐糜烂……”

    “那三边总督武之望何在!”崇祯再也听不下去了,一拍龙案,将案上茶盏拍得叮零直响。

    “臣……话还未说完……”王在晋偷偷地擦了一把冷汗,支吾道:“高迎祥等人起事当天,武总督正在延安府,武大人曾亲自领兵抵抗,只是……只是待到高、王等人攻破延安,就再也没有武总督的消息……怕是已经殉职了……”

    “什么!”崇祯一惊,大怒,此时王廷恩又蹒跚着进来,低声道:“皇上,内阁成大人与部大人全到了,都说有要事……”

    “叫他们统统给我滚进来!”崇祯正在气头上,他自然知道,这些大臣此时来要说的,定与王在晋是同一回事。

    王廷恩吃了崇祯一骂,顿时屁滚尿流地出去了,不一会儿,阁外候着的一干大臣都战战兢兢地进来了,纷纷跪伏于地,口称万岁,崇祯并未叫他们平身,而是冷哼一声,问道:“众位爱卿齐来,有何事啊?”

    这些新进来的大臣,抬眼正看到跪在下面的王尚书,这些人,个个精得很,顿时察觉到这王大人应该把该说的都说了,于是,大家都沉默了,谁也不敢出头去触崇祯的虎须。

    “成大人!”崇祯见众人不说话,就开始点名,成基命身为首辅,自然首当其冲,而成基命料定自己躲不过,一直在想措辞,此时听见叫他,连忙站出来,道:“皇上,臣也是听吏部李大人说起陕西诸府联名上书,要朝廷速派得力大臣前去平叛,所以……”

    “所以,所以你们就巴巴来看朕的笑话!”崇祯没好气地顶了他一句,成基命当即以头跄地,连称不敢,其余众人,立刻如法炮制,于是,渊阁内乒乒乓乓叩头之声大作,崇祯没好气地看着下面众位大臣,长吐了一口气,换了稍微平缓的语气,道:“够了!别敲地了!我问你们,你们有谁愿去陕西啊?”

    崇祯此话一出,下面诸位大臣立刻噤若寒蝉,个个如木雕塑偶,置若罔闻。

    崇祯知道这帮家伙是怕惹祸上身,他气得又拍了桌案,大袖一拂,将案上茶盏也连着带落地上,只听乒的一声,那茶盏掉在成基命身前,茶水溅了他一身,成基命一个激灵,顿时想起一人,洪声道:“臣保举一人……”

    “谁?”崇祯豁然转身,眼睛定定地看着他,问道:“保举谁?”

    “兵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