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刀剑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卅年之约(下)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二

    提起盱眙,众人皆知它是一座千年古城,拥有了千年的文明与繁荣。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之地;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境内有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午草(即泽兰),隋大业初,炀帝在盱眙置离宫——都梁宫后,盱眙别称“都梁”。著名的隋唐大运河(不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重要一段通济渠与淮河交汇于盱眙,然后沿淮河到山阳县(今淮安楚州),通邗沟,入长江,故盱眙为隋唐宋时期漕运中枢和南北交通要道。历史上,盱眙曾建过都,升过郡、军,还有州、郡在盱眙设治。

    盱眙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更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历史上盱眙籍比较杰出的人物有,古代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陈婴,起兵反秦,拥立比怀王熊槐的孙子能心为怀王;三国时,官至司徒,受封东阳侯的政治家陈桥,佐魏文帝登基,稳定政避;唐朝时,以骁勇驰名的军事家刘金,破秦彦,败子儒,屡立战功……历代也甚有不少名人在盱眙留下足迹。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在盱眙经商时,留下了管鲍分金的传说;“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盱眙写了《早发淮口望盱眙》的诗篇,史诗人常建任盱眙发达尉时留有《晚泊盱眙》诗,韦应物、李绅、韩愈、白居易、温庭筠等名家也在盱眙留有诗文;北宋时,苏轼、黄庭坚、米芾曾到过盱眙留下墨宝,每山至今尚有苏轼、米芾的摩崖。

    盱眙名胜也不甚玫举。譬如,素有“第一山”之称的第一山、仙人居地八仙山、淮岭之中一枝独秀的甘泉山等等。

    但你又知第一山为何称为“第一山”,八仙台为何是仙人居地,甘泉山又因何而得名??

    “第一山”原名南山,相传北宋书画家米芾由北宋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涟水知县,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清奇丽秀的南山,诗兴勃发,随即吟出千古绝唱《第一山怀古》:“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雄劲飘逸的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第一山左拥翠屏峰,右揽凤坡岭,背倚清风山,面向长淮水,群山环拱,一峰独好。山上林壑幽美,人文荟萃,名胜星罗,佳境天成。八仙山位于穆店西南,相传八仙在人间周游时路过此山,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树林茂密,环境幽雅,便选准此地作为他们修仙论道的居所,因此后人将此山起名为八仙山,八仙修炼的座台得名为八仙台。甘泉山,是盱眙县沿淮群山之中一枝独秀,它位于一、二、三、四山和圣人山之间,以山上有甘泉闻名。沿淮山麓有霸王城遗址,相传为项羽屯兵处和古盱眙县治。山上有都梁寺,位于甘泉山之巅,因山上盛产都梁香草而得名。

    言归正传,已经飞至九霄云外了。

    黄昏时分,一辆古老残旧的黄牛车缓缓地驶进盱眙城。

    拉车的是一只一身羸骨的老黄牛,赶车的是一个老得记不清自己年纪的老人。车身上坐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到了。”老人嘎声对身后的中年人道。

    中年人应了声,纵身从车上跃下。他身着青布长衫,脚踏玄粗布鞋,身上除了手里的古老的乌鞘长剑外,别无他物。

    见中年人下了车,老人便赶着老黄牛往城南驶去。

    目送完牛车远去的影子,中年人下意识地往四处张望了一番。然后,抖了抖身上的青布长衫,往城中走去。

    夜幕四合,有风无月。

    喧闹了一日的盱眙城除了一些地方外,其余都沉浸在安谧详和之中。

    在一条古老的巷子里,一名五十岁的中年人在其中缓缓而行,他身上除了身上的衣着和手中乌鞘剑外别无他物。

    巷子的尽头,有隐约的灯光。

    灯光之处是一家简小的客栈。

    客栈的掌柜是一个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

    老人此时,正在柜前查帐。

    是查账,其实也没什么帐可查,他这客栈规模小,条件低,客人少,自然帐也少。

    几个跑堂和伙计闲而无事,此时正聚在一起聊天。

    “还有客房么?”一个沉稳的声音至外而来。

    来客人了

    掌柜的目光立即迎向门外,几个正在聊天的跑堂跟伙计也立即起身打理相迎。

    来客是一名五十多岁,身着青布长衫,脚踏玄布鞋,手持乌鞘长剑,长眉朗目长相俊逸的中年男子。

    “还有客房么?”进店后,男子又询问了一遍。

    “有,有,有。”掌柜笑面相迎。这是今天的第一个客人,可能也是唯一一个。

    “有最便宜的客房。”这句话说时是有些难以启齿,但最终还是说了出来。

    “呵呵。”掌柜笑了笑,顿了半响道:“我这里客房的价钱一致,没有最便宜与最贵之分。我这家客栈就是盱眙城里最便宜的客栈。”此人的行头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富足的人,他也不想为难他。一般人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是吗?”中年人不自然地笑了笑,显然有些尴尬。白日穿梭在繁荣的街巷中,面对城里人诧异的目光,他也不以为意过。而此时反倒自己为自己发宭起来。

    “是的,一晚上只十五文钱。不管饮食,茶水自理。”掌柜道。

    “那好,我要一间。”

    “你的房间在地字号甲字房。”掌柜弯身自柜中取出一串钥匙交与中年男子,继而对身边的近的一名伙计道:“给这位客官引路。”

    伙计应喏了一声,便引着中年男子上楼了。

    这中年男子便离家寻徒的沈如风。

    行至二楼,在倒数的第三间房前,伙计停了下来,对沈如风哈腰道:“客官,你的房间到了,就是这间。”

    沈如风点了点头,抬头往门上望了眼,这是一扇松木门,门上有被贴过名符的痕迹。

    一般人到客栈投宿都必需记名,然后掌柜都会给一张写有自己名字的名符让你贴在自己房门前,以便他人寻找。这也是自古以来客栈驿馆等宿地留下的规矩。沈如风记得方才要房时掌柜没让他记名,心里像少了点什么,正想询问伙计,但又转念再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