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大丈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见势而起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袁可立说的话题有些超出他的想象,他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一直以来,李景是立足于红山岭来考虑问题,有沈家的财力,支持红山岭所需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国家层面,那他的想法就显得狭隘了。

    “还请先生教我。”李景恭恭敬敬地说道。

    “你知道太岳先生实行的一条鞭法么?”袁可立道。

    李景汗颜道:“先生,小子不知。”

    袁可立摇摇头道:“你们那个时代的人是不是都没有字?”

    李景急忙点头。

    袁可立笑道:“我说你怎么知道徐光启大人的名字却不知徐子先,这位太岳先生的名字叫张居正。”

    “啊?张居正我听说过,变法的那位。”李景忙道。

    袁可立叹了口气道:“太岳先生变法,国库充盈,不料先生去世之后,万历皇帝取消新法,以后大明王朝的国库便再也没有充实过。”

    见袁可立似乎还要感慨一会儿,李景忙道:“先生,这位太岳先生的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儿?”

    “所有的田产税收,全部折算成银子。”袁可立道。

    “这样难道就能收上税么?”李景疑惑道。

    “能?”袁可立道。

    李景忙问:“这是为何?”

    袁可立笑道:“因为有商人!”

    饶是李景是现代人也被袁可立的话整的五迷三道。

    李景挠挠头道:“先生,我在后世不过是个军人,很多事情也是不懂得,您能不能仔细地说说。”

    袁可立哑然失笑道:“年前听你说起后世,我以为后世的人什么都知道呢?”

    顿了顿,袁可立接道:“那我就跟你说说为什么收钱跟收粮食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商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你知道商人逐利,必要低买高卖,但是一地的物品价格基本相同,想要获利只能运往他处,回来时,则带回此地没有的物品,于是商品便流通起来。我问你,商人在交易的时候用的是什么?”

    “钱!”李景道。

    “对!收税收的是钱,老百姓要是全种粮食势必没钱交税,当然也没钱买所需之物,于是有的人就不种粮食了,比如种棉花,有的养蚕等等,他们把这些卖了买粮,而种粮的人则卖掉粮食买自己所需之物。在买卖的过程中,老百姓也是会有结余的,他们手里有钱,国家就能收上税了。”

    李景闻听大汗,这不是流通经济学么?他以前听说过,以为肯定很难,不想道理竟然如此简单,偏偏他以前就没想过。

    实际上,袁可立和李景都忽略了,支持物品流通的关键其实是政府。

    政府发行货币,然后用货币从民间购买物资,于是民间才会有可供交易的货币。

    在货币最初使用的时候,并没有商人这个环节。

    不过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办了。

    因为货币已经发行了数千年,完全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

    摇了摇手中的纸,袁可立接道:“你拟定的这些新制度,只在红山岭一地的话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你能永远窝在红山岭么?”

    李景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红山岭的粮食产量高,不代表别的地方粮食产量也高,就算把这些作物推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效的,何况有些地方种的还不是粮食。而按照这个标准的话,那税收确实是太高了。”

    袁可立点点头道:“不过你拟定的这些制度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我想你可以折中一下,种这种作物的就按这个标准收税,只收粮食,种别的作物就另外执行一个标准,收钱。你要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些东西产量这么高,以后肯定是不值钱的,这样一来,军粮就可以解决,还可以解决军饷的问题。”

    想了想,袁可立叹了口气道:“你现在的地盘小,收点税可能就够了,但是想长足发展,需要面临的事情很多。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你要达成你的目标,首先要有一支军队,然后扩大地盘,再通过地盘的税收来养活军队,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打仗的消耗是巨大的,别说是你,整个大明王朝现在都因为跟建奴作战陷进去了,你占领地盘,朝廷必然会来剿你,不知道你耗不耗得起。”

    李景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道:“我耗不起!所以我才不敢闹的动静过大,我怕激怒朝廷不停地围剿我。”

    袁可立微笑着点点头:“你这个人做事还是比较稳的,也不妄自菲薄。很好!你下一步怎么打算?”

    李景看着袁可立正色道:“先生,这就是我要找您的原因,我现在需要您的指点,前段时间我琢磨了一下以后的发展思路,不过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些不大妥当,希望先生能够指教。”

    “你是怎么打算的,说来听听。”袁可立道。

    李景点点头道:“我知道打仗是需要花钱的,光靠农民的税收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我知道一个地方有盐矿,如果拿下这个地方,那么钱的来源基本可以解决,但是占领这个地方肯定要跟朝廷开战。您知道打仗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我现在手里的物资根本耗不起,除非我自己有物资来源,于是我又想是不是先占领一处矿产资源..”

    袁可立摆手打断李景的话:“关键是,你现在手里的军队够么?”

    “红山岭现有作战人员一千六百余人,两处卫所我还可以弄到一些士兵,加一起两千多人是没问题的。”李景道。

    “什么都不做的话,以你的财力养活现有人员可以养活多久?”袁可立道。

    李景大略算了一下道:“三年没有问题。”

    听说李景什么都不做养两千多名士兵养三年都没问题,袁可立两眼顿时放光:“你小子挺有钱啊!养这么多人三年至少也得二十万两银子。”

    “啊?二十万两银子?我算的是五十万两银子。”李景惊讶道。

    “什么?五十万两?干嘛要这么多?”袁可立惊道。

    “我山上的士兵每月的军饷平均是五两银子一个月。”李景挠挠头道。

    这次袁可立真的是震惊了,说话嘴都哆嗦了:“五..五两银子一个月?”

    李景点点头,当下把自己在山上实行的新的军制详细地说了一遍。

    袁可立听完点点头,叹了口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