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路妖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节 杀人钢盔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

    白崇禧一把抢过电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说4000多人打800多人,是属于优势兵力,可是十分钟,歼灭日军700人,自己无人伤亡?开什么玩笑!他看完之后依然感觉难以置信,他抬头看看李宗仁,李宗仁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十分钟,干掉小鬼子700人,自己无一伤亡,这怎么可能啊,70个都难打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小鬼子又不是泥捏的,怎么可能这么不禁打,到底是70个人还是700个人!别给我虚报军功!”李宗仁嘟囔道。

    一个场战斗用十分钟解决,而且这场战斗一波三折,险象环声,它基本上没有多长时间做计划和方案、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战斗准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即使它是真的,那又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让人相信?

    (二)

    彭小文的伏击打法没有什么新战术,就是他们迅速选择了战场,迅速制造并埋设了跳雷!以及迅速完成施工之后隐蔽,所谓的跳雷,就是在宝山巷战中使用过的,提前问世的被鬼子称为“中国军流跳跃地雷”的那种东西!

    跳雷实际上就是一个木桶或者竹筒,底部安放炸药,顶部放一颗手榴弹,中间用锯末或者沙土填充,电线连接电**引爆,引爆后炸药将手榴弹弹出地面,在半空击发,鬼子在地面卧倒都找不到死角。

    首先先确定工具,炸药、导线、起爆器,彭小文的部队靠的就是这玩意吃饭,不带什么也不能不带这些东西!

    可是短时间内也找不到木桶和竹筒啊,没有关系,就地取材,咱们用钢盔!

    抗战初期国军钢盔配发两种,一种是德国M35钢盔,少数部队配发英式钢盔,全部配发钢盔的部队不多,都是国军的精锐嫡系部队,总共也就是30个师,彭小文、邱清泉和廖耀湘的三个师,全部都配发了钢盔也是很自然的。

    英式钢盔两个一合,用水和泥巴把边缘稍微进行密封,底部的钢盔下面凿两个眼,一个孔眼用来设置导线和**,一个孔眼用来捆系手榴弹拉线,挖个坑埋在土里,起爆之后,火药瞬间膨胀产生的气体将上面一个钢盔推到天上,手榴弹拉线同时拉开。

    无论是木桶还是竹筒,实际上都是一个密封的容器,利用火药瞬间膨胀产生的气体在密闭空间产生高压,下面是坚实的土地打不穿,那就只能把所有的力量向上方推起,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只是都用来制造鞭炮和烟花了,但是仔细琢磨一下,还不都是一个道理?所谓跳雷也不过就是个能杀人的二踢脚而已!

    到底是娱乐,还是杀人,那你只要掌握好容器内的炸药重量,木柄手榴弹引线拉开后的延时是7秒左右,你让它飞上去几秒,落下来的时候在什么位置爆炸,实际上就是一个把重力加速度和动能公式算进去的数学题!

    上面的钢盔也凿一个眼,把上面的钢盔和一到两枚手榴弹捆在一起,爆炸之后的手榴弹撕裂钢盔,弹片和钢盔破片一起从天而降,那是一场金属弹雨!

    杀器有了,就要选择阵地,如果要使马队的速度降下来,那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区域,这就得益于彭小文对地图的研究,从到达蚌埠后不久,彭小文就已经开始会同萧腾详细研究从蚌埠到浦口的地形,哪里适合隐蔽,哪里方便撤离,哪里适合打伏击,在确定奇袭浦口的方案时候,这一带的地图已经牢牢印在他的脑海里。

    行军打仗,天时地利,这是一个指挥员必备的基础,就如同日本准备对中国的侵略,那是经过了周密的准备,绝对不是一时兴起,抗战时期许多日本人掌握的地图,比国军自己的还有详细和精确。

    在池河渡口到明光那条不算宽的路上,恰好是那个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适宜打伏击,那是两座缓坡之间的一个马鞍形状的平地,两个坡顶之间的距离有2000多米,战马下坡时候总要稍微放缓一下速度,以免造成马失前提,在这个样的位置布设雷场,爆炸之后,后队的惯性形成的踩踏和挤压也可以计算在内。

    日军一个大队,800人马,8米宽的道路上最多并行3骑,高速行进马身交错并保持相对匀速,绵延长度最长也就是3000多米,在两处坡顶之间设置雷场,再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地方了!2000米的距离,放过前队留给前面的部队阻击,踏入雷场的鬼子,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初春的季节淮河流域常有春雨,泥土不算坚硬,挖掘工具不够,就用刺刀捅松了地面之后用钢盔当作挖掘工具,3人一组挖坑,用了1200人,两人一组造雷,用了800人,整训的时候对这个应急伏击和应急阻击的战术有过严格要求,单个的“钢盔雷”从制造到埋设完毕,不得超过十五分钟,这种大规模的雷场,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2000人同时施工,足够了!

    仓促应战,拼的就是反应速度,这边紧急设置雷场的时候,邱疯子正在死亡边缘大摇大摆地和日军演戏!

    “钢盔雷”全部串联,第一个炸坑往前走5步,在对面埋设,走10步在同侧埋设,400个炸坑两侧各200个,800个钢盔制作成400个跳雷,绵延2000多米!日军一个骑兵大队让过去一个前队百来人之后,绝大多数都在我的地雷阵地里!

    手榴弹8米的杀伤半径,再加上踩踏,有他们好受的!

    两条导线预先布设,根本不用挖什么线槽,埋设地雷之后多出来的土简单覆盖就可以!还空余出一半人,雷场周围100米到500米的区域,有十多个适合隐蔽的地方,战士们将以班排为单位,按照倒三角位置,每个隐蔽点至少修建一个轻机枪射击位,远端掷弹筒集中使用,同样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迅速修筑简易伏击阵地!

    这还不止!两个英式钢盔制作成一个“钢盔跳雷”,埋设到道路两侧,道路中间还要再设置一道机关,跳雷是用手榴弹,中间这道机关,就是彻彻底底把钢盔变成杀器!

    首先把炸药捆扎成1千克左右的小炸药包,中间的这些坑里,用德式M35钢盔敲成不规则的凹凸,扣在小炸药包上面,20米一个,上面盖了一层浮土,埋设了50个从下往上爆炸的“钢盔雷”!

    1千克炸药的爆炸威力足够把受力不均匀的钢盔瞬间炸碎,这便是利用了炸药瞬间起爆的“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用小炸药包炸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