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廷尉张汤正在审讯窦婴:灌夫与豪强游侠结交,意欲图谋不轨,魏其侯你是否知情?
灌夫是无辜的!窦婴发怒,你的问题老夫有权拒绝回答。
魏其侯,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张汤居高临下俯视着曾经权倾一时的丞相,灌夫已经于今日被斩首了,你的案件太后与陛下亲自过问,我劝你不如老实交代的好。
窦婴一听,激动起来:我要见皇上!
张汤早听惯了这样的陈述,他面无表情:你一个罪人,有什么资格面见皇上?
我有先帝密诏!窦婴大声说。这才是他最后的底牌,在景帝去世之前给他留下了诏书,予他见机行事的权力。
什么!诏书在何处?
窦婴一五一十叙述着,张汤不敢有半点轻忽,全数记录下来。正在这时,阴暗的宗正府监狱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有官吏躬身禀报:皇后娘娘到——
不要说张汤,连窦婴都怔住了。白衣广袖的阿娇翩翩走进,张汤跪下:请皇后娘娘安,敢问皇后娘娘为何突然来了这不干净的地方?
他手中一轻,抬头看时阿娇已经把他记录的那张绢帛拿在了手中,素手一攥就将它握成了碎末。张汤跪直了身子:娘娘,这是为何?
我来这里,自然是为了我舅舅窦婴。阿娇平静地说,他犯了糊涂,我不能让整个窦家因为他的一时糊涂而覆灭——张汤,你出去吧,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了。
魏其侯所言干系甚大,臣必须向陛下禀报。张汤一激动,方才在阿娇面前收敛住的尖利腔调又凸显出来。
哦,那你去吧。阿娇无所谓地说,廷尉署留档的那一份诏书,我已经烧掉了;窦婴手中留存的那一份诏书,方才窦夫人进宫将它呈给了我,我一样烧了。
张汤全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瞪着皇后,明白了她的意思:若他胆敢禀告到陛下面前,那阿娇一定会否认,在没有对证的情况下,他张汤就是一个死字。
皇后的眼睛如同古井一般沉黑而无波澜,看上去是如此美丽,可也如此让人害怕。张汤不敢多言,躬身一礼,默默退了出去。
窦婴原本是颓废地坐在地上,这时候已经站了起来:阿娇!你怎么能!他愤恨地瞪着阿娇,你知道诏书里面写着什么吗!先帝不放心王太后,在诏书中写明了,先帝去后,母壮子幼,若太皇太后还在,则太皇太后监国;若太皇太后已去,则——
则由你护卫皇上?阿娇接上,怜悯地看着窦婴。
你看过?那你怎么能烧了它!
王太后害死了栗太子,先帝怎么可能放心她?甚至太皇太后去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将王太后一起带了走!阿娇冷冷说着,对上窦婴不敢置信的目光,王娡算得了什么?之所以不动她,是因为打老鼠要伤了玉瓶儿。
王太后是陛下的生母,在这后宫里,最密切的联盟无过于母子。若陛下还没有斩断母子之情,那无论是谁动了王太后,以后都会遭到他的报复。
阿娇厉声说:你这道诏书呈在陛下面前,王太后和田蚡自然会完蛋。但在那之前,先死的是窦家上上下下几千口人!舅舅,窦家从未因你而显贵,但望不要因你而族诛!
怎么可能?窦婴震惊,很显然,在他的脑海里根本没有出现过族诛这个词。
这道诏书注定不可能见天日的。就算我不毁了它,陛下也会毁了它。阿娇轻叹一声,你看看吕不韦是什么下场,就知道顾命大臣不是这么好做的。
窦婴失神地望着阿娇远去的衣袂,怔怔跪在了地上。
他耳边传来皇后最后的一句低语:你……就先在这里待着,想想清楚吧。至于王太后和田蚡,我会料理。
窦婴在监狱里又住了一个月,待到他想清楚之后,果然如皇后所说被放了出去。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擦肩而过的是将他陷害入狱的田蚡:一月前还宾客满堂、权势煊天的丞相,王太后之弟!
看着啷当入狱的田蚡,窦婴骇然问身旁小吏:发生了何事?
因为身处宗正府监狱,知道案件的真实情况,小吏诧异地答:您还不知道吗?田蚡大人勾结淮南王,意图谋反。而淮南王又与匈奴人有来往,听说上次马邑之战失败,就是田蚡给淮南王传递了消息,而淮南王又把设伏的事情告诉了匈奴人!
这不可能!田蚡没这个胆子!窦婴脱口而出。他与田蚡虽然是多年的老对头,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就越发的了解对方。
听说呀,王恢大人之前留在匈奴人王庭里的探子偷偷逃了回来,带回了田蚡大人的亲笔书信,这事儿啊,假不了!小吏摇头说着。
窦婴登时醒悟,这事是皇帝的亲信查出来的东西,陛下一定会深信不疑。他颤声问道:那王太后呢?
太后娘娘发了惊厥症,这些天都卧病在床呢!听说田蚡大人去长乐宫跪求哭告,但太后娘娘实在病得沉重,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窦婴想着那个白衣如雪、杀气暗藏的身影,心中一阵阵发寒。
这一刻,一个奇怪的疑问冲击了他的心:那道护卫陛下、见机行事的诏书,皇后是真的烧掉了吗?
她有没有可能将这两份诏书保存在手中,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作为……
作为什么呢?造反的大旗?临朝的依据?
忠于君王的思想深植在窦婴骨髓中,这一刻他恨不得冲进未央宫去,警告他年幼无知的陛下。可惜虽然被放出监狱,他却已经被削去了所有官职,如今不过是一介平民,无法再进宫了。
窦家更换了族长,新的族长对挽救窦家于危难之中的皇后娘娘是言听计从,窦婴早已没了插话的根由,只得闷在家中静坐。闲来无事反而热心于家族教育,为窦家培养了好几个有才能有见识的子弟,这又是后话了。
也许先帝把什么都料到了,他关切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自己的儿子,远到二十年之后。他为儿子扫平障碍,栗太子、王太后……然而他却从未想到过,刘彻最大的对手,到头来居然是他的皇后,孝顺贤惠的阿娇。
然而这一刻,帝后二人还是相处融洽的。
椒房殿中,玄衣冕毓的刘彻和白衫广袖的阿娇相对而坐,一人拈黑、一人执白,在方寸之地间征战厮杀。
陛下,听子夫说,你今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