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袁可立接过看了几眼,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这是你搞的?”袁可立边看边道。
“是!这种税收制度已经在红山岭周边开始实行,从山里面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李景点头道。
“你这税收定的是不是高了一些。”袁可立疑惑道。
李景微笑道:“从表面看,确实不低,但实际上,比朝廷收的低了很多,而且我还从南方引进了最新的抗旱作物,您猜亩产多少?”
“四百斤?”袁可立想了想道。
李景摇摇头,比了下手指道:“两千斤,这是番薯的亩产产量,马铃薯略低一些,玉米还要低,但是最低的玉米也能达到七百斤以上。这是我们第一年种植,很多人还不大会种。”
“竟有如此高的产量?”袁可立惊呼道。
李景点了点头。
袁可立叹了口气道:“数年前,子先兄曾经上书推广这些作物,不想朝廷根本不予理睬。”
“先生,您说的子先兄是谁?”李景疑问道。
“哦,呵呵,子先就是徐光启徐大人。”袁可立笑道。
“徐光启?”李景惊道。
作为现在人,知道袁可立的人不多,但是想不知道徐光启就难了。
徐光启是明朝末期最厉害的牛人。
徐光启精通多个学科:西学,数学,天文,机械,水利,农学无所不精。其代表作《农政全书》在中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他还精于火炮铸造,更是在中**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的第一人。
他还精于练兵,编写了各种条令和法典,以用于实战。
咋一听说袁可立认识徐光启,李景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
“你认识徐光启?”袁可立奇道。
李景摇摇头:“不认识,但是徐大人所做之事对后世影响极大,您能不能..”
话说一半,李景摇了摇头,这位牛人可不是那么容易拉拢来的,眼下还是先搞定袁可立再说。
“先生,徐大人的事情暂且不提,您说要是按这个产量,我把税收划成三档,您说我收的高还是低呢?”李景转过话题说道。
袁可立微笑着摇摇头道:“这个产量确实不低,按这个产量收税也不算高,但是有一点你想过没有,老百姓是交粮食呢还是交银子?”
“这个无所谓了吧?”李景笑道。
袁可立笑道:“这个问题是很关键!如果交粮食,那么你需要把粮食卖掉,然后才能给下面做事的人还有士兵发饷,或者直接就给他们发粮食。我问你,粮食产量这么高,大家如果都不愁吃的话,你的粮食卖给谁?你要知道,吃的问题解决了,就应该解决穿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物品,你总不能让他们用粮食换吧?”
李景闻听一时茫然。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