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孙元良和第87师王敬久部、广东的叶肇第66军、第88军邓龙光部。
从上海撤下来的第74军,从武汉第二线军团中调上来的第10军,投入到广德、宣城、芜湖、马鞍山的层层防御之中。
四个方向,将近200多公里的纵深,60多个师将近50万人在四个方向防御外围阵地,还有驻防南京的教导总队桂永清部六个步兵团、两个宪兵团以及炮兵团、通信部队、防空部队以及各路预备师11万人加固南京的环形阵地,和历史上日军30万人包围南京10多万国军相比,现在后续日军加起来大约有40多万,先要打穿外围防线,然后再打南京的环形阵地,对于日军来说,难度要大很多。
(四)
对于彭小文来说,对现在南京的外围还是城防环形阵地,这些防御和部署都不是他担心的,他已经拼尽全力为上海守军撤退争取了时间,避免了一场大溃退的发生,可是南京保卫战,他又该怎么样去避免另一场大溃退呢?
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城防作战,是从12月1号开始,12月9号日军发动总攻,虽然中国守军伤亡惨重,但巷战尚未开始。真要是下定决心死守,日军想要拿下南京,必须承受更重大的伤亡。但是在12月12日,一道撤退命令,让原本秩序井然的守军突然陷入崩溃。
撤退的命令是蒋介石下达给唐生智的,为避免南京守军全军覆没,蒋介石于12月11晚亲自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按照军事常识,身为战场最高指挥官的唐生智,除了将撤退的命令传达给部队,还要制定撤退计划,安排部队交替掩护撤出南京。
但当时的唐生智只是将命令告诉一些高级将领,让各部队各自突围,他自己则在12月12日晚带头过江。唐生智的出逃,引起了南京守军的哗然。本来,全体将士都准备战死到最后一个人,可是总指挥却在最关键时刻首先背信逃走,还有谁愿意继续拼命抵抗?守城的信念彻底崩塌,完全失去了组织,官兵们开始各自设法逃命,一场原本惨烈的国都保卫战成了大溃败。
绝大多数部队都往下关跑,因为军长师长们都知道,那儿有他们偷偷保留的船,部下听说长官往下关去了,自然也就跟过去了。就这样,几万国军、无数民众便涌向了下关。可是,挹江门的第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因为按计划,从下关撤退的只是长官部和第36师。于是发生枪战,部队混作一团。北岸的胡宗南部竟然也不知道撤退计划,他们奉命向江中的船只射击,直到唐生智到了对岸,方才知道撤退已经开始,殊不知已经误杀了很多人。
守军陷入混乱,日军得以顺利地进城,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上演。
混乱是由于一面旗帜的倒下,假如唐生智遵照承诺宁死不撤出南京,假如唐生智命令部队梯次掩护自己亲自断后,假如,而且历史是没有假如的!
对于凇沪会战,重点中的重点是金山卫登陆,以及金山卫迅速崩溃之后演变成的大溃退,对于南京保卫战,重中之重就是蒋介石的那一纸撤退命令,现在各个防线绝对不会如此快的崩溃,历史上12月1号日军已经打到南京城下,现在日军距离南京还有遥远的距离,现在的当务之急,和凇沪会战一样,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制止兵败如山倒的大溃退!
(五)
“大英雄,怎么发起呆来了?想什么呢?”彭小文抬眼望来,看到翠翠姑娘端着酒站在桌子前面,后面跟着三当家李阿毛和大当家龙嫂。
彭小文连忙站了起来,向他们表示抱歉,彭虎看到人家大当家三当家都过来了,似乎有什么大事要找彭小文商量,彭虎示意战士们端起酒表示谢意,然后大家换个桌子,让他们在这里谈点事情。
黑旗帮的海盗,和那个小说《女海盗秦寡妇》里的海盗的帮规和军规出奇地相似,不得作乱百姓,不得烧杀**,算是一支组织性纪律性很强的海盗,对于龙嫂的命令无不严格服从,别说抗命,就是怠慢都会受到严酷的惩处,说起来比彭小文带的这些乌合之众纪律性还要强,不过这些都是帮会纪律,真正的战场纪律,实在不知道又会如何。
黑旗军那是抗击法国的部队,而且龙嫂的丈夫翠翠的父亲,以前的大当家,那就是在抗击日本鬼子的战斗中死去的,因此黑旗帮的海盗,还是一支对抗战士兵有着好感的海盗,虽说兵与贼是天敌,但是对于彭小文和彭虎来说,他们对黑旗帮更多的不是憎恨而是好感,而且从行为上,黑旗帮打击的大多是富商的船队,彭小文在苏州嘉兴和金山卫干的事情,几乎是大同小异。
黑旗帮的海盗们忙不迭地把彭虎他们抓到自己的桌子上去,一边敬酒一边向他们打听彭小文的这些仗都是怎么打的,战士们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无限伤感地讲述着,这些海盗也不乏热血的汉子,他们时而拍案叫好,时而感慨唏嘘。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