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谁偷了我的皇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 任用贤臣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 任用贤臣

    从万历二年(1574)四月起,万历皇帝便开始学着批答,才十二虚岁,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就为国家的事情操心了。到万历五年(1577),他已经能够每天亲自批阅一二本奏章了。熟能生巧,他也慢慢地摸出一些门道,发现一些问題,让一些弊政及时得到了纠正,还多次受到张居正的表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也得到积累,朝会上得也多,对大臣们的奏对也能够从容应对了。

    万历三年(1575)五月十四日,吏科给事中杨言出班奏上六事:一、就近迁改以免旷废;二、久任教职以育人才;三、清理军屯以足兵食;四、均平里甲以苏民困;五、严革诈伪以清驿递;六、禁止迎谒以息奔竟。他当场并表示深有同感,并明确的表达出他的意见,有意整刷,改变朝廷虚夸之风。

    从登基到万历十年,朝廷大权实质上是有张居正把持着,一般人都认为皇帝只是个点头机器,傀儡。张巨正当家一点不假,但万历还是皇帝,一些重大的军国大事还要有他点头才行,顾命大臣即便是权威无边,像高拱这样一个气焰熏天的,有的时候,有些事,也必须经过皇帝,得到皇帝的同意。他们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总经理,大明公司的董事长还是万历。有董事长坐镇,掌握好方向路线大政方针,具体干活的当然是总经理的事。他采纳了张居正提出的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的方法,作为一项法度确立下來,就是后人说的“考成法”,即:凡部院遇到下发的章奏、或奉旨,或钦依,转行各衙门,都必须先斟酌道里的远近,事情的缓急,定出日期,写于文簿上,月终注销。转行覆勘、提问、议处、催督、查核等项,另外造出二册,各自注明略节和原限,一送部科注销,一送内阁查考。各抚按奉行事理有迟延的,由所在部院举发;各部院注销册有隐蔽的,由科道举发;六科缴奏有隐蔽的,由内阁举发;每月一考核,每年一稽查。考成法的核心就是要课吏职,整饬中央及地方行政系统,使得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分层负责,各司其职,府州县秉承抚按,抚按秉承六部,六部秉承发号施令的中枢内阁,内阁由张居正主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督责中外,期以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层层相应,贯为一体,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改变拖沓之风。经过尊主权、课吏职、明赏罚、信号令一系列的举措。向浮夸之风开刀,使朝廷的风气有了根本的好转。

    当然,张巨正也得到了好处,把权力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明朝首辅的尴尬地位,具有了干部的考核和使用大权,他的政治智慧何等之高,而万历皇帝虽然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需要,也大有用人不疑的味道。

    朝廷还面临着冗官多、人浮于事,费滥,财政不堪重负等,由來已久,积重难返,是明王朝积累十几代而形成的。到隆庆时期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成为统治的严重障碍,给朝廷的统治带來许多的隐患。也不乏有识之士,多次向最高统治者建议。早在隆庆六年(1572)十二月,光禄寺卿潞王道奏请各库铜铁废器易值,审核内府匠作冒滥,裁减司牲冗员。万历元年(1573)六月,当吏部提出起复前南京兵部尚书刘采(1500,1573)等九十三人时,万历便提出一定要慎选毋滥,未予全部起复。他也觉得起复如此多的浮员,不一定是件好事,应慎重对待。万历三年二月谕令吏部,南京职务清简,官不必齐备,先朝就有一人兼掌六部的,自后南京官员出缺,非紧要的不必推补。万历八年(1580)六月,因沿边增设的兵备守巡及武职参游过滥,便下诏革去编制十七个。当年,甲字库太监王效等称阙岁额银珠等料,户部提出登基诏中,尽停不急之务,请令各监局所造器用,量为停罢,万历应允。

    裁撤冗员是历朝历代坚持不懈的工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执政的时间长了,历史遗留问題就会多起來。他们可能在过去的岁月里为国家做过贡献,立过各种功劳,皇帝不能卸磨杀驴呀,保留他们的待遇,在政治方面有好处,偌大的一个国家也不在乎多几双筷子嘛。但明朝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自迁都北京以后,中央政府都有两套机构,北京中央政府有什幺机构,南京一个不少,南京的机构只是摆设,并沒有任何的实权可言,是个休闲养老的处所。不过,既然有人有机构政治待遇是不能少的,财政就需要多付出一笔银子,国家财政就是收入再多也不够支应这这些不必要开支的。

    在中国几千年來都是“学而优则仕”,学生们苦读十年,头悬梁锥刺股,含辛茹苦,参加科举考试,一朝中举,光荣地走向仕途。明代的选举法,大体上包括学校、科目、荐举、铨选四个方面,科举必由学校,学校起家又可不由科举。随着时间的推进,日积月累,一些未走向仕途的生员越來越多。自嘉靖以后,生员中有的并无实学,每年要享受国家的俸禄,享受减免家人税收赋役的减免特权,除了少数考上进士,成了官员的,许多生员就开始不求上进,饱食终日,游手好闲,在地方上形成了一种恶势力,刁泼无耻,恣意非为,被称为学霸。一些提学官也无卓行实学,务为虚谭贾誉,担任儒学教官的往往是些衰老贫困之人,成了养老济贫之地,滥竽充数。通过张居正的奏疏和讲官的反复开导,万历认识到了问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便大力支持张居正整顿学校,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政,裁剪生员,使学风得到根本的好转。

    整顿学政是张居正一手策划的,除了势在必行不整顿不行了,为国家、为老百姓减轻一些不必要的负担,也有私心。他对这些生员和学官们越來越深恶痛绝,如刺在喉,恨不能将他们赶尽杀绝。万历初年,高拱专横,让李太后和万历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张巨正和冯保联手将高拱打到,窃据了首辅的大位,实现了他的抱负。张居正上任以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以雷霆之势,铁的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根本利益,朝廷大臣和士绅们极为恼火,一时间,舆论哗然,反对张居正的声音日益高涨。一些人利用学校这块阵地频繁聚会大肆褒贬时弊,对张居正的改革进行无端的攻击,越來越强烈。张居正非常恼火,要借这个机会合理合法的整治他们,要剥夺他们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省得他们吃饱了喝足了无事生非,胡说八道。你过了嘴瘾,我断你的生活來源,看谁狠。

    明王朝历來都是重文轻武,到了万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