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子为她效劳,苏菱当然不会让人家这样的一个良民入了奴籍了,只说让他和孙子先跟着她回去,等安排好了再说这事。
既然以后也是需要到车夫的,苏菱连着那老汉和他的孙子一共又买下了十二个人,花了一百二十五俩的银子,这些个人有些会直接送到农庄去,也有几个会在花溪村帮苏父的忙,这些就看苏父如何定夺了。
车夫都买好了,当然不能少了马车,苏菱趁着这次一次买个够,从牙行出来后又拉着苏父到了牲畜行。
青石镇上的牲畜行很大,卖各种各样的牲畜都有的,有毛驴,骡子,马,牛,通常来说,在皇甫帝国普通百姓买马是需要到官府置办文书的,现在虽然是和平的年代,但是马很多时候都是用于战场上的,为了防止有人会大量的购买战马,弄的连老百姓买个拉车用的马都要到官府去置办文书。
还好出来的时候朱牙子听说他们想要买马,跟着来了,朱牙子这种从事这种行业的人,和官府多少是有些交道的,因此这文书置办下来也没有多麻烦,只是需要花费些银子。
买马这种事,苏父肯定是会买成年的,已经能驾车的了,还好这刘老汉经常从事赶车的行业,对于如何挑选马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只见那刘老汉走过去一个一个的把那马的嘴巴张开来看了一下,众所周知,要知道马的年龄都是要看马的牙齿的,牙齿的多少代表着它已经出生几年了,刘老汉不仅是看马的牙口,还拍了拍马背,最后挑选出了几匹都是只有两年的大的马,也是已经能驾车的了。
苏父和刘老汉合计着,最后挑选了一匹枣红色的大马,那马四肢孔武有力,长的非常的健壮,挑选好了以后,付了银子,又在衙门定下了契约书,这马现在正式是属于苏菱家的私有财产的了。
有了马,当然得有马车了,苏父带着一行人到了镇上最大的杂货店,说是杂货店,出来平时日用的柴米油盐还兼卖着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像马车这种肯定也是有的了。
最后苏父挑选了一驾中型的马车,是梨木做成的,因此价格比较昂贵,花了一两多的银子,那马车单纯的只是马车,里面只在三边设置了位置,没有苏菱平时所想的厚厚的褥子,坐上去完全不会感到颠簸。
这些都只能是自己后面慢慢加上去的。
最后回家时,刘老汉驾起了马车载着那些个长工,苏父还继续驾着牛车载着苏菱回去。
家里面又增加了新的人员,所以苏家的这一顿饭吃的可谓是非常的热闹,刘婶很早就开始准备一家人的饭菜了,那几个小丫鬟也都在厨房帮忙打下手,总算是在天黑之前把饭给做出来了。
这些个汉子早已是饿得饥肠咕噜了,闻到菜香后都情不自禁的咽着口水,在苏父一声吃饭的声响后,都吃开来了,还好虽然他们都很饿,但是都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毕竟谁也不想在新东家面前失了面子。
因着人比较多,刘婶准备的也简单多了,主食是白面烙饼,用鲜嫩的春韭做馅,韭菜里又加上肉馅、摊熟剁碎了的鸡蛋,另外还加了虾皮、肉皮冻,最后用盐和鲜汤宝调味。烙饼的香味,顺着风几乎飘出了几里地。在这样有点寒冷的天气里吃着烙饼,还配着大骨汤,怎能不算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准备的菜有蘑菇炖肉,木耳炒鸡蛋,豆芽炒肉,蒜苗炒肉,还有在镇上买的现成的羊杂碎,烧鸡,另外苏菱还做了一大盘的京酱肉丝,陪了大葱段和干豆腐。
苏母还特地的拿出了酒给他们,毕竟在这样的天气里,喝点酒是能暖身的,况且能这样开心吃喝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并不多,所以大伙都很痛快的饮了起来。
在这里,他们或许也感受到了新东家身上并没有所谓的大架子,瞧不起他们这些人,因此他们都很能放得开,还连着敬苏父酒,最后苏母担心苏父会醉,派着苏荷出去拉着苏父悄悄的说了几句,然后就看到苏父苟然没有了先前来者不拒的样子,大伙的敬酒他也只是意思意思,并没有全干完,估计也是顾虑到苏母怀着身子,一会他要是醉了,怕苏母会受累,见苏父不在似之前的样子,这些个长工也没有再频频的敬酒。
酒过三巡之后,苏父已经微醺了,让丫鬟把酒席给撤了下去,又安排侍书领着他们到了之前的酸菜作坊,新家这边已是住不下他们了,只能是在以前的老屋子里弄了两个通铺,让他们先暂时凑合着,考虑到刘老汉年纪较大了,苏父把他们祖孙两安排在大门进来的倒插房,顺便也可以看管一下大门,要是有人来了还能及时通知到。
现在,家里的地瓜也已经育苗成功了,春耕也准备要开始了,就必须要商量着种什么,家里人口那么多,主食面粉所需的小麦肯定是不能少的了,地瓜产量那么高,而且还是要推广种植的,也应该多种,至于其他的杂粮还能少种一点,毕竟像高粱还有糜子这种粗粮苏菱并不是十分的爱吃,所以她不主张多种。
不过豆子到时可以多种一点,豆子含有丰富的营养,还能拿来熬大酱,还能做豆腐,真的是得多种一些,像红小豆,绿小豆这种,苏菱也主张家里种一些。
------题外话------
哎呀!停了很久的电,最后只能写出那么多,大伙可别见怪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