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哥不是一只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32琵琶起舞换新声(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场的守备被抓了起来问案,提供草料的内务府会计、上驷院的管事也被请到了刑部,望着卷宗上满目的品级,定郡王迅速指派了刑部尚书会同侍郎认真审理。

    守备是诚郡王的人,内务府里有肃郡王的关系,倒是十四贝勒被彻底地洗清了嫌疑,查来查去居然没有人该负责,康熙龙颜大怒。

    训斥了尚书,罚了俸禄,降了侍郎的品级,康熙派了自己的心腹,四十三年进士赵国麟来查案子。

    赵国麟正经科举出身,又是汉人,是康熙取中的身价清白的纯臣,接了差事不敢马虎,闭门谢客之余干脆把被褥搬到刑部后堂去专心审案子,除了自己家乡带来的几个书童,哪个都不许碰他的案头。

    没有牵扯,一心报效皇帝的赵国麟迅速查出,死掉的马匹的确是中毒,事前事后接触到马匹的人统统关起来,阴沉的黑幕在重击下终于露出了缝隙。

    :赵大人,街面上全查过了,今年元月一来,所有的药铺药房总共卖出过三两斑蝥,二两乌头,七两钩吻,曼陀罗同天南星没有人买。

    :其中斑蝥的去向已经全部查清,药方病人对得上数目,乌头同天南星也一般,唯有钩吻有二两去向成疑。

    :何人买走了?用于什么?

    :南街六子胡同的刘兴买走了,说是治病,可是没瞧见正经方子,找到的大夫也说没开过这药。

    :人呢?招了什么没有?

    :抓进来了,正审着呢!

    :谁在审?胡闹!

    赵国麟急匆匆地赶到大牢里,犯人还活着,上下一看,皮肉都是好的,转头问:侍郎大人好兴致!

    :不敢,不敢,属下也盼着早日寻出真凶啊!

    等侍郎大人施施然走了,书童拉拉赵国麟的衣服:少爷,为什么不审审啊?您不是着急吗?

    :哼,一点伤没有,这个人还活着不过是留着给我难堪罢了,你去看看,他保管不能说话了!赵国麟转身就走,一点不留恋。

    书童迟疑了一下,还是不死心地走过去,轻轻掰开刘兴的嘴巴,舌头还在,小声问道:喂,你说话啊!

    刘兴一动不动,口水顺着嘴角留了下来,书童嫌弃地把手甩甩:嘿,居然已经傻了!又转身追出去。

    赵国麟的袍角被南风卷起来,看着少爷汗湿的后背,书童特别愧疚,追上去:少爷对不住啊,我急着告诉你,没想过他们这么歹毒!

    书童低着头等了半天,赵国麟也没有回话,书童抬起头,赵国麟昂着脑袋望着他,颚角看上去像一把锋利的刀,

    :少爷,咱们下面怎么办?

    :没事,他们越是出手狠,就越是心慌,我们慢慢等,总有马脚被抓住的。赵国麟一字一顿地说完:去,给我查,这个刘兴父母是谁,平日跟谁来往,做什么营生,一点遗漏不许有。

    :是,少爷。

    苏努将军的病终于好了,上朝那天,康熙特地拿出王大人的折子:东宫有福,这才有了西藏大胜,苏努你尚年轻,朕还想留着你给朕的儿子用呢!

    苏努出列,磕头谢恩:皇恩浩荡,奴才必定好生努力,以报主子大恩。

    转头又开始问裕亲王:不知裕亲王怎么没有上折子啊?

    裕亲王恭恭敬敬回到:皇子阿哥个个都是好的,奴才不敢有所臧否。

    :裕亲王乃是朕的长兄,一家人,客气什么?你侄儿有不好的,你只管说,有朕替你管教他们小辈。康熙笑得很和煦。

    这段时间,重臣们居然上书之人寥寥无几,康熙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了,那些顽固的老臣子,哪个没有私心,他们引而不发,一定有阴谋。

    支持太子的人实在不多,康熙到此刻又开始恨气李光地这些人滑不留手,为了自己利益,居然站干岸,过分!

    最值得康熙期待的无非是翰林院,地方举人秀才的看法,汉人重礼教,儒生尊正统,他们出声,岂不是名正言顺?

    可是地方上的折子送上来,倒有一多半是举荐定郡王,八阿哥非嫡非长,这些儒生是怎么想的啊?

    湖南湖北,两广,浙江,康熙翻着各地的折子,看了节略又让人去拿原本,一本一本,康熙颓然大笑,这个儿子,真是叫人敬佩,不知不觉,他的手还真是伸的长啊!

    还好朝中重臣尚在观望,康熙让人把折子全部整理好,统统丢到火盆里烧掉了,书生意气,有什么值得看重的?

    :裕亲王,你就直说吧!康熙笑眯眯地看着裕亲王,这是自己的长兄,他的态度很重要。

    裕亲王看着康熙深不可测的眼神,觉得自己喉咙管如刀割,又转头看看其他和硕亲王,个个把脑袋低得低低的,终于还是开口了:前儿主子说了,要奴才们清心直说,奴才回去左思右想,没有定论,这储君之事,从来都是乾坤独断,奴才们焉得干预?

    康熙眼中的期盼更深了:裕亲王是朕的家人,何必见外,况且国君岂有私事?储君是尔等将来的主子,你们要侍奉一辈子,朕也想挑一个你们看重的啊!君臣想得岂不美哉?

    裕亲王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说太子应当复立,说储君复位天下太平,合乎礼法,安定君心,可他偏偏开不了口。

    昨儿毓庆宫又报了几名宫女病逝,哪里来那么多暴毙?不过是太子迁怒罢了,太子幽闭期间,裕亲王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他真的不想再过那种战战兢兢的日子了,便是自己撑得住,儿子也撑不住啊!

    天下哪有不心疼自己骨肉的人呢?康熙是这样,裕亲王也是这样,终于在皇帝的期盼中,裕亲王开口了:可是主子发话在前,奴才也不得不仔细想想,倒不是奴才自己私心看重谁,只是当年太宗皇帝打江山不容易,世祖皇帝又大行地早,幸而有了皇帝英明神武,才有了大清今日的盛世。

    康熙听了这样的话,摆摆手一笑叫裕亲王别说了,裕亲王的语气加快了:大清的基业自是要永世传下去,储君之位才显得重要,奴才们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江山社稷,还是要一位明主才能永固。

    康熙愈发开心,脸上的笑意更深:朕也这般想得,可见裕亲王同朕再无彼此。

    :若是皇上真的问奴才,奴才觉得储君封给定郡王最合宜。裕亲王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含着舌头说的。

    康熙仿佛没有听清: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