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钢盔,让钢盔的凹面那些金属破片形成高速侵彻体,从下向上,全方位打击!
这套伏击战术,彭小文称为“铺天盖地”!
挖坑、放置钢盔跳雷和钢盔、布设导线、填土整理,各部队隐蔽,半个小时到达伏击位置,一个小时完成雷场,邱清泉这边在伏击圈边缘前面那一个半小时的佯动,就是干扰日军判断,为彭小文在沿途埋设“钢盔雷场”争取时间,3个大队3000多人,对这个一百多人的连根本就不感兴趣!邱疯子的冒险取得了成功!
一个半小时的准备时间,雷场部署完毕之后彭小文请求李宗仁派遣第131师佯攻,李宗仁立即同意!
当东路交火之后,无论是身在明光县外围的泽田旅团长,还是跟随中路军行动的荻洲立兵师团长、甚至是南京的日军总指挥部的东条英机、畑俊六和冈村宁次,在那一瞬间都没有判断出第131师发动佯攻的真实动机,这个举动再次扰乱了日军的视听,日军虽然疑惑为什么大部队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在伏击圈了,但是这支增援的骑兵大队却没有得到任何警告。
东路中国军队的反击打了十多分钟的时候,泽田旅团长直觉上就感觉不对劲,但是整个伏击是师团长亲自安排的,而且师团长反复强调说伏击作战一定不要出现纰漏,因为要攻击他侧翼的,就是那个被日军上上下下称做恶魔的彭小文。
东线总共也就4个步兵大队,滕田调动了3个大队来打彭小文的伏击,剩余一个步兵大队滕田用来防御外围阵地,以及保护刚转移不久的炮兵阵地!
一个大队被分成多处,而且师团长命令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暴露新的炮兵阵地,!本来是佯攻,由于没有日军炮火,副军长兼师长覃连芳当机立断,命令变佯攻为真正的反击!结果不到30分钟,第131师的反击部队冲上了日军前一天攻占的三个外围阵地!
攻上外围阵地,与日军搅在了一起,这个时候火炮已经不起作用了,邱疯子一直耗到这个时候才命令士兵迅速从这个伏击圈的边缘脱离,虽然没有战斗,虽然没有伤亡,但是要知道,邱疯子可是在这个伏击圈的边缘,和死神一起并肩站立了两个小时!
不是非要以击毙多少敌人计算军功,咱们是正规军部队又不是屠宰场的工人,看捅死几头猪来发放计件工资!伏击骑兵大队成功,没有邱清泉的冒险尝试,没有第131师的佯攻配合,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李宗仁长官和白崇禧长官及时识破东条英机和冈村宁次的意图,更加是这次战斗胜利的前提!如此团结,如此配合,才有可能取胜,只可惜,抗日战场上这样的配合,实在是太少了!
(三)
彭小文这边的部队,只有半个小时时间隐蔽,刚刚隐蔽好不久,日军骑兵大队就一头扎进了为他们准备好的阵地!
雷场埋设完成后设置一个参照物,在日军所要经过的雷场最后一颗的位置,设置一个标记,在日军骑兵大队经过的时候,就在鬼子第一个骑兵冲过标记就是信号!按照战马奔跑的速度,7秒延时,战马可以冲出150米到200米左右,那个位置正好是一个下坡弯道,在哪个位置上,设置三道绊马索!
日军骑兵冲过标记,彭小文一声令下,工兵连连长亲自按下起爆器!爆炸先是从地面开始的,向放礼花一样一路的炸点整齐地将大地翻动,然后从土堆里跳出一个一个的手榴弹!捆在一起的钢盔简直成了预制破片套,除了手榴弹破片,还有被撕裂的高速飞行的钢片!
2000米的距离上,道路两侧总共飞起500多枚手榴弹,全部凌空爆炸,总宽度都不到8米的路上的鬼子们承受着500多枚手榴弹和400多个钢盔爆炸后几万片从天而降的爆炸破片,还有道路中间从地向天的碎片,这种打击,那是绝对的“铺天盖地”屠杀式的打击!
三个团欠两个连,十几处伏击阵地的部队同时开火,主要火力集中在前侧,打击放过来的骑兵部队!
一个多小时准备的雷场,也就是爆炸了一轮而已,而这一声绵延到很远距离的声响,就象是平地炸响了一片春雷!这个雷场的爆炸至少干掉了500多日军!
但是就这样的战果廖耀湘都觉得吃亏!500多颗手榴弹才炸死500多日军,太便宜他们这些狗娘养的了!
前队的200多名日军被道路两侧几处伏击点埋伏的守军一阵密集弹雨,还没反应过来就一命归西!
都说战马跑的快是很幸运的事情,可是今天是个例外,能够活命的,几乎都是因为马速慢而掉队的日军,密集的爆炸声太过恐怖!后面的日军调头就跑!
说是十分钟,实际上后面的时间,都是冲上去往日军的身上捅刺刀!依旧是彭小文推崇的那套长短结合的组合拳进攻阵形,刺刀、手枪、冲锋枪机枪、狙击组、掷弹筒密切配合,不过这次的战斗相当轻松,鬼子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还手之力!
10分钟,我军无一伤亡,完胜,0比700,一个比奇迹还要完美的奇迹!但是看上去不可思议的奇迹,采用的战术居然是这么个奇怪而又简单的东西!
穿越能够带来的,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一切东西!不仅仅是正规军的战术值得借鉴,这种仓促中的塔利班级别的应急雷场战术,关键时刻也能够发挥巨大的威力!
而且话说回来,看起来简单,换个部队试试?他知不知道装药量怎么控制?飞行方向如何控制?你想如果一下子全都把这些手榴弹炸到路外侧去,或者是推高到20米以上爆炸,无论哪个方面控制不好,那岂不是都要前功尽弃!
还有就是准备速度,从得到李宗仁的通报,到研究战斗方案,到选择伏击地点,然后行军和构筑雷场,没有这一个多月的整训反复强调,现学现教?等死吧!
一切看似简单,它的背后又隐藏着太多的不可思议!
(四)
南京的日军指挥部,畑俊六和冈村宁次的意见再次发生了分歧。
畑俊六大声抱怨道:“这都是冈村宁次参谋长的过错,我向东条司令的建议是采取向北防御,然后中路的日军派出大部队向中间压缩,只要让那个恶魔偷袭不成功!我们就一定能把他消灭在池河东岸!可是冈村参谋长过于贪心!偏偏要去设计什么伏击,现在骑兵大队损失的责任,完全要由冈村参谋长承担!”
冈村宁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